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这些问题均与入户过渡空间的功能不健全密切相关。但是这些问题只有在疫情期间才存在吗?NO!更衣换鞋、摘戴口罩、拆快递、擦行李箱等不正是我们日常需要在这个空间完成的吗?此空间作为进出家门的必经之路,一直在“家里”与“家外”之间起着过渡作用,应当满足居住者日常卫生防护需求。但由于需求与空间功能之间的矛盾没有那么突出,导致已经存在的问题没有受到重视,而在疫情期间,这个矛盾逐渐变得突出!因此,我们此次思考主要从卫生防护角度出发,对居住者的卫生防护需求及入户过渡空间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存问题。
首先,我们通过一些调研反馈,见下图,来了解一下居住者在入户过渡空间会发生哪些卫生防护行为?
总的来说,在居住者常在此发生清洁手部/衣物/日常物品、换鞋、脱/穿外衣、摘/戴口罩等与卫生防护相关的行为,需要考虑不同身体状态居住者的操作空间大小、外衣/鞋子/口罩/购物车等物品的放置、新型衣物清洁设备的用电与放置等需求。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入户过渡空间是什么状态,有什么特征呢?通过查阅适老建筑实验室居住建筑资料库,小编对入户过渡空间的空间布局及与相邻空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将其分为如下四种形式:
依据上述居住者的卫生防护行为需求分析与空间基本情况分析,我们来总结一下住宅入户过渡空间的几点功能问题。
(1)未形成隔离缓冲区
在上述四种形式的入户过渡空间中,交通枢纽型与开敞型空间常与户内其它空间复合或交叉,未形成隔离缓冲区,尤其对于有儿童的家庭或在疫情时期,不利于家庭卫生防护。通过型与玄关型空间有条件形成隔离缓冲区,但考虑到部分住宅此空间面积较小,即使形成隔离缓冲区,在使用过程也常会发生碰撞、无处置物等问题。
(2)空间大小难以满足居住者进行卫生防护
入户过渡空间不仅需要具备挂置外衣、放置鞋子等储藏功能,还需要保证居住者行为发生时所需的空间,避免发生碰撞。以身高约1.70m的成年男性为例,发生换鞋、穿衣、清洁行李箱等行为时所需的空间尺寸大致如下:
调研结果显示,住宅入户过渡空间常存在空间尺度较小的问题,比如墙体净宽1.2m的通过型空间、使用面积仅2.4㎡交通枢纽型空间或玄关型空间等,常不能满足居住者放置正常尺度的家具部品或挂置外衣等需求,甚至存在供居住者活动的空间净尺寸不足等问题,对居住者行为的发生造成环境障碍。
(3)空间光环境难以满足居住者进行卫生防护行为
住宅入户过渡空间常为间接采光或无采光,导致自然照明效果不佳。同时,人工照明往往也存在一定问题。其中,照度不足、由于使用裸灯泡或灯管等形成的眩光等问题,易影响居住者进行视觉判断,导致居住者在进行换鞋、穿/脱外衣、寻找清洁物品、判断是否完成清洁等行为时存在一定障碍。
(4)难以满足身体障碍者的特殊需求
老年人、腰间盘突出患者等身体障碍者常存在屈体困难、起坐困难等身体障碍,在换鞋、穿/脱外衣、清洁物品时需要环境或他人提供一定辅助。但一般住宅入户过渡空间常缺乏此类特殊需求的考虑,导致环境难以支撑其完成家庭卫生防护行为。
(5)难以满足新型家庭卫生防护设备的使用要求
随着智能鞋柜、衣物消毒棒等新型家庭卫生防护设备的出现,居住者在入户过渡空间的用电需求逐渐增加,但未预留插孔、插孔数量不足或插孔位置不合理等问题,易导致居住者使用不便。
我们在以上的案例中跟大家分享了居住者在住宅入户过渡空间中常发生的卫生防护行为及入户过渡空间的空间特点,发现此空间常存在交通流线交叉、空间利用不充分、缺乏对特殊人群使用需求的考虑等问题,使居住者在发生家庭卫生防护行为时存在不方便与不安全。
下面将主要就住宅入户过渡空间的优化设计进行讨论,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调整空间布局
调整空间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形成“隔离区”,并满足活动空间大小,以便于居住者进行出行前的准备与回家后的卫生防护。
对于新建住宅,结合各卫生防护行为所需空间,并考虑到多人同时使用入户过渡空间,建议此空间中供居住者进行卫生防护的空间平面尺寸不小于1000mmX1200mm,对于需要他人辅助完成卫生防护行为的居住者,建议空间平面尺寸不小于1100mmX1500mm。随着生活模式和习惯的改变,入户过渡空间将不再仅承载通行与部分储藏功能,应为今后可能需要他人辅助穿鞋穿衣或使用轮椅等助行辅具的老年人、在疫情期间形成缓冲隔离区等预留空间,如下图:
对于既有住宅,从长期的家庭卫生防护角度考虑,可通过墙体改造、替换家具等方法调整空间布局;从短期使用的角度考虑,可通过设置挂帘或改变家具布局等方法进行调整。首先,对于交通枢纽型入户过渡空间,常因面积较小,难以将空间功能明确划分出来,调整空间关系有一定难度。但可以通过调整门洞位置等手段,使换鞋、置物空间集中于户门处,并避免与户内其它流线进行交叉。其次,对于开敞型入户过渡空间,可利用隔断,如墙或储物柜等,对空间进行分隔,形成相对独立的防护空间。最后,对于通过型与玄关型入户过渡空间,必要情况下增加门或软隔断,形成完整的“隔离区”。
此外,为了在有限空间中,尽可能满足行为发生的活动空间大小。可考虑利用边角空间或空白墙面,比如可在保证通行安全的前提下,在空白墙面上设置高度不同的挂钩,挂置衣帽与洗手液等;设置小尺度家具部品,如翻斗式鞋柜、小型翻盖垃圾桶等,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营造有效光环境
营造有效光环境的主要目的在于便于居住者发生卫生防护行为时可以准确识别与判断。首先,应在入户过渡空间设置独立的一般照明,避免与其它空间共用照明,并保证合理的照度。其次,建议在鞋柜、垃圾桶等处增加局部照明,可考虑感应式照明。最后,避免使用裸灯泡、高反光材质等,避免产生眩光而影响居住者进行视觉判断。
使用辅助类部品
使用辅助类部品的主要目的在于辅助居住者进行家庭卫生防护行为,尤其是身体障碍者。比如,使用底部留空的鞋柜或预留鞋位,便于腰部障碍者站姿换鞋后直接放置鞋子;使用高度约0.9m的鞋柜,作为隐形扶手,便于老年人站姿换鞋时撑扶;设置换鞋凳、扶手等部品,便于老年人坐姿换鞋与起坐。
预留插座位置
对于新建住宅与有条件进行改造的住宅,建议在入户过渡空间预留插座位置。其中,距地高度约300mm的插座便于居住者使用吸尘器、智能鞋柜等设备;距地高度约900mm的插座便于居住者使用衣物消毒棒、口罩消毒器及辅助照明等设备。
总的来说,功能完善的入户过渡空间将为我们的家庭卫生防护提供可靠的环境保障,有效防止户外环境对户内造成干扰。然而,入户过渡空间只是住宅中的一小部分,我们需要不断挖掘居住者的实际需求,对整个住宅的空间设计进行进一步思考,使住宅变得更加健康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