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典赞·2023科普中国”活动的通知》(科协办发普字【2023】13号)文件精神,我会于2023年8月14日至9月10日期间组织开展“典赞·2023科普中国”建筑领域年度科普人物、科普作品、科普短视频征集推选工作。
我会科普部通过认真梳理各单位上报的有关材料,分别针对年度科普人物、科普作品、科普短视频三项进行推选提名,经由我会认真讨论、审议,最终确定“典赞·2023科普中国”建筑领域年度科学传播人物、科普作品、科普短视频推荐名单,并已于2023年9月28日至10月9日完成公示,现予以正式公布。
“典赞·2023科普中国”建筑领域年度科学传播人物、科普作品、科普短视频推荐名单如下:
年度科学传播人物
科研科普人物(含团队)
张鹏举
推荐单位:中国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内蒙古工业大学
工作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推荐理由:张鹏举大师作为蒙地建筑创新传承领军人,通过深度研究内蒙古境内全类型的传统建筑,挖掘传统建筑的建造智慧,为内蒙古地域建筑的绿色低碳确立了创作原则,并通过宣讲等方式广泛普及,为新时期内蒙古草原人居营建提供了思想体系,解决了地区建筑发展的关键难题,为推动绿色低碳建筑科普教育工作的推广做出重要贡献。
董灏
推荐单位: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
工作单位:Crossboundaries
推荐理由:建筑师董灏不仅拥有全球和本土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的丰富经验,还擅长在建筑与教育之间寻找桥梁,将创造性思维作为传统建筑设计领域的延伸。与此同时,从2020年起在多个短视频平台建立自己的栏目,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且风趣幽默、制作精良,至今已发布264个作品,单个作品最高播放量已超7万。在他的视频中,人们可以看到建筑师视角下的生活细节,从建筑结构、城市规划到生活习俗,通过镜头记录和分享,让更多人了解建筑设计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郑方
推荐单位: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分会
工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推荐理由:双奥建筑师郑方在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播科技冬奥可持续理念等方面成果显著,为宣传智慧城市和低碳场馆创新科技,推动冬奥科技成果转化与公众传播做出重要贡献。
张宇
推荐单位:中国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工作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推荐理由:张宇副教授积极通过科普手段传播建筑学知识:参与了面向社会公众的建筑学系列课;近两年向社会公众开展建筑普及讲座20余次;通过成都商报教育板块几次专访介绍建筑遗产,并多次导览儿童教育团“城市探索计划”;通过成都广播电视台“你好成都”线上短视频栏目科普成都建筑,传播量高,社会反响良好。
基层科普人物(含团队)
童筑文化(团队)
推荐单位: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
工作单位:童筑文化传播(深圳)有限公司
推荐理由:童筑文化是由建筑师、儿童建筑教育推广者冯果川于 2012 年创办,多位建筑师共同参与的儿童建筑学公共教育组织。团队自成立以来,在深圳中心书城开展了为期多年的面向大众的建筑科普公开课,每月一次,场均观众将近500人次。团队编写出版了一套面向儿童的建筑科普类图书《一住一万年》(一套共3册),翻译了经典儿童建筑绘本《老鼠小姐的定制建筑公司》,向孩子们科普建筑,打开他们的建筑设计之眼。多年来坚持带儿童及亲子家庭一起参加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观展、公教活动等形式为大众科普建筑和城市知识。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团队)
推荐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
工作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
推荐理由:团队积极参与建筑科普活动,在中国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邬达克纪念馆、上海建筑学会、上海文保协会等单位的协同组织下,多次开展公益科普讲座、线下参观讲解等;协助政府管理部门连续多年开展“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组织“云游圣三一堂”、“在外滩寻找中国近代建筑师足迹”线下走读等品牌科普活动,参与PLAY SOCIAL线上、线下历史建筑保护见识教育课程授课等活动,取得了学界认可和良好的社会反响。
米丈堂木作工坊团队
推荐单位:中国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上海米丈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工作单位:上海米丈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推荐理由:2011年始,米丈堂木作以手工木艺制作为核心特色展开中式木作文化的推广和传承,2016年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同时组建以建筑师、家具设计师、匠人等不同领域优秀人士的工坊团队,言传身教,开设了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和专业水平的手作木工课程,将手作之美和动手之趣有机地结合到一起,配以木作“透明工坊”和“传习所”体验空间。让每位参与者,在工坊设计师和工匠的指导下,完成属于自己的木作作品,在锤凿刀斧间,领略中国传统工艺和设计创作的魅力,以专业开放的方式,让传统木构和木作学习更系统、更富趣味化。
刚宪水
推荐单位:中国建筑学会科教育基地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工作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理由:刚宪水老师作为科普中国信息员、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科普专家团专家,热爱科普事业,担任德州交通音乐频道《科普之声》科普讲座嘉宾,带领团队开展41场“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的全国科普日主题宣传活动、接待上级领导观摩活动5场,进德州特殊教育学校、太阳城小学科普专题活动2场,受众人群达万人,进行科普基地网站和新媒体服务号的建设,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科普新模式,深受公众欢迎,获德州市优秀科普资源项目三等奖。
年度科普作品
科普图书
《梁思成与林徽因:我的父亲母亲》
推荐单位: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
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梁再冰口述 于葵执笔
推荐理由:本书是第一本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与林徽因直系亲属,他们的女儿,新华社高级记者,92岁高龄的梁再冰先生的口述回忆,由梁再冰之女于葵执笔。书中,梁再冰以独特的女儿身份与家庭视角,回忆了父亲与母亲一生对于国家、民族、事业、友人、儿女赤诚又炽热的爱,书中含有大量珍贵书信和手稿资料,首次披露梁再冰在李庄的日记以及在抗战开始前夕,林徽因写给8岁女儿的一封珍贵家书,同时生动地回忆了父母曾经的多位好友,民国时期一代大师们与梁林二位交往的生活片段,文字质朴优美,生动写实,感人泪下。
《钢筋制品智能化加工技术》(第二版)
推荐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
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叶明
推荐理由:本书以钢筋制品智能化加工技术为主要对象,从发展现状及趋势、加工设备、加工工艺、相关技术标准以及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内容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可供不同层次的建筑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作为岗位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符合当前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需要,适应新时代、新技术、新设备发展的新要求,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指导性和现实意义。
科普展览
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建筑
——第28届哥本哈根世界建筑师大会中国馆展览
推荐单位: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
联展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
推荐理由:世界建筑师大会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建筑活动。大会中国馆展览连续十余年以“科技外交”不断在大会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本届中国馆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意义重大,全世界超过130个国家的代表和民众见证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成就。展览不仅延续了“历届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传承,更是发挥了“科普外交”的重要作用,对北京成功申办第3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及荣获联合国“世界建筑之都”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
认知症长者体验馆
推荐单位:中国建筑学会适老性建筑专业委员会
联展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燕珉教授工作室
推荐理由:本展览作品符合基本申报条件。作品以认知症长者体验馆为主题进行展览策划,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深化、认知症照护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品展陈设计精美、展览方式多样、展场运营精细,特别是认知症“迷宫”的沉浸式体验令人印象深刻,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展示和科普教育作用,引发了社会公众对老年人、适老宜居环境,特别是认知症友好环境建设的高度关注,传播了敬老爱老的正能量。
年度科普短视频
梁思成建筑奖宣传视频
推荐单位: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
创作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推荐理由:本部视频作品,前采通过对19位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的深度采访,窥视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崛起与发展,展现中国建筑学人风采以及深厚的建筑文化底蕴,弘扬建筑学人科学家精神,展示梁思成建筑奖所传达的中国建筑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在中国建筑学会成立七十周年之际,谨以此片纪念梁思成先生!向梁思成建筑奖获奖者以及所有为推动中国乃至世界近现代建筑行业发展奉献毕生精力的科技工作者们致以最高敬意!
“脸谱北京”系列视频
推荐单位: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
创作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档案
推荐理由:本系列短片旨在为助力国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立足人民城市发展理念,加强人民城市建设成果而策划出品的科普视频,让城市居民与城市文明建设同步成长,共同营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视频以北京为样本,通过为期2个月的视频访谈拍摄,跟随十三位专家学者,以多维视角看北京,以新观念丈量北京,漫步四十余处独属于北京的“城市发生场”,感受更新行动下的城市变迁以及为人们带来的美好生活体验。
神光锺暎-光岳楼
推荐单位:中国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创作单位:天津大学、天津美术学院、聊城市文物事业服务中心
推荐理由:作品基于专业研究,创新性极高,表现形式多样,内容阐释全面、生动、形象,具有优秀的示范引导作用;通俗易懂,传播广、影响大,是一步制作精良的科普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