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深圳大学建筑群 |
3-大家乐广场 |
4-深圳大剧院 |
5-上海宾馆 |
6-深圳火车站 |
7-深圳书城 |
8-电子大厦-1 |
8-电子大厦-2 |
9-市委大院及孺子牛雕塑 |
10-龙城广场 |
11-世界之窗环球广场 |
12-地王大厦-1 |
12-地王大厦-2 |
12-地王大厦-3 |
13-竹园宾馆 |
14-观澜湖高尔夫球场 |
15-深圳证券交易所 |
16-深圳体育馆 |
17-深圳图书馆 |
18-宝安机场候机楼 |
19-国贸大厦-1 |
19-国贸大厦-2 |
20-深圳经济特区南头检查站和特区管理线 |
21-招商银行大厦 |
22-罗湖口岸联检大楼 |
23-皇岗口岸联检大楼 |
24-南海酒店 |
25-深圳特区报业大厦 |
26-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业成果交易会 |
27-莲花山广场邓小平塑像-1 |
27-莲花山广场邓小平塑像-2 |
28-蛇口海上世界 |
29-深圳港盐田港区 |
30-深圳博物馆 |
竹园宾馆、深圳特区报业大厦等30座建筑从市民推荐的138座建筑中脱颖而出,成为“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评选(2005)”的候选建筑,记者从昨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将采取市民投票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法,从这30座候选建筑中选出。 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5周年,市文化局等单位联合主办了“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评选(2005)”活动。活动得到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拨打热线电话推荐候选建筑的达数百人次,网络论坛上评选活动的信息点击率达25000多人次,市民和业主单位向评选组委会推荐了138座建筑。评选专家委员会从市民推荐的138座建筑中遴选出了30座候选建筑。 评选专家委员会主任彭立勋告诉记者,建筑是石头的“编年史”,一个城市的建筑就是一个活的博物馆。因此,此次“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评选”的评选标准只有一条,即在深圳改革开放和城市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影响的建筑,至于建筑本身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则只是参照条件,不列为评选标准。 评选专家委员会对30座候选建筑的名称进行了规范,并逐个探讨了候选建筑的历史内涵。据了解,市博物馆稍后将举办30座候选建筑图片展览;一个以人们对候选建筑的“历史记忆”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也将拉开序幕。最后将采取市民投票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法,从这30座候选建筑中最后选出“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选票将在媒体上刊登。对评选出来的“十大历史性建筑”,深圳市政府将进行保护。 30座候选建筑的名称和历史内涵 (按建筑名称笔画排序) 1.大亚湾核电站: 位于深圳东部大亚湾畔。1985年兴建,1994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是我国引进外资、设备和技术建设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最大中外合资企业之一。建成时为全国最大的核电站。 2.深圳大学建筑群: 深圳大学于1983年5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9月27日开学,临时校址在解放路。1984年2月新校园开始动工建设,同年9月迁入新校园。其建校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同样创造了“深圳速度”。校园占地1平方公里。建校10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题写了校名。 3.大家乐广场: 位于红荔路荔枝公园北侧。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全国各地的青年劳务工纷纷涌入深圳,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已超过百万。1986年7月,大家乐舞台建成使用,为深圳广大青年劳务工提供了一个自娱自乐的文化场所,深受欢迎。此后,“大家乐”的模式迅速在全市推广,大家乐广场成为外来务工人员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象征。 4.深圳大剧院: 位于深南东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初创时著名“八大文化设施”之一。1984年2月动工兴建,1989年5月投入使用。是深圳重要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举办各类大型演出和活动的重要场所,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上海宾馆: 位于深南中路。始建于1983年,于1985年正式开业。素有深圳城市“坐标”之称。在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初期,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其以东为市区,以西为郊区,见证了深圳城市发展进程。 6.深圳火车站: 紧靠罗湖口岸。始建于1911年,1990年6月动工改建,1991年10月投入使用。改建后增加到100多车道,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深圳火车站建设工期短、质量高、技术先进,当时内地很多省、市的主管领导和铁路部门来观摩学习。邓小平同志为深圳火车站题写了站名。 7.深圳书城: 位于深南东路。始建于1993年4月,1996年11月开业,是全国第一个书城,开创了全国购书超市的经营模式。每年的“深圳读书月”在此举行。深圳人均购书量迄今为全国最高。 8.电子大厦: 位于深南中路华强北地段。始建于1981年1月,次年8月竣工。楼高20层,建成时是深圳经济特区的第一座高楼,也是当时深圳的地标形象。围绕电子大厦,逐渐兴起了华强北电子商圈,带动了深圳电子工商业的发展。 9.市委大院及孺子牛雕塑: 位于深南中路。市委大院是深圳建设的总指挥部。门前孺子牛雕塑,于1984年7月27日落成,当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金奖。雕像象征奋力开拓的特区建设者,成为代表改革、开拓、创新的深圳精神的一个标志形象,广为人知。 10.龙城广场: 位于龙岗中心城。兴建于1996年,次年竣工。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由市政广场、下沉式音乐广场和休闲观光广场三部分组成。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县、区级综合性文化广场,1998年被评为广东“十佳文化广场”。为附近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重要文化娱乐场所。曾在这里举行过全国舞龙和国际舞狮比赛等大型活动。 11.世界之窗环球广场: 世界之窗位于华侨城,是全国最早的主题公园之一。环球广场建成于1994年,是世界之窗最具代表性、艺术性的一个景点。2001年广场内建成的中国首座全景式环球舞台,为亚洲第一。自景区开业以来,环球广场舞台先后上演《跨世纪》、《创世纪》等大型歌舞,产生广泛影响。 12.地王大厦: 位于深南中路。高420米,共81层。于1996年完工。建成时是亚洲最高建筑,也是全国第一个钢结构高层建筑。现为深圳市最高建筑,位居目前世界十大建筑之列。 13.竹园宾馆: 位于东门北路。是深圳第一家中外合资酒店,于1981年开业。宾馆建筑设计与园林布局体现岭南庭园式风格,院内竹子甚多,翠影婆娑,幽雅清静。 14.观澜湖高尔夫球场: 1995年开业。为亚洲最大的高尔夫球场。横跨深圳与东莞近20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间。先后多次举办国际高尔夫球大赛,众多国际巨星到访。1995年因成功举办“第41届高尔夫球世界杯决赛”而闻名国内外。 15.深圳证券交易所: 位于深南东路。1990年12月开市,是全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也是中国两大证券市场之一,见证了深圳金融改革的历史和中国股市发展的历程。到2004年底,深交所已有上市公司536家,上市股票578只。 16.深圳体育馆: 位于福田区笋岗西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八大文化设施”之一。1984年,市政府投资5000万元兴建,于1985年建成交付使用。建筑面积2.12万平方米,固定观众座位5900个。馆内设有中央空调、闭路电视系统、新闻中心以及副馆等附属设施。该馆是当时全国设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体育馆。 17.深圳图书馆: 位于红荔路荔枝公园西北角。始建于1983年10月,1986年12月开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初创时著名的“八大文化设施”之一,也是全国最早向市民开放的公共图书馆。1988年该馆与文化部共同研制开发出“图书馆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ILAS)”,如今已为国内大部分图书馆采用。 18.宝安机场候机楼: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于1991年10月12日正式通航。现为全国第四大机场。现代化的机场候机楼总面积11万多平方米,是深圳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也是深圳迈向国际化城市的一个标志。 19.国贸大厦: 位于嘉宾路与人民南路交汇处。于1984年10月兴建,1985年12月竣工。楼高160米,共53层,是当时全国最高建筑。建设中三天盖一层楼,创下了建筑史上新纪录,是“深圳速度”的代名词。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在这里发表谈话(即“南方谈话”部分内容)。这里也曾接待过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尼克松、布什、海部俊树、李光耀、加利等外国政要。 20.深圳经济特区南头检查站和特区管理线: 南头检查站位于宝安区和南山区交界处。于1984年底建成。是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建筑。该处为深圳特区西部的主要通道,是从107国道进出深圳特区的检查站,为维护深圳特区的经济和社会治安秩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特区管理线于1982年4月动工兴建,1985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全长84.6公里,东起小梅沙,西至南头安乐村。沿线路面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路北侧用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特区管理线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见证。 21.招商银行大厦: 位于深南大道西段。共54层。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4月8日,是我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标志着我国金融改革迈开了重要的一步。总行设在深圳。原址在深圳蛇口,招商银行大厦建成后,迁入新址。 22.罗湖口岸联检大楼: 位于罗湖区深圳河北岸。罗湖口岸是深圳最早的口岸,新大楼于1985年4月竣工使用,是我国最早实行联检的口岸。罗湖口岸联检大楼一开始就发挥着重要的窗口作用,它联结着深圳和香港,是中国人流量最大的陆路出入境口岸。 23.皇岗口岸联检大楼: 位于福田区深圳河北岸。1982年12月启用,是亚洲最大的公路口岸。我国口岸改革的试验地,在全国口岸中第一个实行24小时通关。1997年香港回归时,驻港部队即通过此口岸进驻香港。 24.南海酒店: 位于蛇口工业区。1986年3月正式开业,是深圳第一家由中国政府评定的五星级酒店。酒店建筑以其巨帆般的独特设计及怡人的海湾园林美景而别树一帜。 25.深圳特区报业大厦: 位于深南大道。1997年落成使用。大厦高50层,其5A级智能化系统是以报业主流业务为核心的现代化生产系统。被称为“新闻巨舰”。目前深圳报业集团所拥有的报刊数量和广告收入在全国新闻媒体中位居前列。该大厦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标志之一。 26.高交会馆: 位于深南大道。这里曾举办了6届“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业成果交易会”。记录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也是深圳会展业发展的一个标志。 27.莲花山广场邓小平塑像: 位于莲花山公园山顶,塑像高6米。2000年11月14日落成,是全国第一座由中央批准,以城市雕塑形式树立的邓小平塑像。江泽民同志为塑像揭幕。广场上每天人流不断,人们纷纷前来瞻仰和敬献鲜花,表达对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28.蛇口海上世界: 位于蛇口半岛太子路口,临近蛇口港码头。1983年,由法国建造的万吨级豪华游轮——“明华轮”抵达深圳蛇口工业区。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视察蛇口工业区时,登上明华轮,欣然题写了“海上世界”四个大字。1984年,载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牌的“海上世界”模型车参加了国庆35周年天安门广场大游行。 29.深圳港盐田港区: 盐田港位于深圳市东部大鹏湾北岸,南与香港九龙半岛隔海相望,自然岸线长7.5公里,是我国少有的天然良港。1988年9月,首个千吨级码头竣工,1990年10月,第一个万吨级泊位建成,1991年对外开放。1994年7月,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开始启用。至1998年,盐田港区已拥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最大的集装箱堆场。2005年,盐田港区全港年统计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60万标准箱。目前交通部已将盐田港规划为我国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 30.深圳博物馆: 位于深南中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初创时著名的“八大文化设施”之一。始建于1984年2月,1988年11月开馆。建筑具有传统和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特点,曾获全国公共文化设施设计二等奖。是深圳文物收藏展览和地方史研究中心。曾举办深圳经济特区成立10周年、20周年大型展览,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81个国家首脑先后到博物馆参观。门前一座造型为双臂撑门的雕像,象征深圳在改革开放中的敢闯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