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年会系列活动之一,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系列活动: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公共空间论坛,于10月29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CC105B报告厅举行。
本论坛由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学术部、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承办。
在当代城市中,我们发现在一些重要的节点或转角,往往会有一片封闭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城市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城市运作的物质与社会系统,是容纳并调动人力、信息、资本、能源等流态资源的设施与机构的集合,其本质也是一种公共空间。如果能将这些原本独立的基础设施变为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对于整个城市和市民来说,这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上海城市当代风貌 图源:unsplash
城市基础设施是支撑城市运作的系统,其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其中,既有已被认知、被关注的各类交通设施,也有甚少被提起的各类民生设施。这些城市基础设施种类各异、形态万千——虽然大部分时候可能公众都不会注意到它们(或者说故意将它们藏了起来),但这些设施确确实实存在于城市之中,其既是城市功能的重要提供者,也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下,随着建筑物、街道的形态已逐步受到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将能够成为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改善城市风貌的又一重点领域。
基于这一背景,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各界人士,就如何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进行探讨。
论坛由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学术部主任章明主持。
章 明
开放共享的城市基础设施再造——
上海与深圳有机更新六例
从基础设施的角度,通过六个案例对城市公共空间展开了操作性批判。
目前大量基础设施仍处于封闭状态之中,面对这种现状,他提出了三种策略。
其一,柔化边界,形成一种多维的空间层次;
其二,叠合生长,强调土地混合使用及土地使用权的垂直划分;
其三,开放共享,让公共生活真正进入到基础设施中。一方面,需要相关学者及实践者自下而上地参与推动,另一方面,更需要政府通过合理的机制和政策自上而下地进行助力。
刘泓志
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
的创新维度和设计思考
从基础设施创新的维度和人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探讨科技驱动公共服务供需模式的改变和城市空间定义的拓展。
他认为,城市之于人的价值在改变,追求公共服务的本质不变,但是供需结构发生了技术性的变革;追求人本价值的本质不变,但是价值链条发生了生态性的变革。以基础设施及公共空间建构城市服务能力,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
褚冬竹
基础设施深度介入下的城市演进:
重庆更新的时空路径
限于自然条件的显著差异和高强限定,交通基础设施对重庆城市空间演进历程、手段和特征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基于历史与当下、政策与导向,分析在两江夹峙、山地岭谷等特定自然条件下,重庆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建筑、空间同步演化发展的时空路径、典型特例,并对未来重庆城市更新提出初步预判和建议。
谭 峥
跨境枢纽基础设施及其公共空间史:
罗湖空间志
罗湖口岸旧称九龙海关,是粤港之间的重要历史通道,在地缘关系的演变与新跨境基础设施的推动下,逐步转化为新兴城市化区域的门户,并形成服务于公共交往活动的空间体系。
通过对罗湖口岸的百年规划与空间史回顾,提出了认识跨境口岸枢纽空间演化普遍性规律的一般方法,从基础设施的多维度分析出发,提出对边界进行"柔化"的可能的空间解决路径,为普遍意义上的跨境口岸公共空间合理持续的更新提供参考。
刘 珩
坚硬如水——
走向公共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往往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源、污水处理、能源、交通、防灾等通常是常规的基础设施,而其他的公共设施,例如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是社会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 一方面支撑着我们的日常城市生活,另一方面也占据了城市中大量的优质土地资源。
随着可利用土地越来越稀缺,我们应该寻求更好地利用或创造性地使用这些土地资源的策略。例如,城市和公众如何能够从这些基础设施的日常生产中受益, 这种受益不仅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功能性使用,而是更多地让这些基础设施成为城市日常的公共体验和教育场所,换言之,常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公共建筑,或者公共空间。因此,这也是让原本的常规的基础设施设计超越了工程学的范畴,有了更多公共性、社会性以及美学方面的追求。
论坛照片
年会直播
年会服务群
在线报名
扫描或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