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学会新闻>

​吴志强院士:城市规划的未来与绿色创新发展 | 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演讲嘉宾

发布日期:2020-10-12 09:40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定于2020年10月28-30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主题为“好设计·好营造-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结合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探索打造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创作理念与实践,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总设计师制与城市发展的未来”作为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分论坛之一,将在10月29日召开。
 
总设计师制是为解决城市设计和管控模式问题而生的新兴制度,是城市设计实施领域的一项创新探索。从制度到实践,从实践到收获,目前总设计师制已在多处不同特点和发展阶段的地区得以实践。城市在发展,各种先进理念和科技进步会对未来的总设计师制产生哪些影响?总设计师制又会从哪些方面对城市发展的未来产生长远的影响?
 
论坛邀请城市设计及其相关领域的专家,基于总设计师制的未来性——包括新的问题和机遇、制度和设想等,进行畅想与对谈。 

 

 
演讲嘉宾
 

 

吴志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

 

 

时间:10月29日

 

▲ 演讲题目:

       城市规划的未来与绿色创新发展

 

演讲内容摘要:

演讲从城市与建筑超级技术预测背景与意义的层面,分析城市与建筑领域中超级技术应突破的重点考虑内容,并预测了城市与建筑超级技术的发展趋势。归纳出未来15年里城市与建筑领域的对象、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这三个智化的方向,提出“去色增智”的发展思路。

 

 

 

个人简介

 

 

吴志强

       吴志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综合方案总规划师。

       他长期坚守在城市规划工程实践第一线,致力于推进城市规划的理性提升。针对我国城镇化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建设问题,他积极探索规划技术的数理分析新方法,剖析城市发展内在规律,模拟推演规划效果,科学评价规划决策,系统优化规划方案,不断研发“以数明律、以流定形”的规划方法,逐步建立了“理性规划”的理论框架,取得了理性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的重大成就,在一系列重大城市规划工程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城市项目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为我国城镇化和城市规划的理性发展作出重大科学贡献。

       吴志强院士曾获多项国家级、教育部、建设部、科技部和上海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内外诸多规划设计重要奖项。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世博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城市规划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科技精英和领军人物等荣誉称号。2016年,获评首批规划领域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城市规划者在改变你我的未来
 
 

吴志强院士接受了中国工程院院刊的采访,吴院士以《城市规划者在改变你我的未来》为主题对城市规划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解答,下面是iCity课代表小i为您来划重点啦!

01

问题一:

城市规划的必要性体现在哪里?

吴志强:只要有规划,就知道目标和方向。对中国的城市来说,有没有清晰的目标和路径是规划最重要的职责。中国城市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就业问题,都需要非常理性的解决。

人类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按照理想的目标去建构环境还是仅仅依靠现有的材料。人类的理性以及对未来梦想的追求,造就了城市规划的诞生。

 

城市规划也经历了几代发展:从最原始的实现理想,实现自己的和公众的理想,到1850年之后,工业化快速膨胀带来了众多问题,城市规划意识到还要针对“城市病”开药方,也就是制定规划方案。

未来,城市规划还有更强大的作用,随着大数据、移动通讯、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可以做更多的推演,通过规划看到城市未来自然发展的状态。城市自组织是什么状态?在没有干预的状况下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也可以发现有些情况是必须要提前进行干预,让城市处于健康良好的发育状况。 

 

 

城市规划就是人类带着梦想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更理智的解决问题。

因此,对中国来说,城市规划特别重要。在如此快速的发展阶段,没有城市规划,就像是一个孩子在快速成长的阶段,没有理想和目标。城市的价值观就像一个孩子的价值观,城市的梦想就像是一个孩子的梦想。中国的城市大量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需要理智的进行规划。

02

问题二:

现代城市规划中是如何考虑生态体系的?

吴志强:城市8000年发展历史反复证明,城市这一人工体需要与自然有机结合。城市规划不仅是完成人工建设(造房建路),还要介入生态自然,自然条件在城市规划中是第一要素,需要把这人工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这两套系统合二为一。

一个生命体需要与周边不断的进行信息交流、能源交换、物质流动,只有存在这三项才能成为一个生命体。

城市是地球上人类做的最大的人工体系,比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要复杂。

现代城市规划,尤其是70年代以后的城市规划,一直把生态体系作为城市规划环节中的第一位,可惜这个理念尚未普及。希望通过此次采访,可以让更多地人了解并接受这个理念。

 

城市规划首先是保护生态,在这个前提下来做协同发展的人工体系。

03

问题三:

2010年举办世博会的设计创意以及对未来城市建设的影响

吴志强:就在2008年,世界城市化率达到50%,从此,人类成为“城市生物”。

2010年举办世博会,我们在世博会筹备期间考虑了很久,什么是人类面对的共同的问题?

最终的答案,就是城市。因此我们确定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Better City,Better Life”,这一主题也得到了全世界的响应。城市的好坏,决定了全球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品质。2010年末中国实现了50%的城市化率,2019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了58%。

 

世博会如何能让城市更美好?将问题剖析为三大主题。

 

1.城市如何与自然环境相处?

将整个黄浦江两岸都作为试验场。

 

2.不同的人、不同要素如何在很密集的环境中和谐生活?

将各国场馆、不同种族、各种文化,密集地集中在同一个场地。

 

3.如何将历史遗产保护作为未来创新的动力?

保护与创新,不能走向两个极端。城市历史基因可以作为未来创新的源泉,未来创新又可以激活城市历史。

将世博会场地中的老厂房进行改造,实现了3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变成展馆的目标。用实际行动证明,发展与保护是可以紧密结合的。

以上这三大问题不仅是自己回答,同时让全世界共同回答这三个问题。2010年世博会共有256个展馆,各个国家来回答“什么让城市更美好”。世博会就是一个未来进入城市时代的试验场通过世博会,积累了大量的理念、理论、想法、技术、案例。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能水物气地生”六大生态要素进行梳理,向各处辐射。在全国大地可以看到更多的创新。

 

同时,在世博会期间,举办了七期市长班。带着市长直接去参观,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如何节能减排?如何使用江水温度成为能源?

参观之后,很多市长都把“垃圾”看成了“宝贝”,将破旧厂房转化为城市创新的资源。

世博会之后,将其作为未来城市的样板, 从“能、水、物、气、地、生”生态要素进行梳理,绿色技术整理成册。精华重新组合,向各处辐射。世博会的实验意义,在全国大地可以看到更多的创新。

 

推送编辑:陈晶晶

文字整理:何

视频来源:中国工程院采访

来源: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