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全景学会>分支机构>组织动态>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召开工业建筑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04-05-02 00:00 | 来源:中国建筑学会 | 作者:中国建筑学会秘书处

    2003年12月9日至10日,由中国兵器部第五设计研究院主办,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协办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第五届工业建筑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兵器部第五设计研究院举行。这次会议的代表共64人,除了工业设计研究院的代表参加外,还有建筑设计研究院、大专院校的代表及《建筑学报》等相关专业报刊编辑、记者参加了会议,共发表论文19篇。
    会议由中国兵器部第五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刘德华主持。首先,由王心力院长致欢迎词。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建筑师分会会长马国馨工程院士到会致词祝贺。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唐仪清同志讲话,他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向会议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良好的祝愿。他认为学会通过各种活动,将全国从事设计、科研、教学的专业人士和从事开发建设,产品生产的实业家们紧密地联系在学会周围,有效地增强了学会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和建筑科技的进步。他相信,今后一定能在学会的统一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开展更多更好的学术活动。费麟同志作了题为“面临挑战,与时俱进”的报告。
    会议围绕下列六个专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一、工业建筑应回归基本原则
    原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张钦楠这次在会上作了“让工业建筑继续起领先的作用”的演讲。他认为工业建筑的发展方向应考虑:(1)要注意企业的发展方向,综合规划企业基地;(2)进一步采用和推广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在建筑业中继续起到领先作用;(3)更多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强调企业文化。          
    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学院孙萃芸教授,在发言中深情地回顾了工业建筑50年。工业建筑的观念在不断改变,有辉煌时期,也有萧条时期。现在市场有了新的需求,国民经济不能离开工业建筑建设,这是新的起点。她建议要编写《工业建筑50年》的历史教科书。
    天津机械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杜振远总建筑师认为,工业建筑应回归建筑基本原则。过去工业建筑有“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工业建筑应和民用建筑一样,要注意建筑创作,对人关怀。在设计上有分工,但不分家。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专项所副所长叶崧认为,建筑中有很多先进技术,是从工业建筑中产生的,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应该共溶。并表示愿意为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交流做一些工作。
    二、探索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与理论
    中国兵器部第五设计研究院刘德华副院长作了“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的演讲。他提出了一体化、人性化、生态化、高科技化、多元化、可持续性、文化性等七大趋势。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研究院黄星元设计大师在“工业建筑表现什么”的演讲中,强调了建筑审美的变化与工业建筑创作的五大误区。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学院罗裕锟教授,以“工业建筑的艺术取向”为题作了演讲。他认为,工业建筑艺术是工程艺术,是含有技术内容的工程艺术。它欢迎作者去想像和创新,但不接受脱离现实的纯形式游戏。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张宝讳教授用幻灯片展示了建筑艺术的发展历史。他认为建筑艺术中的创新是关键,是灵魂。
    三、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是新的挑战
    英国Terry   Fayyell建筑设计公司中国区董事,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吴晨教授,在会上作了关于工业园区规划的报告。他提出工业园区要考虑灵活、景观、服务、经济、交通等因素。建设园区要涉及各种专业,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开发团队”。他提出了开发园区的八个步骤。报告中他用幻灯片介绍了参与规划设计的用地11000平方米的无锡工业园(定位是生物、生态、生命园)。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管委会规划局长罗伯明宣读了马麟(原管委会副主任)执笔的论文:“制造业——城市成长的生命线”,对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规划的工业建筑设计10年实践作了一个简明的总结,并提出了需要探索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曹亮功在会上介绍了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参加了国际设计竟赛获优秀奖的两个方案——“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工业园规划与标志性建筑和“北京软件园”规划设计。该院三所所长冯腾飞介绍了他主持设计的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2号锅炉房的设计。该设计采用现代建筑手法,把燃气烟囱和外墙结构融为一体,达到形式与功能完美统一的效果。在参观现场时,大家都感到耳目一新,很有创意。
    四、工业建筑的改造更新是新的课题
    旧工业城市的工业建筑随着时代发展进行更新改造是建筑师应该关心的事。无论是工业建筑的转产改造或改变用途,都不宜将原厂房推倒从来,抹掉城市发展的痕迹。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邓雪娴教授以维也纳煤气罐的改建为例说明了一种策划、运作的理念与态度:应把这些老厂房、老工业区看成是资源,本着尊重和顺应历史的态度,巧妙地改造和更新,变废为宝。
    上海大样建筑设计公司登琨艳先生在报告中介绍了租用的上海苏州河岸码头的某一仓库,改造成“上海工作室”的动人故事。
    在曹亮功代表的报告中介绍了与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的西班牙波菲建筑事务所的办公室。这是一个在原来面粉厂圆筒仓的工业建筑中改造而成的建筑设计办公楼。这种尊重历史的痕迹改造,引起了人们的认真思考。
    五、关注工业建筑设计的教育问题
    专家们在研讨中普遍关心工业建筑设计的学校教育与在岗继续教育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孙清军、张伶伶、孙萃芸教授发表了一篇题为“工业建筑设计的教育”的论文。在论文中指出工业建筑与其它建筑相比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必须依靠教育的手段培养人才。当前,工业建筑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无论在新建还是改造也都有待建筑师去解决规划与设计问题。并提出重新编写《工业建筑设计原理》和《工业建筑50年》等教材的设想。
    中国建筑航天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张金奎、深圳市电子院设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嗣明等提出要关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技术问题。如消防规范超限问题、屋顶排水超长等工业建筑特殊技术问题都应有分会组织专家来审定。
    六、工业建筑学术活动应多样化
    陈衍庆教授建议今后要多合作交流,要更多关心工业、农业、节能、环保等技术共性问题。
    会议最后,丁建院长作了总结。他首先感谢到会代表及有关单位和报刊编辑记者,为这次会议成功的召开给予了极大支持和帮助。他认为这次会议开得很充实,组织得很好,大家畅所欲言。进行了参观和交流,增进了友谊。建议下一届2005年的研讨会主题为:“工业建筑与环境”,主办单位为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学院。2004年学术活动的安排有以下几项:(1)在建筑刊物上报导和发表简况和论文;(2)内部印发通讯,交流信息;(3)加强院校联系,关注教育问题;(4)开展工业建筑设计竞赛,优选较好的工业建筑设计作品,扩大影响。
    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应北京市经济开发区的邀请,参观了有4万平方米40万居民规模的卫星城第一期工程、可口可乐工厂、2号燃气锅炉房以及格林金地小镇。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秘书处供稿

                                2003年12月1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