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照
主持人:孟祥武教授
分会场四会议流程
报告一:明蓟镇砖石长城镁质石灰发现及思考
报告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戴仕炳
内容:明代蓟镇长城建造采用高强度镁质石灰作为砖城墙的粘合剂,强度与现代的混凝土材料接近,长城墙体坚固稳定。然而镁质石灰的材料缺陷和所展现的墙体病害也很突出,镁质石灰会与大气污染物发生反应,产生硫酸盐腐蚀长城砖。在长城修复时发现,采用混凝土作为粘合剂会造成二次损害。以水硬性石灰替代镁质石灰时,材料强度能够接近镁质石灰,并且不会产生腐蚀现象。因此,相对于采用现代材料,适当改良原材料原的成分,能够避免材料缺陷,减少对建筑遗产造成的二次伤害。
戴仕炳
报告二:1980年代深圳大型集合住宅设计特色探源
报告人: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张轶伟
内容:张轶伟老师通过对1980年代深圳大型集合住宅的建设历史进行概括,从城市肌理重构与公共公建营造两个层级进行了案例解读,试图还原屋村建设与当时社会生活模式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对制度转变历史的引证和空间类型学的分析。揭示深圳早期大型集合住宅对于深圳城市现代化与公共生活的作用,归纳其在建筑设计领域所进行的探索创新。最重要的是张老师提出,如何看待、认定中国当代建筑遗产,以及是否需要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张轶伟
报告三:清帝陵台基的设计规律与实践调整
报告人: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田甜
内容:田甜老师在清帝陵台基高度比例的设计史料和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发现了清帝陵中多样的组群关系及建筑等级差异对台基尺度、样式的影响。结合文献与台基实物参照比较互证,发现尺度是设计实践中的主要变化因素,样式常为统一的模式,与尺度配合形成整体组群关系。以上形成对清帝陵台基设计实践做法的全面认知,管窥清代台基的营造规律及深层的建构逻辑。
田甜
报告四:北宋西北堡寨军事聚落体系的空间分布结构研究
报告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拓晓龙
内容:拓晓龙博士以北宋西北边疆堡寨体系为研究对象,基于史料对寨体系的军政建制结构进行还原,建立历史地理时空切片,利用GIS地理信息相关性分析和史料互证,解析了堡寨体系的建筑选址规划、聚落层次结构、空间分布规律,提炼寨堡体系的空间分布模式,并将寨堡防御体系与明长城防御体系进行了对比。拓宽了中国古代大型军事工程研究的比较视野,并回溯了西北堡寨聚落的发展轨迹。
拓晓龙
报告五:河北井陉地区传统村落集群保护发展模式研究
报告人: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张文君
内容:张文君博士以河北井陉地区传统村落集群保护发展模式为切入,汇报介绍了河北井陉地区传统村落集聚分布的特征、传统村落与社会经济具有很强的联系纽带、传统村落具有典型的文化融合特征。提出了传统村落的“集群”保护发展模式和传统村落集群式保护发展的框架,“集群”既是一种保护更新的新视角,也为保护发展提出了方法。
张文君
报告六:文化糅合视野下甘南拉卜楞寺喜金刚学院建筑彩画研究
报告人: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王长江
内容:王长江硕士以拉卜楞寺喜金刚学院建筑彩画为研究对象,借助EDX能谱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分析、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等实验,对彩画颜色样品及地仗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喜金刚学院建筑彩画多采用青海黄州传统技艺及绘制原料。揭示了颜料、绘画技艺伴随画匠及匠帮群体的移动,间接推动了汉藏之间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对具体的绘制工艺、图案、艺术特色、传承地方建筑彩画技艺和完善保护政策都有积极的意义。
王长江
报告七:上海外滩近代建筑外墙石材饰面研究
报告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于昊川
内容:于昊川硕士以上海外墙石材饰面为研究对象,采集上海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优秀历史建筑样本137处,对样本进行归类分析,阐述了近代上海石材饰面的源与流,以及上海外滩历史建筑外墙石材饰面的概况。揭示了石材饰面与建筑风格的关联,同时指出石材饰面也是近代上海社会身份与文化身份的象征。
于昊川
本次分会场的七位报告人有资深的博士生导师、有青年教师、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体现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传承和朝气。报告内容异彩纷呈,对建筑与遗产修缮技术和保护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文字/卓凌辰、张书铭 图片/卓凌辰、朱威廉 编辑/陈玥杉 审核/张书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