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会奖项>梁思成建筑奖>历届获奖者>

彭一刚--第二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奖者

发布日期:2013-01-27 16:22 | 来源:未知 | 作者:admin
   彭一刚,著名建筑专家。天津大学教授、建筑学院名誉院长。长期从事建筑美学及建筑创作理论研究。在建筑美学方面,从古典建筑构图到现代建筑空间组合规律以至当代西方建筑审美变异等,都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在研究西方建筑理论的同时,还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特别是古代造园艺术及民居、聚落等的形态、景观,运用当代空间理论及艺术心理学等科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这些研究既渗透了古今中外的哲学、美学思想,又紧密联系我国当前的建筑创作实践,取得了重要的成果。1983年晋升为教授,1985年担任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建筑学学科召集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天津市委常委。著有《建筑空间组合论》等书,曾获过梁思成建筑奖,参与设计威海甲午海战关馆。

 


经历

  1932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50年考入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即唐山交通大学)建筑系,该系始于唐山交大土木系建筑门,林炳贤、李汶等著名建筑大师曾长期执教,曾培养出庄俊、佘俊南、郑孝燮、庄涛声等建筑专家。1946年,唐院建筑系正式建系,林炳贤为系主任,又聘请了徐中、沈玉麟、刘福泰、卢绳等建筑大师,在当时享有盛誉。1951年秋,铁道部命令唐院建筑系参与北京铁道学院(今北京交通大学)新校区的建设而整体并入北京铁道学院,1952年10月,院系调整,彭一刚随北京交通大学建筑系并入天津大学。195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并留校任教至今。

       1956年,他年仅24岁,就在《建筑学报》发表学术论文 《适合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小面积住宅方案探讨》,即受到了学报编辑和读者的好评。嗣后,又陆续发表《螺旋发展与风格渐近》、《空间、体形与建筑形式的周期性演变》等学术论文近30篇。这些论文都具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风格。在建筑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7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建筑绘画基本知识》,后经增补更名为《建筑空间组合论》,这部书以其系统性和知识性见长,是建筑绘画的入门教科书。

   1983年晋升为教授。

   1983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空间组合论》,是一部理论性很强的学术专著,近年来,彭一刚又致力于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创新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重大成就。

   1985年担任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建筑学学科召集人。

   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6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部学术专著《中国古典园林分析》。该书用现代的空间理论和观念对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成就作了深入详尽的分析。

   1992年,彭一刚又完成另一部学术著作《中国传统村镇聚落的景观分析》,可称为《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一书的妹妹篇。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天津市委常委。编辑本段主要的学术成就  彭教授设计的主要建筑有天津大学建筑馆、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天津水上公园熊猫馆、 山东省平度市公园、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伦敦中国城等等。山东甲午海战馆个性鲜明,并富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得到建筑界的赞誉。

    彭教授致力于中外建筑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建筑学科的前沿课题。他发表了《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的小面积住宅方案探讨》、《螺旋发展和风格渐近》、《空间、体形和建筑形式的周期性演变》等学术论文40余篇,在国内外建筑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彭教授撰写的《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创意与表现》等6部专著,获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好评,先后获得首届全国优秀建筑图书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方十省市科技图书一等奖。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获国家教委优秀建筑一等奖,建设部优秀建筑二等奖,全国优秀建筑铜奖。

   曾先后获建筑界最高奖项———梁思成建筑奖和中国建筑教育奖

   1991年,国务院颁发给他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初,评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989年他的名字已被美国 ABI(AmeriranBiographicalInstitute)收入世界名人录。1995年10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