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消息>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办首届青年教师科研训练营

阅读: 发布日期:2020-11-27 11:20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学术能力,不断挖掘青年教师与研究人员的整体科研潜力,持续增强学院科研队伍的活力,为优质科研团队建设提供积极支撑,建筑与艺术学院于2020年11月26日举办首届青年教师科研训练营,训练营第一期专题为“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本次专题共三十余位教师参加培训交流。

    开营仪式上,建艺学院副院长张野从本次科研训练营的目的和作用;在“破五唯”大背景下如何进行科研突破;怎样凝练特色科研方向有组织科研;形成放宽视野、乐于分享、良性竞争的良好氛围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科研秘书张平乐就本次“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专题,为与会教师展示了学院“十三五”以来所有获批立项的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数据分析,从宏观上让学院教师了解学院科研现状及发展形势。

近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教师代表王鑫、李珺杰、张纯受邀与会分享。王鑫从自身经历出发,强调了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要相对聚焦,选题过程中要从上位文件中寻求思路,此外还分享了书写习惯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心得体会。李珺杰以“黄金法则”为切入点,提出研究过程中抓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的重要性,认为做科研应像一个倒“T”字型,不光有广度还要有深度。同时她还给在座的青年教师分享了自己在撰写基金申请书过程中的几点心得,并通过专家对自己申请书的评语为大家“排雷”。张纯以“基金申请的经验与教训——在失败中不断成长”为主题,从基金的选择、基金的准备、基金的合作者选择、申请书的撰写、申请后的展开全维度分享了自己职业经历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并分享了自己在基金申请过程中整理的资料和视频资源。分享结束后,与会教师纷纷就自己的疑问向嘉宾提问交流。


本次青年教师科研训练营将组织五次科研学术交流活动,分别就我院科研教师涉及的自科基金、社科基金、自科论文、社科论文、科研讲座等主题展开研讨。旨在提高我院青年教师课题研究的基本能力和技巧、提升教师教科研素养,掌握学术前沿,了解学术动态,让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