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疫区,为广大学子提供更优质的学术资源,会员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驰援华中科技大学,开放《认识文化遗产》课程线上教学。3月9日,来自清华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学子汇聚荷塘雨课堂,共上一堂课,课程第三讲《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圆满完成。建筑学院的吕舟教授是该课程的主讲教师。
吕舟教授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著名学者。他主张教学、研究和实践的结合,他的课程强调通过实践案例来验证理论研究。在他的《认识文化遗产》课程中,都会选择他所亲历的文化遗产保护案例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吕舟教授《认识文化遗产》第三讲《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
2020年的《认识文化遗产》课,吕舟教授选择了他和他的团队负责并正在进行的“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作为案例,从文化遗产的概念、价值、北京中轴线遗产的界定、申遗面临的挑战、遗产价值的表达方法等方面进行讲解,并与同学进行线上讨论。在此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敏锐的问题并与吕舟教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包括已消失的历史建筑重建、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表达、人与文化遗产的关系、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等。
第三讲《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的课程中,吕舟教授首先就讨论中同学们提出的10个问题进行探讨,如“中轴线的精神文化内涵是什么”、“中轴线原貌如何”等。随后,结合丰富的遗产、文创产品、旅游产品的案例,吕舟教授就有关“文化遗产”、“Monument”等概念进行解读,激发同学们进一步思考文化遗产在创意经济等方面的价值。
课程中的对“文化遗产”概念的解读
课程中的丰富案例
进一步的,在纵观国内外各类文化遗产认知与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吕舟教授结合“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对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三星堆、都江堰等众多文化遗产进行讨论。基于对人类发展历史以及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的理解,课堂从世界视角的大历史观下,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为同学们“讲好中国故事”。
对我国“文化遗产”的讨论
对我国“申遗”工作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讨论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新形式的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认可。
2019级美术学院学生 郑紫微:
通过吕舟老师的《认识文化遗产》,我对于申遗的过程、条件、相关组织部门等方面都有了较好的了解,尤其是第三周的答疑环节,让我受益匪浅。课程着重于讲述北京中轴线的申遗事项,也通过世界各地的案例来分析这个项目,这对我来说是很有趣的,还认识到了许多其他文化。其实在此之前,我对北京中轴线一无所知;上完课后,我突然很渴望去拜访世界各地的遗产,这次特殊时期没能进行实地考察真的很遗憾。我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感到自豪,并想要好好保护、传承下去。
2019级自动化系学生 闫怡琳:
在吕舟老师的课程中,我认识到了“北京中轴线”这个项目,同时对北京的基本景点有了了解。当然,我也了解了不少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知识,也更进一步地了解到文化遗产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当然,作为一节讨论课,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去发现问题,看待问题,甚至在讨论中解决问题,这一点是难得可贵的。
2019级航空航天学院学生 吴静:
通过《认识文化遗产》,我更加了解申遗的过程,更加透彻的理解了文化遗产的内涵及保护价值,开拓了眼界,逐渐学会了探寻文化遗产背后更深层次的底蕴和价值,认识到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树立了保护文化遗产的信念。
2019级美术学院学生 张楚月:
通过四周的学习,我已经对这门课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对北京城市规划和北京中轴线的申遗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我感觉还是比较方便快捷的,只是对于不能外出实践,实地考察中轴线的文化遗产感到非常遗憾,希望后期能够补上这一环节。
2019级新闻学院学生 许吉凤:
《认识文化遗产》这门课是一门非常好的研讨课。文化遗产保护是我十分关心但也十分陌生的一门学问,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关于申遗的一些文件以及北京中轴线相关的内容。在这门课之前,我对北京中轴线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短期学习以后也勉强能称上“略知一二”了。关于授课方式,老师非常认真也很热情,现在是线上,授课方式也不能够很大地改善,老师已经做的很好了,作为学生还要更加深入地思考文化遗产申遗、提出问题才是研讨课的关键。
2019级美术学院学生 陈晓珑:
《认识文化遗产》课程与我当初想象略有不同。在我选课时我认为这是一门拓展文化遗产知识面的课程,将会介绍诸多文化遗产等。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这门课程除了拓展了文化遗产知识面,更挖深了我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深度。更加有针对性、专业性和研究性。通过围绕具体的北京中轴线申遗的事件展开介绍,令我有实际的参与感受,而不是停留在理论上的虚妄的猜测。可以说是干货颇多,同时有趣的课堂让我渴望去接受更多的信息,发起一次次对自己不熟悉领域的小挑战。并且可以感受到老师对每一个学生学习情况和想法的重视。
吕舟教授认为,疫情期间新的网络教学的方式,尽管失去了平时现场调研的实践环节,但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新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可能性,也有利于从教师的角度促使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更积极的表达。通过雨课堂与其他地区和院校分享课程和资源,也为院校之间的教学交流创造了新的条件,这种交流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同上一门课”,我院的师生表达了对疫区师生真切的关怀。在传播知识、扩大教育影响力的同时,我院课程建设与教学相长工作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疫情当前,建院师生众志成城,展现了清华大学团结一心、同心战“疫”的精神风貌,未来将继续在教学资源共享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