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局长对这个会议给予了大力支持。单局长不仅为中国文物保护呕心沥血,为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也是竭尽全力,在单局长这种敬业精神的感召下,我想必须要来,做不了别的,站脚助威,摇旗呐喊。
鑫磊同志让我说几句,我是真的没什么好讲的。主要听各位专家的意见。我想就会议主题:文化城市,讲一点想法。讲错了,还请大家批评。
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任务,最近闭幕的全国两会对新型城镇化提出了很多意见,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的时候也对新型城镇化做了阐述。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新型城镇化,“新型”新在哪里?我体会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城市定位要新,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而是要“以人为本”建设城镇。城市是为人服务的,这话说得有点多余。但事实上我们的城市为人的考虑和安排是不够的。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城市不能只有房子、只有马路,更不能为了汽车而建设城市。人在健康在精神层面有更多更本质的需要。城市即要有物质的设施,也要有丰富的浓裕的文化。城市的定位不管叫什么,金融城市、世界之都、经济中心、服务中心、科技中心,不管什么定位,最核心的定位还是“以人为本”。
第二,城市形态要新,不是一味发展大城市,而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不是一味的摊大饼,而是城市的形态要有变化,要丰富,要与自然和谐相处。30年前,我们的很多专家学者就提出,不能学东京不能学莫西哥,因为城市太大了,交通、污染、噪声一堆问题。社会主义不能走资本主义城市发展的老路。我们没走老路,但我们的速度太快了,一不留神还是把城市摊得挺大,带来了诸多问题。新型城镇化,不能再摊了。也不能只关注大城市的发展,大中小城市要协调发展。中国的中小城市有很大的优势,生活方便、交通便捷、青山绿水,空气清新,但盲目做大,优势丧失殆尽。全国有4万多个乡镇,其中建制镇2万个,一个乡镇3万人口,充分考虑人的感受,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可以建成十分美丽的小镇。4万个乡镇就可以容纳12亿人口。
第三,城市功能要新,不是一切为经济功能让路,而是更多地满足生活功能的需要。城市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城市功能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从最初的贸易、政治功能,到军事、生产功能,再到现代的科技、金融、物流等功能,但城市有一个基本功能是始终没有变的,那就是生活功能。虽然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但吃的没那么新鲜了,住得没那么安静了,买个东西要跑得很远。住区里汽车是停满了,但走道的地方少得可怜。生活中的幸福感没有那么强烈了。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发展硬道理还得继续,但发展是手段不是目的,新型城镇化要贯彻以人为本,要体现以人为本,城市的生活功能是第一位的,城市要满足人在生活多方面的需要。
第四,城市机制要新,不是想建多大就建多大,而是充分考虑生态容量和生态环境。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主要是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房子越建越高,建筑密度越来越高,资本使然,只有高了更密了,资本才能获取更大的利益。但这背后是资源能源的消耗和浪费,是人居环境质量的注水。由于城市规模过大,大量开采地下水,解决用水需要,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还带来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紧张压抑等一系列问题,新型城镇化,机制要新,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市场力量的作用,但是我们还有行政力量,还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我们完全有能力控制好城市规模,建设美丽中国。
第五,城市文化要新,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尊重历史、尊重文化。要充分保护城市文化,使人感受浓厚的精彩的文化氛围。文化是一种积淀、是一种传承,但文化又是与时俱进的,要有时代的特征、时代的风貌。与时俱进,时代风貌就是新。今天会议的主题,文化城市,这怎么理解?文化城市从时间上说,就是这个城市要有历史、要有传统、要有传承、要有延续,要看到城市自始至终的过程。文化城市从空间上说,这个城市要生动、要丰富、要人性,能够感觉到详和、幸福、精彩。
我们期望的并可以想到的文化城市是什么样的?
第一,要真的文化,不要虚假文化。
有人说文化是不能制造的,我觉得有道理。中国有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我们根本用不着制造文化。我们需要的是保护好这些文化,并发扬光大。但我们不能去做仿古的文化,更多的还是传承思想,弘扬精神。因循守旧,仿古复古的事不能办,拿来主义,照搬照抄的事也不能办。我们需要鲜活的,时代的文化,更需要真实的城市文化。
第二,要人民文化,不要显贵文化。
文化是有阶级属性的。文化更要讲究为谁服务。虽然市场经济不讲阶级了,但党的性质没有变、国家的性质没有变。人民大众一定是城市文化服务的主体。城市文化的出发点落脚点应当是人民大众。建筑师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和文化造诣,但在人民大众的喜好、情怀、意愿面前,可以牺牲一点个人的好恶,而把人民大众的喜好,情怀、意愿当作建筑创作的文化标准。
第三,要中国文化,不要抄袭文化。
中央讲文化强国,强调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全国人民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文化。但中国必须举自己的旗走自己的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仍然是中国文化重要的思想精髓。认真学习西方现代建筑理论和实践经验,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筑理论和理论体系,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筑实践道路。努力实现中国建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要简朴文化,不要奢侈文化。
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发展的无限性,已经成为十分突出和十分尖锐的矛盾。建筑领域存在的过分追求建筑形式、过分追求建筑装饰、过分追求设施标准,已经帶来巨大的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要解决这个矛盾,人类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勤俭务实作风要求,反对铺张浪费。城市文化工作要贯彻勤俭务实之风、贯彻节能减排国策,建筑创作和建筑实践要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履行应尽义务。
第五,要时代文化,不要糟簸文化。
人类社会迎来工业革命,特别是信息革命之后,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不断涌现,推动了建筑创新和建筑实践的发展,充分反映了社会进步和时代特征。我们需要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建筑方针,并不断赋予这个方针时代的新的内涵,但不能要好大喜功、虚张声势,甚至弄虚作假,拔苗助长的糟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