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会员动态>

中国院展览 | 织 补——“本土·季展”第三季

发布日期:2021-09-15 12:30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图片

 

织 补

织,理顺条条纹缕,
不断,不乱。

补,缝合片片损缺,

不楞,不显。

老城更新如旧衣织补,

手不能太重,线不能太紧。

老城振兴如旧瓶新酒,
留下老味道,酿出新品味。
 

秋意渐深,“本土·季展”第三季——“织 补” 如约而至。和往届季展一样,崔愷院士作为展览的发起人,赋诗一首,为展览点题。

9月13日,展览“织 补——昆山·龙泉 城市更新”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开幕,展览选取昆山玉山广场和龙泉城市会客厅两个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展示本土中心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的一些成果。

 

图片

 

展览发起人崔愷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张杰院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马海总经理、仲继寿总经理助理,本土中心任祖华主任,策展及项目主持喻弢、邢野,项目设计团队以及中国院多位主持城市更新工作的建筑师共计5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任祖华主持。
 

图片

 

崔愷院士首先介绍了本次展览的主题——“织 补”。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本次季展选取了分别位于江苏昆山和浙江龙泉的两个项目,希望通过对设计的回顾与解读,记录中国院参与城市更新、响应国家要求方面所作的工作。展览详尽呈现了项目从策划到设计的诸多细节,包括地上与地下空间、大空间与小空间、新建筑与老建筑之间的衔接,值得仔细观看,希望能引发大家的共鸣。
 

图片

 崔愷院士讲解展览举办初衷

 

张杰教授作为国内城市更新领域的专家和带头人,谈到了过去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无序发展问题,以及城市更新在当下的重要意义。他回顾了在龙泉、景德镇等多个城市更新项目中与崔愷院士共同研究、实践的经历,希望今后与中国院在城市更新领域开展更多的交流。

 

图片

 张杰教授回顾设计经历

 

马海总经理充分肯定了本土中心在建筑创作与文化交流方面作出的成果。他表示,城市更新是当下广受关注的话题,也与“双碳”目标相一致。中国院一向注重建筑原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未来也将继续响应国家号召,用优秀的设计支持城市更新。

 

图片

 马海总经理致辞

 

一合中心柴培根总建筑师代表观展建筑师发言,回顾自2021年本土中心举办的三次季展,也解读了此次“织 补”展览对城市历史、尺度、生活状态的细致观察,赞同设计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对城市和人的尊重的理念。

 

图片

 任祖华主持(左)、柴培根代表观展建筑师发言(右)

 

作为设计主持,本土中心副主任喻弢回顾了展览的筹备过程,从本土设计理论中的城市观出发,总结以城市建设中设计的具体事件语境为出发点,以点带面,创造性的更新城市功能,再造城市空间的城市设计“本土模式语言”。
 
图片
 喻弢概括介绍展览内容
 

 
 
昆山玉山广场
&
龙泉城市会客厅
 
这次展览的两个项目——昆山玉山广场与龙泉城市会客厅,都是在不大的城市的老城区中进行的城市更新设计。
 
昆山玉山广场是在昆山的老城中心前进西路、人民北路交口——“玉山广场”区域,以昆山目前整体进行的地铁建设为契机,和地铁站房建设同步进行TOD模式的周边地下开发利用建设,再分步实施地上工程,带动以改造扩容后的新玉山广场城市开放空间为中心的街区和城市景观的改造提升,打造一个以城市景观公园、艺术展览展示和体育休闲娱乐为多中心的城市核心区,以多层高密度的复合功能商业街坊式社区,延续昆山主城区保存完整的城市建筑肌理和空间尺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龙泉城市会客厅则是在浙江龙泉的老城区,由龙泉市政府发起,景德镇陶文旅开发,由清华同衡策划设计的一个包容城市既有建筑和绿化环境的新的文创产业街区。场地位于市区西部一处废弃厂区,由北侧面山临江,南侧正对园区入口的两个地块组成,紧邻园区中部轴线。功能策划和场地环境共同决定了设计应是一组形态亲人、组织致密的街区。构建建筑群体之间的关系,塑造不同层级的户外空间是本设计的重点。园区内部和周边的山川、民居和林木等要素成为设计概念的出发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展览线上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土·季展 第三季

织 补——昆山·龙泉城市更新

展览时间

2021.9.13-12.31
展览地点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创新楼14层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