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国家会议中心的奥运击剑馆已经达到“好运北京”体育赛事使用水平,9月15日,这里迎来“好运北京”现代五项世界杯总决赛中击剑和十米气手枪两个项目的比赛,作为临时场馆,奥运会期间,这里将举行击剑、现代五项、轮椅击剑等比赛,赛后这里将变身成为先进的会议展览场所。
目击
当奥运标志性建筑鸟巢和水立方映入眼帘时,只要再继续向北前行几分钟就可以到达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国家会议中心。远远望去,这个灰黑色钢结构的庞然大物兼具棱角分明的刚性和弧形流线的柔美。从正面看去,屋顶的四角设计成了微微上翘的形式,下方则是一条向上拱起的弧线,形似中国传统的拱桥,带给人韵律感十足的视觉冲击。
沿着指示牌进入击剑馆大厅,通透的建筑设计让所有结构都一览无余,四十多米的屋面高度显得气势非凡,绿色的地毯一直从入口处延伸到自动扶梯。乘着位于大厅正中的扶梯上行,通过透明玻璃组成的整个墙面可以看到包括鸟巢和水立方等周边几乎所有的标志性建筑。来到4层,就是击剑馆正式比赛大厅,四面银灰色的墙壁显得宽敞和舒适,亮蓝色的地毯干净整洁,上面已经铺设好了10个标准的比赛剑道。在场馆两侧,用于气手枪比赛的36个靶位也已一字排开。环顾四周,场馆内有大约4000个蓝色的临时座椅,在最适合观看比赛的看台中间位置,还有两个专门为残疾朋友准备的观看空间。
对话
记者:奥运击剑馆的屋面设计有什么独到之处,都具有什么功能?
建工集团国家会议中心项目经理李远志:这个击剑馆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外形和屋面设计,击剑馆所处的国家会议中心主体部分外形中加入了许多中国的传统设计元素:屋顶四角微微上翘,就好像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屋檐,而在下方又有一个与上方基本对称的拱起的弧线,像一座拱桥。我们这么设计不但是为了美观,屋角上翘的角度可以提高雨水的回收利用率。
国家会议中心的金属屋面的面积多达6万多平方米,通过巧妙设计,屋面收集到的雨水被送到中水回收利用中心,处理后的水可以用做卫生冲水和灌溉绿地。经过我们的测算,每年回收利用的雨水能够满足周边绿地的灌溉需求。
还有就是屋面设计中采取了多层屋面的结构。一共有包括底层、防潮层、隔气层、保温层、防水层、二次防水层、隔音层等13层,而这13层的厚度一共才17厘米左右。这种多层复合结构可以保证馆内的噪音能够及时被吸纳,同时也避免了雨水敲击金属屋顶时对馆内形成噪音干扰。
记者:击剑馆如此大的空间,如何解决高耗能的难题?
北京北辰实业集团公司总工吕健:我们为了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三大理念,减少对能源的消耗,进行了一项独特的设计:利用高大的结构空间,形成自然对流以减少空调的使用。我们在国家会议中心室内地下7米的地方设计了下沉花园,绿色植物使得温度相对室温会比较低。同时,会议中心顶部开有天窗,利用上下两个空间的温差形成自然对流,这样,每年有4个月的时间这个场馆可以不使用空调,每年节省近40万度电。
记者:奥运击剑馆在赛后利用上有什么特点?
北京北辰实业集团公司总工吕健: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可能考虑赛时和赛后这两个问题要比其他奥运场馆复杂得多。大多数场馆是什么项目奥运会后还是这几个项目,我们这个场馆则不然:击剑馆是个临时场馆,奥运会后,这里将改造成一座能够容纳6000人的大会堂,容纳人数仅次于人民大会堂。现在看到的剑道、靶位还有坐席等到时候都要拆除,这里将成为北京举行国际性会议、综合展示等活动的大型公共设施,具有世界一流水平,能够满足多种公共活动需要。
见证
建工集团总承包二部工作人员刘建华
用最严格的标准为奥运服务
来自建工集团总承包二部的刘建华从2005年4月底就开始在国家会议中心工作了,他主要负责电、水、照明的供应。
“两年多来,我们基本上都是早上7时30分进场,晚上8时下班,最高峰时是二三百工人一起在工地忙碌,赶工期,但是我没听到同事们有任何抱怨。”刘建华师傅告诉记者:“电力安全的要求是最严格的,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但是能为奥运会献上一份力量,就要用最严格的标准,我们觉得很光荣。”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