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抗击疫情>建筑人在行动>

会员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留学生居家“抗”疫日记

阅读: 发布日期:2020-04-10 10:08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面对严峻的全球疫情形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建筑学硕士英文项目的教学活动仍旧持续通过线上方式稳步开展。与此同时,留学生们也自主开展了各类线下的交流活动,在学习之余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丰富自身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些线上线下的丰富活动形成了建筑学院留学生们的居家“抗”疫日记。通过这些一点一滴的记录,建院学子表达了对各国疫情进展的持续关注,并表达了祝愿全球疫情早日平稳,共盼早日回到校园的希望。未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将持续承担国际责任,保障境内外学子的教学工作。

 

李敏慧(Lee Minhui)同学的设计课草图

 

>> 线上线下,同步学习

 

同学们的线上学习生活

 

来自美国的陈秉桦(Benny Chen)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居住在山西。他表示“每一次设计课我们是根据每一组说做的项目进行演讲,每个组里面每次都会有不同的队员进行发表设计,然后教授进行讨论和给出建议”。

 

马来西亚的李敏慧(Lee Minhui)和加纳的台风(Adjei Russell)这学期选择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中国社会与科技》的课程。居家学习期间,课程主要依赖荷塘雨课堂与zoom、腾讯会议等视频软件进行。

 

台风(Adjei Russell)同学的设计课学习生活

 

对于新的教学方式,台风(Adjei Russell)表示,这学期最难的部分是小组活动和演讲。由于不在同一时区,参与者也不都是以英语为母语,所以通过微信进行交流并不总是像面对面的会议那么有效。而课堂展示方面的网络连接质量则是最大的问题。由于所有人都在居家隔离,欧洲的互联网连接似乎变得非常糟糕,因此网络经常中断。台风(Adjei Russell)在加纳的时候,由于时区问题,线上的教学活动会有诸多困难。其他的同学们也表达了相似的感受,有的同学也对下一步的网络教学也提出了建议:

 

陈秉桦(Benny Chen):相比于在校时的面对面授课,线上教学的形式“有时在队伍讨论上或者做设计上没法实现那么自如的表达和沟通”;

 

吴秀清(Wu Xiuqing):收到疫情影响,由于居住在境外,有过一门课程难与老师取得有效联系的经历,但好在也还可以与其他老师同学进行联系;

 

黄恺龄(Huang Katherine):线上课程使我不得不更有效地管理时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自律和积极性也越发困难,很容易从周围环境中分心;

 

李慧颖(Li Huiying):由于仅能通过zoom软件参与课程学习,与小组共同完成作业,相比于校园的学习生活多少还是有点不方便。不过李慧颖(Li Huiying)也说,这样的交流讨论也是“蛮productive(有效率)的”;

 

李敏慧(Lee Minhui):网上授课始终不如真正在课室里上课,沟通会比较困难与不足,而且现在网速越来越慢,造成互联网连接上也会遇上一些问题。希望老师能花更多耐心了解学生的状况。

 

为了促进小组的交流,同学们在老师和助教们的帮助下,也在探索提高小组交流效率的新形式。台风(Adjei Russell)在采访中也表达了对老师们的感谢,“教授们真的在努力给我们最好的学习体验。”

 

李慧颖(Li Huiying)同学的线上讨论

 

>> 四海携手,同心“抗”疫

疫情爆发以来,部分留学生们留在了境内居住。住在山西的陈秉桦(Benny Chen)同学的生活随着疫情状况的逐步稳定,也开始步入正轨。目前,陈秉桦(Benny Chen)只需要在出门时佩戴口罩,并在出入商场等公共场所时进行体温监测;基于良好的疫情控制防控措施,李慧颖(Li Huiying)在江苏的日常生活也回归正轨。

 

在境外居住的同学们虽然面临相对严峻的形式,但基本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保障。李敏慧(Lee Minhui)提到马来西亚的疫情时,表示“一开始的状况不严重,但是现在感染人数一直上升,首相便决定封锁国家了。但是物资什么的都还是足够。”吴秀清(Wu Xiuqing)自疫情爆发以来住在菲律宾的大马尼拉,目前除非有正当理由一般不能离开家;马森(Mehl Nathan)所在的泰国曼谷,随着疫情的逐渐严重,政府也开始实施居家隔离、宵禁等措施;远在新西兰的黄恺龄(Huang Katherine)生活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总体来说出行还是相对方便的。

 

采访中,台风(Adjei Russell)同学说起此次疫情,则不由得感慨了自己的不凡境遇。1月18日离开中国后,台风(Adjei Russell)周游欧洲回到加纳。“在欧洲,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有什么不同,甚至当我在加纳的时候,一切都感觉很正常,直到我回家的航班被取消。”在获得了学校的许可后,台风(Adjei Russell)在2月29日回到了北京的家中,并提前储备了很多口罩和消毒剂。不过,由于当时严峻的疫情,刚回北京的他也遇到了一些生活上的困难。特别是刚回北京居家隔离期间,最初尝试进行网购的他被告知可以在门口拿快递,物流受到疫情影响,补给迟迟无法送到,而居委会又在一周时采取更严格的措施限制出门,没有食物储备的台风(Adjei Russell)只能在与居委会和物业的反复沟通下,三天后才终于拿到了自己的生活物资。“现在我要确保至少在家里放5天的食物,还有比我一生中吃过的更多的罐头食品。”

 

回顾这两个月来的生活,在问到有什么想要表达的感受或建议时,台风(Adjei Russell)同学说“我真的很感激清华大学在这个不寻常的时代,为延续某种形式的常态生活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

 

台风(Adjei Russell)同学的学习环境

 

>> 感恩生活,规律作息

目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境内外的留学生们大多还在坚持着独居的学习与生活。好在,为了在紧张的情绪中找到一些调节的方式,同学们也在不断尝试新的生活体验。比如,李敏慧(Lee Minhui)和李慧颖(Li Huiying)开始在家记录着日常点滴的厨艺增进,在忙碌的学习之余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台风(Adjei Russell)则更倾向于在家自己看看书调节独居的生活,随着疫情的稳定生活也逐步进入正轨。

 

李敏慧(Lee Minhui)同学的厨艺作品

 

李慧颖(Li Huiying)同学的厨艺作品

 

相比于在北京忙碌的生活,回到新西兰的黄恺龄(Huang Katherine)回归相对安静的生活方式,也向我们提供了和自然相处,保持居家期间规律生活的可爱照片。

 

黄恺龄(Huang Katherine)同学在新西兰与大自然和动物相处的时光

 

马森(Mehl Nathan)提到,居家隔离期以来,“我一直试图形成和保持稳定的日常作息,比如坚持健身、阅读,以使自己的生活始终保持在正轨。”他也建议同学们,“保持一定的习惯有助于更轻松地调整适应新的环境。”

 

马森(Mehl Nathan)同学的日常生活

 

>> 春暖花开,共盼归程

说起自己的期待和希望,一直独居的李慧颖(Li Huiying)表示,虽然会经常收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来的补给,且一个人住可以相对安静地学习,但居家期间的生活也是孤独的,他十分想念同学们,希望能够尽早回到学校。

 

与李慧颖(Li Huiying)一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广大师生也对回归校园的生活翘首以盼。在全球疫情肆虐的形势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感谢每一位老师和同学的坚守,也将持续发力保障境内外的学子的学习与生活有序进行,与五湖四海的师生携手同心抗“疫”,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出一份力量。

 

特别鸣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莎老师、建筑学硕士英文项目留学生陈秉桦(Benny Chen)对稿件采访联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