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华建集团设计团队积极投身战“疫”一线,设计师们与时间赛跑,用专业的知识助力战“疫”基建。这些特别的设计任务有何“特别之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如何解决?设计师们又有哪些个人感受?集团官微特别采访了多位一线战疫的设计师,并以“最美战‘疫’人”为主题,推出系列文章,真实还原战疫前线的故事。
PEOPLE
INTERVIEW
陈国亮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国家卫计委医疗建筑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医疗建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
陈总您好,您是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领头羊,设计过大量医疗建筑,此次上海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重要堡垒--上海公共卫生中心也是您和您团队的作品,请您谈一谈上海公共卫生中心的设计有何特点,可否现在再回过头来评估一下?
上海公共卫生中心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上海公共卫生中心不是单纯的一个临床诊疗中心,它的定位是集临床诊疗、临床研究、教育培训三位一体。
第二,按照传染病医院的设计标准,上海公共卫生中心分了三个区:安全区、限制区和隔离区。为了做到平战结合,在隔离区里面,我们分了两个组团,一个收治呼吸道烈性传染病,一个收治非烈性传染病,如肝炎、肠道类传染病等。这两个组团之间保有一定距离,防止相互感染。同时,每一个组团250张床位,我们还分成了4栋楼。这样一来,在非疫情爆发时期,同样是呼吸道传染病,我们可以把不同种类的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分别安置在不同的楼栋里,防止相互传染。
第三,技术上面,设计上海公共卫生中心的时候,我们就进行了负压隔离病房、负压重症病房气流组织方式的研究。所以中心运营到现在,没有一个医护人员被感染,这说明整个流程、整个机电系统都非常科学,且运营高效。
当时设计上海公共卫生中心的时候,也是时间紧、任务重?
当时我们的设计是非常快的,但是跟临时建筑还是不一样,从设计到施工到全部建成,总共花了一年时间。这样一个拥有500张床位、8万平方米规模的传染病医院在一年内从设计到建成,还是非常高效的。
此次也接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医院的设计任务,在这个特殊时期,遇到哪些挑战?又是如何解决的?
目前我们接到的一类任务是帮助一些医院搭建临时的板房或是装配式的集装箱,作为留观病房或发热门诊等候区使用。对于这类任务,技术方面没有任何问题,最大的挑战就是时间紧,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帮助医院完成搭建临时用房,满足医院的需要。
另外一类,也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改造老医院来接收传染病病人,这类改造既要满足传染病医院的医疗流程、防护隔离要求,又要考虑未来长期的运营。这两者怎么取舍协调是最大的难点,也是我们现在研究最多的课题。举例来说,感染病房的空调需要每小时换气12次,量非常大,需要大量的新风来补充,从节能的角度来讲,它一定是不节能的,而平时一般病房每小时只需要换气2-4次,如果要平战结合,这两者怎么转换,怎么取舍,需要从系统上做整体考虑。
据说本次新任务时间非常紧张,是不是对你们团队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
接到任务后,2月5日到2月6日,我们帮他们做技术评估和技术路线的决策,或者说确定设计任务书。2月6日汇报,确定建设规模,然后我们花了两天时间完成方案,之后再次向政府各部门汇报,三天之后出施工图。
由于处在特殊时期,这次我们团队采用了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在线联合设计,解决了无法一起在办公室讨论工作的问题。这个系统的另一大优势还在于,我们可以随时讨论,随时在上面改图,改完以后还能及时在上面保存。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目前我们团队大概30多人在线工作,包括建筑、结构、设备等,每天大家都要工作到12点至凌晨1点,大家都在尽最大努力完成这次任务,为抗“疫”做出一份贡献。
项目团队感言
竺晨捷
华建集团上海院医疗院
副院长
17年前我有幸参与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建设,对于此类应急工程有一点经验,但是这次的疫情相对于SARS发展的更为迅猛,对于我们应急保障工程的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这次的项目属于改造项目,现场需要处理的事项繁杂,需要协调的单位众多,为保证整个工程的有序推进,我们每个人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精力,迎难而上,希望能够为赢下这场战“疫”贡献出我们医疗院以及上海院的一份力。
作为一名普通群众,能以自己从事医疗设计十余年积累的专业知识为本次疫情作出一点贡献,感到非常荣幸。本次应急改造工程设计是一个重大挑战,使本人在专业技术和应急重大项目协调管理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黄慧
华建集团上海院医疗院
三所副所长
陆行舟
华建集团上海院医疗院
二所所长
作为医疗专项建筑师,十多年来我参与了不少医院的建设项目,时间紧、难度高的项目也经历过不少,但是像这种情况如此特别的项目还属首次。为了和疫情赛跑,这次项目进度时间要求十分紧迫,为我们各专业设计配合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是改造项目现场实际情况极为复杂,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为了解决现场各种突发问题,我们各专业设计人员24小时待命,加班加点,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技术保障。虽然我们建筑师不能像白衣天使们一样奋战在战“疫”的第一线,但是能够用我们擅长的工作为他们保驾护航,这是我们医疗建筑师的职责也是我们的荣幸。
高效过滤只能滤掉病毒,滤不了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全直流新风系统,把我们和医护人员紧紧连在一起。
陈尹
华建集团上海院医疗院
机电所所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