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建民,全国工程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为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曾师从建筑行业泰斗——杨廷宝、齐康院士,1990年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毕业,历任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院长、董事长及总建筑师。历任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兼职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委员会专家、中国内地与香港建筑师资格互认考官、深圳市建筑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先后担任《建筑学报》、《建筑师》、《风景园林》、《城市建筑》、《城市环境设计》等杂志编委。
孟建民大师创建及领衔“孟建民建筑研究所”,长期主张追求建筑创作文化性、时代性和原创性。他主持或负责设计重大工程200余项,获国家、部委及省级以上优秀设计奖20余项。其中,代表项目昆明云天化集团总部,获2009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 2008年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创作奖;合肥政务中心办公楼,获2008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银奖,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深圳基督教堂,获2003年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2003年广东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获2009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工程类三等奖,2011年度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深港西部通道口岸旅检大楼及单体建筑,获2009年度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获广东省优秀创作奖;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获广东省优秀建筑佳作奖等。此外,甘肃玉树州地震遗址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受到业内高度关注;主创设计的深圳滨海医院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医疗建筑,并获2012年“十一五”全国优秀医院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类优秀项目奖。
主要著作:
2006 云天化集团总部办公楼、科技楼——《建筑学报》
2006 深圳市社会养老建筑问题研究——中国老年学学会
2006 关于医院设计“全方位关怀”的再思考——《名筑》
2005 深圳建筑25年——《深圳勘察设计25年》
2005 一种节能节地的新尝试——《住区》
2005 无中生有-建筑设计发生学初探——《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通讯》
2004 在传统与现代中寻点——《中国建设报》
2003 错动的理由——《总院月报》
2003 新型医院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现代“医院城”设计初探——《建筑学报》
2002 “诺亚方舟”天地交融——《建筑技术与设计》
2002 合肥新图书馆——《建筑技术与设计》
2001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我国建筑教育问题谈——《时代建筑》
2000 建筑与文化——《建筑师》
2000 探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时代建筑》
1998 建筑、环境与文化-有感于合肥明珠广场的规划与设计——《规划师》
1998 论节制——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建设热潮中的建筑创作-当今我国建筑创作现象述评——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建筑文化与文化建筑——《深圳特区报》
1994 再塑深圳城市建筑形象——《深圳特区报》
1994 重视深圳与城市环境建设问题——《深圳特区报》
1994 建筑个性化是丰富城市开明的保证——《深圳特区报》
1994 深圳,警惕城市的“建设性破坏”——《深圳特区报》
1994 建筑智能化――深圳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圳特区报》
1994 孙中山与城市规划——《深圳特区报》
1994 对城市规划依据的认识——《深圳特区报》
1994 对城市规划目的再认识——《深圳特区报》
1994 城市新区设计方法新探——《建筑师》
1994 合肥世界城规划设计探讨——《建筑师》
1989 南京古城形态、规划及扩展轨迹的研究——《城市研究》
1988 城市设计概论——《建筑师》
1988 港大学生建筑观——《新建筑》
1986 建筑设计的硬性条件及弹性条件——《建筑学报》
1986 江南地区小城镇物质形态初探——《城市规划》
专利
2000 微型多功能建筑单元,国家专利号:002021900
规程
1998 《深圳市民用建筑设计技术要求与规定》市级规程,主持者
著作
2009 《失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城市中间结构形态研究》——河海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