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二届威海国际人居节三项主题活动之一的“第二届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暨著名建筑师创作论坛”,是由中国建筑学会、山东省建设厅和威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威海市建设委员会承办的。本届活动的主题是“人居·生态·旅游”,由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著名建筑师创作论坛和中外建筑作品展三部分组成。其中,倍受关注的第二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得到了各地设计单位及广大建筑师的积极响应和热情支持,竞赛作品内容丰富,影响力大,参与面广。参赛人员中既有著名的建筑大师和资深专家,又有活跃在建筑创作第一线的广大中青年设计人员和在校的青年学子。
大奖赛评选工作于2005年9月12日至13日在威海市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举行,评选委员会由15位著名的建筑专家组成,其中有7位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有多位是全国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有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马国馨;天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彭一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道增;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复东;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资深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魏敦山;东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训正;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建设部原总规划师陈为邦;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刘景樑;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胡绍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何玉如;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黄星元;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周畅;山东省建设厅副厅长万利国等。评审委员会的各位专家经过两天的紧张工作,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评选原则和好中取优的精神,在认真、细致的观看和阅览参赛作品后,进行多轮筛选入围。入围的作品由评审委员会对各方案进行细致讨论、分析,最后再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决定金、银、铜奖。本届大奖赛通过初选、入围和终评3个阶段,最后评出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10项、优秀奖42项。此外,根据组委会的提议还评出特别奖1项和组织奖两个。其中,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吴璟等的“杭州亲亲家园B—12组团排屋住宅”、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屈培青等的“锦园五洲风情”,荣获金奖,上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段斌等的“威海市国际商品交易中心”荣获本届大奖赛的特别奖。
第二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无论是参赛作品数量还是作品质量,较第一届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与提高,参赛作品既有居住建筑和住区规划,又有公共建筑及城市设计;既有新建建筑,又有老街坊和旧有建筑的更新改造;既有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项目,又有规划设计阶段的项目;既有国内的项目,又有境外的项目。参赛项目的设计综合考虑了功能的融合、地形的利用、景观的变化以及立体绿化、新能源利用、生态和节能效用等可持续发展措施,大多数方案从整体和单体层面对地域和民族文化如何紧密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些方案还同时考虑到当地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针对性强、容易操作,有其显著的示范和借鉴价值。特别是部分获奖作品都具有深邃的立意、精巧的构思、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具风采的建筑形式。由于受奖项和数量的限制,没有获奖的作品,不少也是很有创意的,在历史文脉的传承、地域特色的把握和时代风格的创新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届设计大奖赛从整体上说是对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全方位揭示了建筑创作的现状和未来,贯彻了资源节约、再生和可持续利用,促使建筑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建筑设计,使设计理念和品质得以提升,其内容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前瞻性和国际性的特征,同时也反映了新一代建筑师及青年建筑学子的创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总之,这次大奖赛是成功的,它对繁荣建筑创作,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为扩大社会影响,更好地展示建筑设计作品,传播建筑文化,中国建筑学会、山东省建设厅、威海市人民政府于第二届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期间(2005年9月16日至20日),在威海市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举办了中外建筑设计作品展,展出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设计项目达1000多项。展览分三大部分,一是第二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参赛的所有项目,包括获奖作品;二是中外著名设计大师的主创作品;三是部分国内外设计企业的设计创作,包括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德国BSP建筑设计事务所、韩国都市建筑设计院(2005年优秀设计)、法国AS设计事务所等的作品。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著名建筑师作品展,参展人员有国内的全国设计大师12位,国外的设计大师1位。国内的12位设计大师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何镜堂;天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彭一刚;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复东;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资深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魏敦山;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程泰宁;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刘景樑;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何玉如;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胡绍学;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黄星元;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黄锡璆;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沈济黄等。国外的设计大师是:法国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师、国际建筑大师、上海世博园主设计师马丁·罗班。
此次中外建筑作品展,影响力大,参赛面广,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普遍认可和欢迎。
著名建筑师创作论坛于2005年9月17日在威海市蓝天宾馆国际会议厅举行。会议开幕式由威海市副市长刘茂德主持,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山东省省长助理臧海强,威海市市长宋远方等出席会议并作了简要讲话。
本届创作论坛主要围绕当今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人居建筑的创作特点等方面进行研讨。论坛由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周畅和山东省建设厅副厅长万利国分别主持。参加论坛的国内外专家和演讲的主题分别是: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广义建筑节能与综合节能措施;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当代中国建筑的传统趋向;加拿大埃里克森建筑事务所设计大师埃里克森:生态建筑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何镜堂: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法国建筑事务所著名设计师马丁·罗班:从理论到实现之间;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程泰宁:立足自己,走跨文化发展之路;清华大学教授吴耀东:用心营造,(1995-2005)十年来的建筑探索。
各位专家的精彩讲演,博得会场的阵阵掌声。与会人员普遍反映,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高水平的学术价值和著名的专家演讲为支撑的高水平的论坛,应不断地举办下去,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规划、设计、科研和教学水平。
第二届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主导系列活动: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著名建筑师创作论坛、中外建筑设计作品展等的举办,均取得了圆满成功。本届大奖赛的评审、论坛的演讲及作品展示,邀请了很多院士、建筑设计大师、资深专家及众多有实力的设计单位参加,提升了这些活动的权威性,同时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和技术支撑。威海市人民政府、威海市建委,为活动的开展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使各项活动得以有序而顺利地进行。中国建筑学会、山东省建设厅、威海市人民政府协同搭建这一展示成果、交流观摩、举荐人才的平台,将一年一年办下去,通过这个平台来推动我国建筑创作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建筑设计人才脱颖而出。
我们相信,在国内外广大同行的鼎力支持下,这一活动的定期举办,必将不断增强大奖赛及相关活动的广泛参与性及权威性,保持重在创意的特色,使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会越办越好。
第二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获奖作品名单
特别奖(1项)
段 斌 刘浩江 苏 粤 刘启荣 周 涛 牛 牧 |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威海市国际商品交易中心 |
金 奖(2项)
吴 璟 钱海平 林 涛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杭州亲亲家园B—12组团排屋住宅 |
屈培青 窦 勇 常小勇 沈 莹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锦园五洲风情 |
银 奖(5项)
赵劲松 王长刚 |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国永融通研发中心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海口火车站 |
|
王长刚 邢同和 段 斌 徐益珍 刘启荣 周 俭 李振宇 蔡永洁 王志军 范燕群 胡圣磊 张培龙 |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第一机床厂研发楼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 上海七宝古镇“柳岸街邻”特色居住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 |
铜 奖(10项)
樊 琦 秘 嘉 | 济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枯木逢春 |
程 权 | 深圳凯斯筑景设计有限公司 山里·长出的房子—万科东海岸 |
袁 桦 余 哲 王 伟 汪泠红 陈伯康 |
上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威海船厂拆迁改造及金线顶公园详细规划 |
韩通飞 董永鑫 徐冰华 曲世栋 王永亮 张万良 吴晏珍 |
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领世华府 |
崔 恺 李佳玲 蒋成钢 张弘凯 周大明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紫薇山庄 |
田 冬 张 婧 | 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 延伸的地下村落 |
屈培青 窦 勇 常小勇 沈 莹 张超文 韩晓荣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西安锦园坊 |
杨金鹏 曹 颖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井冈山市环山假日公寓建筑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力建学院 |
魏篙川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天津“半岛·蓝湾”居住区 |
王真功 寇 霞 刘 住 曹兴洲 陈 宝 |
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设计院有限公司 新农村 新民居 |
优秀奖(42项)
曹宇佳 | 新加坡CPG集团 百姓的山地住宅 |
崔 联 张 傧 董永鑫 邓菁薷 吴晏珍 |
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青岛流亭机场航站楼 |
邢同和 段 斌 徐益珍 |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荣成博物馆 |
秦 峰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川大艺术学校 |
黄会明 裘 江 | 绍兴市山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筑巢引凤”—绍兴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规划设计 |
刘鲁民 孟祥群 韩 涛 邢融融 |
山东原创建筑设计事务所 聚·之再现——青岛市浮山新区株洲路地块规划及建筑设计 |
李旭光 王东楠 古 涛 焦 伟 |
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蓝色畅想曲 |
李 庚 邢大卫 王冠楠 | 北方—汉沙杨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三环新城”经济适用房 |
金秋野 王又佳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风的肌理—大连南陀子居住区规划设计 |
杜卫红 胡安娜 尚雪晶 王 娟 高 健 孙宁宁 |
青岛沿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颐中·银街 |
李逢省 孟磊松 张恒瑞 |
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青岛科技书城 |
秦洛峰 黄 俊 魏 薇 | 浙江大学建筑系 中能俱乐部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杨茂川 揭大胜 |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生态覆土建筑设计研究—人与自然博物馆 无锡轻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姜 辉 |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 南京市行知实践基地 |
孙明军 陈 新 张振坤 沈 艾 谭 欣 |
北京东方华脉建筑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欧洲新城”二期工程 |
姜忆南 王琳峰 赵 雅 |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系 适应·个性·自由 |
李劲松 毛开宇 赵维学 | 吉林艺术学院 “园院宅”方案设计 长春工程学院建筑系 |
赵鸿灏 张 剑 胡文荟 |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海岛上自备水源的住宅 |
汪 玥 宋 磊 | 苏州市园林设计院 徽州人家 泛亚国际景观设计公司 |
周正楠 梁 乔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重庆古镇人居环境更新概念设计 |
薄宏涛 MarcusHackel丁 晨 朱 凯 邓 丰 王红月 |
德国AR.D.D.意博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
赵劲松 |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晋城市图书馆方案设计 |
段 斌 俞健新 沈 禾 |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威海半月湾旅游商业区规划 |
庞均薇 卢 珊 孙大鹏 |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苏州河文化生态半岛 |
于天赤 | 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 广东省中山市逢源商业街城市设计 |
靖云成 张江华 | 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找回故事的地方—济南市洪楼广场规划设计 |
孙 银 李仲成 李 俊 |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天津大悲禅院商业街建筑立面方案设计 |
陈 新 刘玉锋 谭 欣 | 北京东方华脉建筑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沈阳舍利塔保护开发区规划 |
徐长家 周玉生 孙金波 安 慧 | 威海市建兴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威海市文化名居小区规划设计 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王荣顺 韩 冰 梁 彦 郑元猛 赵 恒 |
泰安市建筑设计院 “生长”在溪流上的建筑—谈泰山学院学术交流中心设计 |
王崇杰 薛一冰 曾 瑞 杨方方 韩真元 王 刚 管振忠 张 蓓 |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生活·生态·生长 |
黎志涛 阳建强 丁宏伟 俞传飞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南京市秦淮区门东地区规划设计 |
陈一峰 白雪梅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厢白旗小区 |
林海祥 林 倩 林海波 | 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生态谷—南工大江浦校区教职工生活区规划及建筑设计 |
杨 光 |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线性人居空间的再生 |
郎红阳 时旭东 朱颖心 李晓锋 | 北京清华安地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 北京威斯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技术科学系 |
邢同和 段 斌 徐益珍 |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 |
李辰琦 黄 锰 李光皓 蔡薪东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天作建筑研究所 湛江“绿心”城市设计 |
董丹申 陈 帆 吴 璟 黄 健 张小丽 陈静茹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杭州亲亲家园小区中心会馆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 鲁信未央花园 |
郭选昌 李向北 | 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洪崖洞 深圳市华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公司 |
杨经文 叶景文 傅 强 常海波 李 庚 寒 波 马丙寅 武卫华 |
西安新鸿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西安鸿基新城 北方—汉沙杨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