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吴良镛,出生于1922年,江苏南京人。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48—1950年在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至今。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在建筑教育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多次获得国内外嘉奖,1996年被授予国际建协教育/评论奖。201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此外他主持参与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如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广西桂林中心区规划、中央美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孔子研究院规划设计等。其中他主持的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试点工程获1992年度的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世界人居奖。先后出版了《中国古代城市史纲》(英文版)、《城市规划论文集》、 《广义建筑 学》、 《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 《迎接新世纪的来临》、 《建筑学的未来:世纪之交的凝思》、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等著作,并参与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多个全国性学术组织的创建工作。
工作经历 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获工学学士 ;
1949年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获建筑与城市设计专业硕士 ;
1946至今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历任副系主任、系主任、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
其间先后受聘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联邦德国卡塞尔大学等机构的客座教授等。
专业研究领域:
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城市设计、城市研究、区域研究等。
主要工作成果 主持参与多项重大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研究项目,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江苏省南通市城市历史与发展研究、天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省徐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省常武地区空间发展规划、江苏省无锡县县域规划、江苏省无锡市空间发展规划、江苏省苏州市及苏州地区空间发展规划、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等。此外还参加北京、秦皇岛、北戴河、邯郸、保定、唐山、北海、厦门、桂林、酒泉、张家港、苏州 、无锡、柳州等城市的总体规划工作。
主持参与多项城市设计、建筑设计项目,如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博物馆、江苏省南京市金陵红楼梦博物馆、江苏省南通博物馆、山东省济南市城市设计、北京白塔寺地区旧城改造规划设计、曲阜孔子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及美院附中校园规划、中国历史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前期方案、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新四合院工程、海南省三亚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北京长安街规划设计、北京汇通祠修复工程、北京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为中选方案的五位建筑师之一)等。
主持参与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如中长期规划(科技部研究课题)、中国城市化与文化发展(子课题: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研究,中国工程院科研项目)、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建设部重点项目)、中国住宅2000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基本理论与典型案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项目)、滇西北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东北亚地区城市化发展新途径研究、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点项目,与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作)、亚洲城市研究网(加拿大国际开发署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人居研究中心合作)等。
长期从事建筑、城市规划教育工作,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参与创建中国建筑学会等多个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副理事长、顾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顾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顾问,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并担任国内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刊物的主编。此外,曾经任职多个国际性学术组织,如曾任世界人类聚居学会主席、副主席、理事,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理事,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家学会理事等。
经历
自入清华始,吴先生一直从事建筑教育工作。1946年,抗战胜利后,吴良镛协助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大学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建系之初,梁思成在美讲学,只有林徽因教授与吴良镛二人执教。1947年梁先生讲学返校后,逐步在教学中开始增加欧美现代建筑教育内容。1948年夏,经梁思成推荐,吴良镛赴美,在著名建筑师E·沙里宁主办的匡溪艺术学院进修。1950年当他获得该学院硕士学位时,梁思成来信:“新中国急需建设人才!”他毅然回国,重新执教清华。
1951年,吴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建议“更有效地更多地培养基本建设的生力军”,其后又多次提出建筑专业和建筑教育要结合实践等建议。他与农业大学汪菊渊教授联合建议清华大学与农业大学合办园林绿化专业,并在清华大学招收了我国第一批园林规划设计专业学生,这就是后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系的前身。
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原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并入清华,建筑系规模迅速扩大。吴先生在担任建筑系副主任期间,负责主持日常教学行政管理工作。他注意汲取国外经验,并注意从国情和本专业教学特点出发,开始制定建筑系的全新教学计划。经数年努力,清华大学建筑系师资队伍不断充实,学生数量进一步增加,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很快成为在全国最有影响的建筑教学中心之一。数十年来,他以严谨的学风,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50年代初,他就是指导建筑学专业第一批研究生的导师;1981年,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1984年,为中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培养出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他所主持的研究课题“北京奥林匹克及亚运会建设规划研究”被评为国家教委的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在他正在指导20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其中不少论文都以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效益得到很好的评价。这几年试行全中国博士论文评选制度,在入选的3名建筑类博士论文中,有两篇是吴良镛教授指导的。
80年代以来,吴先生悉心研究现代西方建筑教育的成就与不足,总结了我国建筑教学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对中国建筑教育的系统设想与建议:关于“建立多层次的教育结构,广泛培养多种建筑人才”、“教育机构、研究机构与生产实践结合”、“注意职业教育的地区性”、“重视建筑师的社会培养与社会联系”、“教学上将建筑设计扩展为人类居处环境的创造与设计”等,是对我国建筑教育特点的概括,也是对建筑事业发展战略的倡议。在他的积极推动下,1988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改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培养出一批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园林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他所致力探索开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教学道路,也为推动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鉴于他在建筑教育领域做出的贡献,1996年被授予国际建协教育评论奖。
中体西用 西方的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中国的古建筑是“土木的史书”,保护起来更为不易。从1978年起,吴先生即开始对北京旧城区中心地段的整治进行研究,其后又深入到对破旧危房地区改造和新型四合院的规划设计工作。依据他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及建造“类四合院”住房体系构想,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能适应旧城环境及其肌理的原则,1988年,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吴先生主持了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的规划设计。吴先生认为,城市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需要新陈代谢。如果把城市当作“木乃伊”去保护,当然矛盾重重。要把它当作有生命的机体,不能大拆大建,而是要通过城市的“新陈代谢”,进行循序渐进式的有机更新,保护城市文化,清除“死亡细胞”,更生“新细胞”,恢复城市的“微循环”,做好旧建筑的适当再利用。吴先生将胡同的房屋按照质量分为三类:质量较好的70年代以后建的房屋予以保留;现存较好的四合院经修缮加以利用;破旧危房予以拆除重建。重新修建的菊儿胡同按照\"类四合院\"模式进行设计,高度基本上是2-3层,维持了原有的胡同、院落体系,同时兼收了单元楼和四合院的优点,既合理安排了每一户的室内空间,保障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要,又通过院落形成相对独立的邻里结构,提供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间。
菊儿胡同改造得到国内外建筑学界的充分肯定。1991年,菊儿胡同试点被评为北京市优秀设计一等奖,获1992年度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世界人居奖。1990年,英国一位知名建筑评论家曾说,菊儿胡同的改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危改都具有指导作用。吴先生认为,这才是菊儿胡同改造的实质所在。他所做的项目,都是依据这种思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吴先生强调说,现在大家都在说创造性,不能只说空话,而要做实事。最近20年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形形色色的建筑流派蜂拥而至,对我国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短短20年时间里,尽管房子盖了不少,但是“千城一面”,这些未经消化的舶来品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文脉与肌理,以致中国的一些城市成了外国建筑大师或准大师“标新立异”的建筑设计的“实验场”。谈到这个问题,吴先生不免有些神情激愤,“并不是说不能借鉴西方,我也不是反对标新立异,恰恰这是文化艺术最需要的。我本人就是留学生,也经常出国和国外的建筑师接触。这其中当然得学习国外的东西,但不能照抄照搬。他们有些是成功的,也有些是不成功的,我们有的人甚至认为昙花一现的东西也是中国的未来,这是不能认同的。”失去建筑的一些基本准则,漠视中国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显然是一种误解与迷失。可惜我们自己的建筑师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还不够,钻研不深。吴良镛对此深为担忧,“我们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学习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全球的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尊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中学和西学要结合起来”。
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是由吴先生主持设计的。吴良镛说:“现在有些建设本来位于非常好的地点,特别是一些文化建筑,却没有中国文化的内涵在里面,我心里很难受。我们做孔子研究院的设计,就把其定位于在特殊地点(孔子家乡)的特殊功能的建筑(以研究和发挥儒学文化为内容)。它必须是一座现代建筑,又屹立在这个文化之乡,必须具备特有的文化内涵。在对战国时代的建筑文化以及对中国书院建筑发展的沿革、形制进行一番探讨之后,从建筑构图、总体布局、室内外造型包括装饰纹样等,都做了一定的探索。然后再运用西方和中国建筑的技巧予以现代形象表达,创造一种‘欢乐的圣地感。”整个设计独树一帜,被誉为该市的现代标志性建筑。 吴先生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可以让建筑师、规划师“借题发挥做文章”的城市、地段几乎所在皆是。有了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知识,“科学和艺术在建筑上应是统一的,21世纪建筑需要科学的拓展,也需要艺术的创造。艺术追求的高低、文野、功力等一经比较即可显现,这是我们的建筑师必须补上的课。”吴先生谆谆告诫。
人居环境
蓝天、绿地、碧水,清洁、安宁、宜人的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渴望,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然而,近半个世纪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几乎相当于有史以来的总和。人类在享受人类大脑所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在遭遇大自然的惩罚。在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人类终于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必须改变。如何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成为永恒的主题。
作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创始人,吴先生认为,当今科学的发展需要“大科学”,人居环境包括建筑、城镇、区域等,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自然与社会问题,需要借助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从整体上予以探索和解决。他举例说,过去我们以为建筑是建筑师的事情,后来有了城市规划,有关居住的社会现象都是建筑所覆盖的范围。现在我们城市建筑方面的问题很多,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通过从聚居、地区、文化、科技、经济、艺术、政策、法规、教育、甚至哲学的角度来讨论建筑,形成“广义建筑学”,在专业思想上得到解放,进一步着眼于“人居环境”的思考。 吴先生说,他毕生的目标就是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一个建筑师的追求和情怀。1989年,吴良镛把数十年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心得,写成了15万字的专著——《广义建筑学》出版。这本分为聚居论、地区论、文化论、科技论、政法论、业务论、教育论、艺术论、方法论及广义建筑学构想等10章的学术论文,是中国第一部现代建筑学系统性理论著作,是他对建筑学进行广义的理性探讨和观念更新的研究成果。本书从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论证了建筑的本质、建筑学科的重要性和科学性,揭示其内涵的广博和综合性质。在总结历史经验及对国外相关理论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当前我国建筑界存在的问题,展示了一个系统的建筑学理论研究框架,并对实际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提出了多方面建议,热情地提倡建筑工作者必须培养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这也是他在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和沙里宁的影响下,一直努力从中与西、新与旧之中寻求适合于中国建筑学术方向的主要研究成果。该书出版后,引起中国建筑界的广泛关注,被推荐为“一本建筑师的必读书”。1991年,被授予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一等奖。
1999年,国际建协第20次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通过了由吴良镛教授起草的《北京宪章》。作为对宪章的诠释,吴教授同时发表了《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一书,在建筑学发展历史的关键时刻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观点,与近年来在国际设计领域广为流传的两种倾向,即崇尚杂乱无章的非形式主义和推崇权力至上的形式主义,形成了强烈对比。非形式主义反对所有的形式规则,形式主义则把形式规则的应用视为理所应当;尽管二者的对立如此鲜明,但它们却是源于同一学说,认为任何建筑问题都是孤立存在的,并且仅仅局限于形式范畴。此外,出于获取愉悦、表达象征或者广告宣传的考虑,为数众多的先进技术手段被用于满足人们对形式的热切追求,成为当今时代的另一特征;从分析形式的风格和类型,到表达复杂的形式构成,再到构筑最奢华的形式梦想,其中的技术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先进和发达,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屈从于对形式主义的幻想、好奇和迷恋。
总规修编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吴先生近年来为促进北京城市的理性发展一直不懈努力。吴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即开始对北京区域规划建设进行研究;90年代中后期又对迅速发展的北京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2002年受北京市政府委托,他作为《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推动者和制定者,把他对北京区域规划建设研究的主要成果,如:完善中轴线和长安街“两轴”,强化“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两带”,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多中心”空间格局等,都写进了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真正的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因为不能够通盘解决城市所在地区的发展战略问题,就无法科学地实现一个城市的发展定位及空间秩序的合理安排。可是,由于区域规划理论及其实践的缺失,作为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并列的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的京、津、冀北地区,城市发展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由于北京与天津这两大城市在区域上缺乏分工协调,产业结构雷同发展,导致天津的衰落。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缺乏统筹,导致繁荣的城市周围净是落后的乡村。而作为这一地区的特大型城市,北京长期以来只是围绕着建成区这一个点做文章,新城放在古城之上建设,不但不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还形成了以古城区为单一中心、以一圈圈环路向外扩张的“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使得城市的就业功能过度聚焦于中心区,郊区人口每天如潮水般进出城上下班,交通与环境问题持续恶化。 “我们必须从更大空间范围研究北京的发展,重点解决包括京、津、冀北诸多城市在内的大北京地区的发展战略,然后再回到北京的问题上。”他发出的这一声呼吁,今日终成现实。
水彩画家
谦谦风度的吴良镛,似乎文人的气质、艺术家的气质更浓于建筑师的气质。吴先生自小就喜欢绘画。特别是他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就读时,徐悲鸿、傅抱石、吴作人等著名绘画大师都在该校的艺术系执教。吴先生有幸聆听他们的演讲,欣赏他们的画展,观看他们的教学,深受其艺术熏陶。毕业后的那几年,他又徒步行走于重庆、贵州、云南一带,边走边画,曾有很多优秀的画作问世。吴先生告诉笔者,迄今为止,他已举办过7次画展,第一次举办画展是在1949年,最近的一次适逢他80岁生日。他也不无遗憾地说,后来由于战争以及各种运动或别的原因,很多珍贵的画作都丢失了。1990年,吴良镛先生被美国建筑师协会提名为该会荣誉资深会员,并被誉为“新中国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先驱者之一,杰出的建筑教育家,著名的水彩画家,多产作家。” 中国的建设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吴先生说,因为自己的阅历比较丰富,看问题相对细致,加上理论方面的修养,所以他时刻感觉到一种义务,希望能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多引导年轻的同行们。年逾八旬的吴先生,仍致力于区域规划、人居环境、旧城改造等多方面的研究,为新世纪的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出谋划策。
成就荣誉 主持参与多项重大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研究项目,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江苏省南通市城市历史与发展研究、天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省徐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省常武地区空间发展规划、江苏省无锡县县域规划、江苏省无锡市空间发展规划、江苏省苏州市及苏州地区空间发展规划、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等。此外还参加北京、秦皇岛、北戴河、邯郸、保定、唐山、北海、厦门、桂林、酒泉、张家港、苏州 、无锡、柳州等城市的总体规划工作。
主持参与多项城市设计、建筑设计项目,如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博物馆、江苏省南京市金陵红楼梦博物馆、江苏省南通博物馆、山东省济南市城市设计、北京白塔寺地区旧城改造规划设计、曲阜孔子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及美院附中校园规划、中国历史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前期方案、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新四合院工程、海南省三亚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北京长安街规划设计、北京汇通祠修复工程、北京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为中选方案的五位建筑师之一)等。
主持参与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如中长期规划(科技部研究课题)、中国城市化与文化发展(子课题: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研究,中国工程院科研项目)、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建设部重点项目)、中国住宅2000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基本理论与典型案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项目)、滇西北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东北亚地区城市化发展新途径研究、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点项目,与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作)、亚洲城市研究网(加拿大国际开发署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人居研究中心合作)等。
长期从事建筑、城市规划教育工作,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参与创建中国建筑学会等多个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副理事长、顾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顾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顾问,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并担任国内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刊物的主编。此外,曾经任职多个国际性学术组织,如曾任世界人类聚居学会主席、副主席、理事,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理事,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家学会理事等。
获奖情况 1990年,国家教委授予其北京奥林匹克建设规划研究科学进步一等奖;
1990年,国家教委授予其著作《广义建筑学》科学进步一等奖;
1992年,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试点工程获度的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在联合国总部获世界人居奖(英国住房和社会住宅基金会);
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1996年,国际建筑师协会授予国际建协教育/评论奖;
1999年,法国政府授予法国文化艺术骑士勋章;
2000年,国家建设部授予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2001年,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2年,荷兰克劳斯亲王基金会授予2002年度克劳斯亲王奖;
2002年,出席南京大学百年华诞庆祝活动。
2003年,著作《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获第11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2003年,中央美术学院及附属中学新校园规划设计获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奖;
2004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2年2月14日,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2年,入选南京大学“2012南京大学杰出校友”,南京大学洪银兴书记向吴老赠送他在校就读时的学籍卡复印件,并颁发南京大学“校友杰出贡献奖”。
此外还获得有国务院、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北京市政府等颁发的全国先进工作者、特殊贡献奖、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奖项。
出版著作
出版著作16部, 此外还参与编纂书籍多套,发表学术文章200多篇。
1. 《中国院士书系,建筑·城市·人居环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建筑学的未来(五种文字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 吴良镛画记,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出版社,2002
5. 学术文化随笔,北京:青年出版社,2002
6.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7. 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 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9. 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英文),温哥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9;
10. 迎接新世纪的来临--吴良镛城市研究论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11. 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2. 我国建设事业的今天和明天(与周干峙、林志群合作),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
13. 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90;台北:地景出版社(繁体),1992;
14.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
15. 中国古代城市史纲(英文),卡塞尔:西德卡塞尔大学,1985;
16. 城乡规划(全国通用教材,清华大学与同济、南工、重建工四校合作),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61;
人物语录
中国的很多文化建筑缺乏文化内涵 从世界形势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一种强势文化扩张的趋势。中国传统文化本来是强势的,现在却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此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非常迫切了。以建筑为例,世界各国都有建筑杂志,很多都出了中文版,我们当然可以参考了,但我们的建筑习惯于照形式抄袭。国外有的建筑企业甚至到中国来办学校,事实上就是强势文化的进入。我们中国的建筑教育,对自己文化遗产的认识就差得很远。我教书快60年了,感到过去毕业生的传统文化根基比较好,而现在的学生对中国文化缺少全面了解,缺乏热情,缺乏根基。建设“世界大城市” 吴良镛在2002年5月出席南京大学百年华诞前沿科技论坛时,做了题为《大北京的规划与设计》的报告。根据“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提出以北京、天津“双核”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疏解大城市功能,调整产业布局,发展中等城市,建设“世界大城市”的宏伟战略。
中国最大结构性问题仍是城乡二元结构 吴良镛在2012年4月清华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人居科学国际论坛上,做了题为《科学发展议人居》的学术报告。吴良镛认为,当前中国正面临着“转型”与“重构”的时代重任。较之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最优越的机遇与最尖锐的矛盾”并存。在肯定改革开放成绩的同时必须认识到为此付出的高昂代价。
个人建筑理论、设计创新、创作心得等:
Personal Construction Theory, Design Innovation, Creation Idea, etc.:
吴良镛长期从事建筑与城乡规划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和学科发展研究,先后发表广义建筑学理论,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及其理论框架。在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实践中,吴良镛重视对中国城市设计遗产的弘扬与运用,重视建筑文化内涵的挖掘,并努力实践广义建筑学中“三位一体”,即建筑、城市、园林结合的设计思想。
Wu Liangyong is engaged in the basic theory of building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study of subject-specific development for a long term, sequentially reports generalized architecture theory, and creates 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 and the theoretical frame. In the practice of city design and building design, Wu Liangyong focuses on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heritage of Chinese city desig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notation of building culture, and tries best to carry out the trinity of the generalized architecture, i.e., the design idea of combination of buildings, city and gardens.
1999年在担任国际建协第20次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时起草的《北京宪章》中指出:“美好的人居环境与美好的人类社会共同创造。”将环境建设与社会进步统一起来。
When undertaking the president of 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of the 20th conference of UIA in 1999, he drafted Beijing Charter in which it pointed out the splendid inhabit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splendid human society are created together. It unifies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progress together.
个性化点评:(媒体或国内外同行对个人的评价)
Personalized comments: (comments of the media or the same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1989年国际文化理事会给他颁发荣誉证书,确认他的“杰出艺术事业及对人类艺术遗产有价值的贡献”。1990年5 月他被美国建筑师协会授予荣誉资深会员,被认为是“新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先行者之一;杰出的建筑教育家;著名的水彩画家;多产的作家。”国际建协前主席斯古塔斯赞誉他是“中国建筑领域在世界上的代表,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In 1989,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uncil issued a certificate of honor to him, and recognized his outstanding art career and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heritage of human art. In May, 1990, he was honored as the honorable senior member by AIA, and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pioneers of buildings and city planning of new China, the outstanding architecture educationist, the famous watercolor painter and the productive painter. Sgoutas who is the former president of UIA praised him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building field in the world, who plays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nfluences.
代表作品介绍:
Introduction of Representative Works:
1、 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设计
1. Design of residence of new courtyard houses in Ju’er Hutong.
地点: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菊儿胡同
Site: Ju’er Hutong, Nanluogu Alley,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业主单位:北京市东城区房屋管理局
Owner unit: Housing Authority of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用地面积:2090㎡(一期);1.14公顷(二期)
Land area: 2090㎡(1st phase);;1.14 hectares (2nd phase)
总建筑面积:2760㎡(一期);17897.33㎡(二期)
Total building area: 2760㎡(first phase);17897.33㎡(second phase)
容 积 率:1.35(一期);1.71(二期)
FAR: 1.35(first phase);1.71(second phase)
设计时间:1987年
Design time: 1987
竣工时间:1993年(二期)
Completion time: 1993 (2nd phase)
主创人员:吴良镛、卢连生、刘文洁、刘燕
Main staff: Wu Liangyong, Lu Liansheng, Liu Wenjie, Liu Yan
建筑层数:3层
Building storey: 3
建筑高度:11.22米
Building height: 11.22m
设计最初是对于北京旧城传统格局的探索,1979年形成了居住区整治的“有机更新”和“新四合院”住宅设计方案的思路。之后,又进行了很多轮“新四合院”模式的探索,在保持旧城风貌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其容积率,使其提高到与当时公寓住宅基本相当的程度,最终形成了一个容积率1.2,建筑密度75%的新四合院模型。1987年,该研究成果应用于北京旧城危旧房改造,并选定了菊儿胡同作为住宅调查及居民参与改建研究的试点。这项工程开创了在北京城中心城区改造更新的一种新途径,传统的四合院住宅格局得以保留并加以改造,避免了全部拆除旧城内历史性衰败住宅,并探索了一种历史城市中住宅建设集资和规划的新途径。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约翰•克劳斯指出:“吴良镛在中国进行的广泛的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和实践,成功解决了如何保持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和社会价值观等一直悬而未决的关键性问题。”
The design is originated from the explo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the old Beijing city. The idea of design scheme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organic renewal and new courtyard houses for renovating the residential area was formed in 1979, and then many times of the exploration on the mode of new courtyard house were carried out. The style and features of the old city are formed, and meanwhile, it tried best to improve its FAR which was basically equal to that of the modern flat, and at last, the model of new courtyard house of which the FAR was 1.2 and the building density was 75% was formed. In 1987, the study achievement was applied for reforming the dangerous and old houses of the old Beijing city, and Ju’er Hutong was selected as the pilot site for housing investigatio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study with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This project created a new way for the reconstruction and renewal in the central Beijing city. The pattern of the traditional courtyard house was reserved and reformed, and it prevented all historical dilapidated houses in the old city from being demolished, and developed a new way for raising money and planning for the house in the historical city. John Klaus, who is the vice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executive director of human settlements programme, pointed out the scientific study and practice on the human settlement widely carried out in China by Wu Liangyong successfully solved the unsettled key issues of how to reserv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local characteristics, social value, etc.
2、 孔子研究院
2. Confucius Institute
地点:山东曲阜
Site: Qufu, Shandong
业主单位:曲阜孔子研究院
Owner unit: Qufu Confucius Institute
用地面积:9.5公顷
Land area: 9.5 hectares
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Total building area: 20-thousand square meters
设计时间:1996-1998(一期工程);2005-2007年(二期三期工程)
Design time: 1996-1998(1st phase);2005-2007年(2nd phase, 3rd phase)
竣工时间:1999年(一期工程);2007年(二期工程);2009年(三期工程)
Completion time: 1999(1st phase);2007(2nd phase);2009(3rd phase)
主创人员:吴良镛、卢连生、单军
Main staff: Wu Liangyong, Lu Liansheng, Shan Jun
建筑层数:4层
Building storey: 4
建筑高度:28.6米
Building height: 28.6m
1999年完成的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首期工程,一方面弘扬孔子文化,通过对孔子学说的再解释使其在当代发挥出更大作用;另一方面吸收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精华作为设计的理念和灵感的源泉,并通过“抽象继承”等方法弘扬中国的建筑文化。吴良镛在这一工程中坚持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研究建筑设计,从旧城的十字花瓣布局到新城十字花布局,并通过建筑设计,发掘礼制建筑、书院形式等文化内涵,推进曲阜城市设计。
The 1st phase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Qufu, Shandong, which was completed in 1999 popularizes the Confucius culture, and explains the doctrine of Confucius to make it display a greater funct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absorbs Confucianism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essence as the idea of design and the source for inspiration, and also popularizes Chinese architecture culture by the methods of abstract inheritance, etc. In this project, Wu Liangyong insisted the way of studying the building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y design (from the pattern of cross petals of the old city to the pattern of cruciate flower of the new city), and promoted the design of Qufu city by building design and develop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ritual buildings,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etc.
两院院士,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吴良镛
相关报道
吴良镛:十八大是全国人民的一件大事
建筑大师吴良镛
吴良镛:为人民谋良居的两院院士
吴良镛:寻找城市失落的灵魂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从空间看到人
吴良镛:从艺文精华中提炼中国美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