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消息>

华建集团打造魔都最美地铁站上周起航

阅读: 发布日期:2021-01-25 08:13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图片

上周,备受期待的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正式通车。华建集团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环境院)轨交空间设计团队历时近6年,全线装修以贯穿方案设计到施工配合的全过程服务,为业主、市民、社会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华建集团工程建设咨询公司与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承建了15号线工程装饰安装3标元江路、双柏路站级相临区间、元江路车辆段出入段线风水电安装和装饰工程。

图片
上海轨道交通 15 号线工程线路起自闵行区的紫竹高新区站,止于宝山区的顾村公园站,途经闵行、徐汇、长宁、普陀、宝山,共5 个行政区,连接9 座高校,3 个国家级科创园区,全长近43公里,初期运营共开通29站,均为地下车站。

距今6500-3000年,在上海西部形成了纵贯南北的“冈身”,形成了当时的古海岸线。千年的文明传承,积淀着城市的文化和传统;百年的沧桑轨迹,奠定了城市的工程、空间格局乃至城市的精神基础。这些都形成了现代上海发展的起点,也构成了上海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财富。设计理念从“冈身”线出发,衍生出从海岸到大地过渡的设计理念。

 

人 文 主 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岸城新,魅力西线”是15号线的装饰主题。设计理念从“冈身”线出发,采用多种设计手法,衍生出从海岸到大地过渡的设计理念。在条线色彩定位中,同样基于“冈身”理念,全线标准站通过岩石棕——沙滩金——滩涂橙——海水蓝的主题色,呈现由海岸到大地色彩的完美过渡。

 

 
 

|  艺术车站  |

艺术车站的设计则融入周边环境、针对重点做特殊化的突出处理。重点站包括了顾村公园站、桂林公园站、长风公园站、百色路站,以及紫竹高新区站。其中,吴中路站、上海南站站为最美车站。
顾村公园站设计灵感来自于顾村公园最负盛名的樱花,装饰将结合沉浸式艺术展现樱花的主题,营造出浪漫、精致的美感。
图片
图片

◎顾村公园站

长风公园站长风公园地名出自《宋书·宗悫传》:“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设计将山水元素融入装饰之中,顶面金属网柔性挂片象征蜿蜒曲折的河水在流动,乘风破浪之姿彰显现代上海的城市精神。
图片
图片
◎长风公园站
桂林公园站以“古韵新香”为主题,以江南园林为创作题材,墙面采用屏风造型,国画桂花、亭台楼榭,蜻蜓、蝴蝶点缀其中,营造出一幅生动画面。两侧墙面瓦片、窗格、太湖石尽显江南园林意境之美,随影随势,不拘一格。
图片
图片
图片
◎桂林公园站
华东理工大学站使用红砖与大块灰砖营造质朴、醇厚、典雅的校园风,华东理工大学前身为化工学院,车站公共艺术结合装饰呈现人类工业文明走过的漫漫长路及对未来的展望。

图片

◎华东理工大学站
紫竹高新区站是15号线北往的第一站,又位于高新技术区域、南滨江汇入大海的起点。设计结合高新技术的元素,既让人感受到古海岸的演变又有能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魅力。
图片
图片
◎紫竹高新区站

|  最美车站  |

 

吴中路站首次在地铁中尝试应用多元化场景,包含文化商业活动;信息艺术教育;节日庆典定制不同场景的应用,将车站空间打造成为一幅蕴藏无限可能的城市画板,带来沉浸于宏大叙事中的震撼体验。将上海浦江两岸天际线以76米长画卷呈现于站厅拱廊,以铝板“剪纸”构筑起都市天际线。

 

图片
图片图片
◎吴中路站

上海南站通过开放地下空间,引入更多的地面空间的元素,使地下与地面的差异减小,达到相同的空间品质,打破空间界限,达到空间创新的目的。所谓打破界限,主要是指地面与地下的人员互动,景色互动,光影互动。通过下沉式广场和商业中心相连接,盘活整个片区。在公共空间里融入城市功能,解决片区需求。透过下沉式广场看到南站,并把一层的绿色花园通过下沉式广场引入到地下。

 
图片
图片
◎上海南站
 

人 文 关 怀

 

图片图片

图片

面向车站运营人员的人文设计也值得一提。15号线在车控室等24小时人员房间,采用了健康板释放负氧离子,优化运营人员工作环境。此外,工作区使用多样的视觉色彩,以实现人、机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协调。比如,交接班室作为运营工作人员的临时休息场所,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以蓝色作为主题色,给使用者带来平静之感。

 

15号线的一大亮点是,沿线不仅设置了普通卫生间,“第三卫生间”也将成为标配。所谓“第三卫生间”,是指在厕所中专门设置的、为行为障碍者或协助行动不能自理的亲人(尤其是异性)使用的卫生间,这也可以说是上海轨交正在经历的一场“厕所革命”。
图片图片
图片
 
以人为本,还体现在本次公共座椅的提升,实现了功能与美学兼顾的效果。
 
图片
图片
此次15号线从前期投标到后期设计施工,设计团队以大胆的创意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束缚和设计框架,将人文主题、人文关怀、人文趋势贯穿于每个细节中。为上海轨交空间赋予了新的状态和活力,全力打造新未来地铁时代。
 
 

项目名称  |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工程装修

建设单位  |  上海轨道交通十五号线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  上海市

项目面积  |  30座车站,全线长度42.3KM

项目类型  |  公共交通

装修设计总体  |  华建集团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

项目总负责  |  马凌颖

主创设计师  |  李畅  

室内专业负责人  |  李桅

地面附属负责人  |  范春波

结构专业负责人  |  董波

技经专业负责人  |  袁振宇

设计团队  |  马凌颖、李畅、李桅、尤心彧、李威、浦文文、宫平、武炜、范春波、夏爱琪、范春燕、王彦杰、余海阔、马苏川、董波、邱春毅、袁振宇、谈吉

 

合作单位

非作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吴中路站方案设计咨询)

法国AREP设计集团(上海南站方案设计咨询)  

上海丰臣实业有限公司(导向设计)

上海麦文创(公共艺术)

 

15号线工程装饰安装3标元江路、双柏路站级相临区间、元江路车辆段出入段线风水电安装和装饰工程

修施工单位:建集团工程建设咨询公司

合体单位: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