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亚洲建筑师大会的分论坛1:亚洲当代建筑的趋势(Tendency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n Asia)于大会第五日北京时间11月2日下午1点整开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院长李翔宁是本次会议的学术召集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王凯是主持人。印度Biome环境设计公司的主持建筑师奇特拉·维什瓦纳特(Chitra Vishwanath)、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讲师冯仕达、纽卡斯尔大学建筑学的朱剑飞教授、弗吉尼亚大学建筑学的李士桥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李振宇教授参加了本次分论坛并做报告。
首先,王凯副教授做欢迎致辞,热情介绍了分论坛1的四位演讲者。
第一位演讲者是印度生物群落环境方案公司(Biome Environmental Solutions)的主持建筑师奇特拉·维什瓦纳特(Chitra Vishwanath)做了题为“The Search for An Answer!(寻找答案!)”的报告。她以自己公司和当代印度一些建筑师的作品,讨论当代印度经济社会状态和信息爆炸所带来双重挑战,以及应对而生的多种当代实践形式。维什瓦纳特建筑师尤其注重介绍了印度当下一些重视低技建造、环境可适应性的建筑作品,以印度东北部的一些实践为例,在材料性、通风遮阳等热光性能等方面做出了因地制宜的应对策略。她带来的作品分享为本次大会在南亚地区关于如何促进城乡更新、建筑的地域应对方法等方面提供了很具体的视角。
第二位演讲者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讲师冯仕达做了题为“A Bottom-Up Approach to Asian Architecture(亚洲建筑的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的报告。他展示了过去三年来在哈佛课程中的一些讨论成果,通过对两位中国青年建筑师作品的深入阅读,展示了一种基于深度访谈的自下而上的观察亚洲建筑的研究路径。冯仕达教授以自下而上概括了这种基于当代中国现实的策略,对材料的尺寸、交接方式做的改进与适应性模式都进行了探讨,并且以两座民宿案例作为扩展,一个是莫干山的大乐之野,另一个是昆山锦溪的大乐之野。
第三位演讲者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朱剑飞教授做了题为“Neither Resistant nor Regionalist:Tradition for International Dialogue in Asia today(既非抵抗亦非地域主义:今日亚洲国际对话的传统)”的报告。他通过对于“批判地域主义”(Critical Regionalism)理论话语的批判分析,并以王澍和隈言吾的写作和作品的关系为例,指出具体实践的复杂性超越中心-边缘、本土-国际等简单的“二元论”。西方建筑理论语境之下的知名学者肯尼思·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阿兰·柯洪(Alan Colquhoun)关于批判地域主义的相关论述也被朱剑飞教授纳入自己的观察与论述当中,共同构成了以建筑评论视角对当代亚洲建筑提出一种评述策略的路径里。
第四位演讲者弗吉尼亚大学的李士桥教授做了题为“New Directions in Asian Architecture(亚洲建筑的新方向)”的报告。他以重新建构建筑师的角色为核心,认为应该借鉴中国古代“文人”传统作为资源提出面向未来的三个层面思考。士大夫(Literati),或者说建筑文人和精英,在中国构成了对建筑师的基本思考,与西方自从阿尔伯蒂的文艺复兴传统以降的建筑艺术思考结合起来,构成了对当代亚洲建筑的新方向的基本观察点。过去四十年里的亚洲建筑状况。亚洲建筑的文化在快速的建造中似乎丧失了他们原本的追求,而李士桥教授认为,具有中国文化内核的士大夫精神存在为复兴当代亚洲建筑文化的潜在可能。
最后一位发言人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李振宇教授,他做了题为“Form Follows Sharing(形式追随共享)”的报告。结合自己的大量作品和实践,提出了基于“共享”原则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并归纳出三种共享建筑与共享城市的维度:全民共享、让渡共享、群共享。他还提出了分隔、分时、分层、分化等四种共享的方式。李振宇教授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契合当代亚洲建筑发展的其实不再是让建筑形式追随功能,而是让形式追随共享。从这点出发,该报告完美地回应了本次亚建协的“共享与更新”议题。
五位演讲人发言结束后,主持人王凯副教授组织各位专家展开了简短的讨论,相互交换了彼此对亚洲建筑未来趋势的理解和感悟,并分享了建筑评论与当代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认知。最后,本次分论坛取得了圆满的结束。
来源:第19届亚洲建筑师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