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惟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总建筑师
庄惟敏院士,1992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毕业,工学博士学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2008年当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018年获得梁思成建筑奖。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建协职业实践委员会联席主席。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庄惟敏院士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率先在我国提出建筑策划与后评估理论方法体系,研发了前策划后评估操作流程、原理方法和决策平台。主持完成中国美术馆改造工程、2008奥运会射击馆、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合作设计)、北京国家电网电力科技馆、玉树州行政中心、亚投行总部永久办公用房(合作设计)、延安大学新校区规划、2022冬奥会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等近100项重大工程设计项目,获得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银奖5项、国际奖3项。出版专著12部,发表的学术论文130余篇。编写我国高校和注册建筑师首部建筑策划教材,组建了我国最早的建筑策划与后评估研究团队。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1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9年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Q
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将聚焦“五个新城”、“城市更新”、“数字赋能”、“低碳革命”四大主题深入探讨,您对此作何评价?
庄惟敏:关于这四大主题,我想针对上海的城市更新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上海作为一个近现代发展起来的一个城市,尽管历史不是很长,但是它近现代建筑事实上是非常优秀的。沿着外滩一带,上个世纪二三十年建造起来的一系列的优秀的近现代建筑,已经作为上海的名片。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新建筑越来越多,呈现出来的城市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怎么样在原有的历史建筑的基础之上,将新建筑和历史建筑更好的融合,特别是将城市的最基本的历史的文脉延续下去,这个是上海一个最重要的挑战。
新建筑本身除了满足当代新的使用建筑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在上海这样一个有历史积淀的,特别是近现代建筑历史积淀的背景下,怎么样能和历史对话,我认为这个是当下上海在城市更新方面最重要的任务。当然作为建筑师而言,特别是上海的建筑师,在历史建筑保护更新发展方面,已经做了非常好的努力,有很多的改造项目、更新项目成果非常突出,在全国已经树立起了典范,所以全国的建筑师和建筑实践应该能够在这个里边汲取养分,获得经验。
Q
您对首届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有何期待?
庄惟敏: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它不仅仅是在人文、当代性以及科技发展方面引领,也希望它在建筑艺术创作和人居环境的营造方面能够持续的引领创造出符合中国文化特质,又有上海地域风貌的优秀的建筑。
预祝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圆满成功。
长按进入【“上海国际建筑文化周”官方小程序】
进行展会预约,了解更多资讯
来源:上海市建筑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