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通知公告>

关于组团参观“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2021(上海)”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09-17 12:51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图片

图片

 

作为中国建筑学会年度重要活动之一,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2021(以下简称“CADE博览会”)将于2021年11月2日-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5馆举行。博览会由中国建筑学会、慕尼黑博览集团、中联慕尼(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是亚太区首个专注于服务建筑设计师群体、定位于展示“建筑设计未来趋势”的博览会。本届博览会将作为2021中国建筑学会年会与第19届亚洲建筑师大会的同期展,与两大建筑行业盛会同期举办。

 

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于2018年首次创办,经过三年的时间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师重要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得到了广大会员单位和行业相关机构的广泛关注。

 

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2021(上海) 由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先生担任总策展人,汇集中国乃至全球建筑界最具前瞻性的话题,由中国建筑学会主题邀请展区、材料革新-建筑系统解决方案展区、共话未来-行业大会与建筑师主题沙龙等内容组成,继续助力我国建设科技成果的全面展现与传播,提升中国建筑师地位与影响力,繁荣城市建筑文化。

 

一、中国建筑学会主题邀请展区

 

CADE2021主题邀请展将聚焦“数字科技”、“科技冬奥”、“城乡发展”、“城市更新”、“形质合一”、“室内外一体化”、“绿色双碳”等社会热点问题,引领亚洲建筑设计最高水平,展现我国建设科技成果:

 

1、“展: 中国与世界”主题展区

依托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计算性设计专业委员会,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作为总召集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长聘教授邱信贤先生担任本主题展区的总策展人,联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排名不分先后)共八大院校建筑学院,由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软件支持,以∑ 建築 x科技x未來"为主题,凝聚建筑学术界在数字化时代最前沿的教学与科研成果,预见中国建筑迈向未来的崭新蓄势。

 

此外,本展区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浙江佳合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的支持下,还将展出2021-UIA中国馆作品展、2021亚洲建筑师协会获奖作品展等内容,从多角度呈现了建筑领域密不可分的中国与世界。百年变局,中国建筑的智慧与力量,将对世界建筑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图片

△ ©中国建筑学会

 

2、科技冬奥主题展区

依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传媒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和体育建筑分会,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总召集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张利先生担任本主题展区的总策展人,联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带来“科技冬奥”主题展区。以“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实施工作为展示主线,围绕冬奥会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规划、设计、建设等环节,围绕办赛、参赛、观赛等不同层面的使用者需求出发,集中展示体现国家实力的高新技术、创新成果和示范工程。

图片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3、当代中国城市与建筑实践主题展区

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作为总召集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先生担任总策展人,分别以上海、成都的若干城市与建筑实践思考为载体,展示当代中国建筑师突破传统建筑专业的边界,将设计思考置于更大的语境内,结合城市的定位发展趋势和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以设计推动城市发展。

图片

△ 图片由策展团队提供

 

4、边界·无界——室内外一体化主题展区

由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佛山市环境设计协会作为总召集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秘书长陈亮先生、佛山市环境设计协会会长谢智明先生共同担任本主题展区的总策展人,联合深圳市杨邦胜室内设计有限公司,以“室内外一体化”为主题,通过“边界•无界”装配式拼装展区、艺术装置和主题沙龙形式,并采用拼装与场景化的体现形式,展现室内外一体化的场景应用,增进建筑设计师与室内设计师之间的沟通,使得设计、施工之间能够密切配合。通过室内外一体化设计理念使得现代室内空间环境更加科学、合理、人性化,使建筑具有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性,使我们的建设环境更加环保,对未来建筑空间产生更加积极的作用。

 

 

5、“更生”——城市更新主题展区

由筑境设计董事、总建筑师薄宏涛先生策展,联合刘宇扬、孟凡浩、张海翱、宋晔皓、荣朝晖等多位建筑师共同参与,以“更生”为题,全面展示城市更新领域具有探索性的多样化更新项目,共同探讨行业内多样化的更新实践,展现蓬勃的存量更新进程。

图片

△ 以上排序不分先后

 

6、“低碳未来  绿色前行”主题展区

本展区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领衔展出,中国院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刘恒先生作为总策展人,通过沉浸式的多媒体交互体验,多方位诠释绿色低碳设计理念、方法策略和技术手段。突出展现建筑师引导下的正向绿色设计研究成果,展望低碳时代高品质绿色建筑的发展新趋势和建筑产能化的实践成果。同时现场还将带来众多中国院绿色建筑设计的示范项目,以设计实践引领绿色发展,为行业提供本土、人性、低碳、长寿、智慧的绿色建筑案例典范。

图片

雄安设计中心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

 

 

7、走向平衡——形质合一主题展区

本展区由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参展,由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董事长董丹申先生担任总策展人。“形质合一”在平衡建筑理论框架中是方法论层面的研究,探寻建筑内涵与外延的自洽,通过价值逻辑与形式逻辑相互支撑,构建形质合一的平衡秩序。

图片
 

 

8、材料的可能性—空间装置展

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先生担任总顾问,由青年策展人高长军先生担任策展人,邀请5家新锐建筑师事务所及5家业内先锋材料企业两两组合,各自呈现不同的情景,联袂打造出5个独具风格的空间装置。装置超强的互动性,使参观者可以深入作品内部,体验、触碰到材料的更多维度,探索空间与材料的无限种可能。

 

 

图片

玻璃装置

设计团队:直造建筑事务所 | 水雁飞

材料供应:北玻股份

               天津北玻玻璃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

织物装置

设计团队:众建筑

材料供应:法拉利技术织物公司

 

 

图片

不锈钢装置

设计团队:5D

材料供应:南京筑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陶砖装置

设计团队:line+建筑事务所 | 孟凡浩

材料供应:维纳博艮集团

 

 

图片

竹装置

设计团队:旭可建筑 | 刘可南 张旭

材料供应:上海摩索新型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图片

 

二、材料革新展区-BAU Solution专区

该展区汇聚了各个建筑材料和解决方案领域的国内外领先企业,以场景化、体验式的方式为建筑设计师提供多样化的高质量建筑解决方案产品。CADE2021延续了往届高品质的建筑技术呈现,并依据建筑师关注的多个主题设立专区。如:岩板美学空间、金属材料专区、竹/木材料专区、清洁能源专区、未来街景专区、未来人居专区、地墙一体化专区、建筑数字化解决方案专区等。

图片

 

三、共话未来-行业大会与建筑师沙龙活动

本届CADE2021作为中国建筑学会年会分会场,同期将由200多位国内外建筑大师、学者共同带来30余场专注于应用和实践的论坛及学术。详情请关注中国建筑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ASC TALK,以及CADE官方网站。

 

1、BCC国际建筑科技大会

BAU Congress China国际建筑科技大会专注于为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打造集创新建筑思想、高品质建筑设计及建筑科技于一体的交流平台。7年来,来自中国、德国、美国、加拿大、奥地利、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100余位顶级建筑师都在这个平台上发表过他们的最新成果和案例分享。本届大会将以高水平的国际经验交流,为中国未来建筑提供可行性方案。

图片今年BCC国际建筑科技大会以“21世纪的建筑与城市规划”为主旨,分别从 “城市设计与公共生活”、“高质量建筑”、“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建筑与都市生活:韧性与可持续性”、“智能公共建筑”5个议题出发,助力全球视角下建筑理念的分享和实践,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和灵感。

图片

 

2、中国建筑学会年会分论坛暨建筑师沙龙

 

2021年建筑师主题沙龙将推出“设计驱动、城市筑新”“低碳未来、科技赋能”、及“材料革命、质塑营造”三大主题,围绕城市更新、绿色可持续、双碳未来、数字化智能化、未来生活方式、创新材料应用、跨界融合等当前全球最新的实践应用话题,与建筑行业同仁共探未来。

图片
 

欢迎各团体会员单位、二级组织及建筑行业企事业单位、媒体组团参观。请各单位于10月23日前联系博览会组委会并填写组团参观表格,组委会将统一办理观众证件。

 

四、参观咨询与报名

中联慕尼(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程盈佳

电话:010-84719580转810

邮箱:gina.cheng@mmuexpo.com

 

联系人:温玮

电话:010-84719580转821

邮箱:vivi.wen@mmuexpo.com

 
 
附件一:《建筑设计博览会2021(上海)筹备委员会成员名单》



附件二:《组团参观申请表》
 

 
中国建筑学会
二〇二一年九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