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抗击疫情>建筑人在行动>

抗“疫”有召 会员单位中国中元专家在行动

阅读: 发布日期:2020-03-11 11:46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编者按:
国机集团近期推出了硬核央企的温暖画面系列报道。在应急医院建设专题中,展现了中国中元专家团队黄晓家、许海涛发挥己之所长,编制应急医院技术标准、带领医疗设计建筑团队奋战项目一线,将设计师的初心使命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抗“疫”事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中元专家们的硬核故事!
 
 
 
 

献智抗“疫”

 

大年三十,小汤山医院设计者之一、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中元专业总工程师黄晓家紧急投入《中国中元传染病收治应急医疗设施改造及新建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的编制工作。2月3日,《导则》发布,无偿奉献给行业。之后,作为执行主编,黄晓家带队用6天完成了工作量巨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标准》,提出和解决了11项技术难题。住建部紧急印制下发到各省(区、市),为全国疫情应急医疗设施建设起到了广泛的指导作用。

尽己所能,助力抗“疫”。在建筑与工业给水排水工程及系统安全评价技术等领域钻研了34年的黄晓家身体力行,他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和小汤山非典医院污水处理实践,发现SARS病毒与新冠病毒在污水中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比大肠杆菌及f2噬菌体都低,采用消毒工艺处理应急医院污水,其所含的新冠病毒能够得到有效灭活。因此,他提出新冠病毒肺炎应急医疗设施污水处理工艺应为二级强化消毒工艺。与二级生物处理工艺相比,这种工艺省略了较长的生物调试周期,能满足应急即时应用的要求,且安全可靠,满足对水环境的保护要求。

 

根据机电设备早期失效理论,黄晓家还建议应急医疗设施即时应用,没有设备调试时间和磨合期,强调机电设备器材应安全可靠,耐久、少维护和免维护产品,以确保应急医疗设施即时投入使用,高效运转。

 

 

 
 
 

无分昼夜马不停蹄

中国中元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许海涛,在腊月二十九接到了为武汉火神山医院提供技术支持的任务,自此开始了他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一个春节假期……

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他和中国中元专家组共同完成了武汉、福建、海南及北京应急医疗设施的技术咨询工作,同时又根据相关部委要求,组织国内专家编写了面向全国的应急设施建设指导意见。

正月初四,刚要缓口气稍微休息一下的他,又接到佛山市和深圳市有关部门的电话,希望他前往当地参与应急医院的设计工作。没有任何犹豫,落实具体工作方案后,他立即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在佛山,他带领团队24小时内完成现场踏勘、设计任务确认、方案设计等一系列工作。设计方案在市政府会议上一次通过。

协调好佛山项目之后,他又直接转战深圳。深圳项目建设规模更大,条件更复杂。许海涛和同事们昼夜不歇,克服了用地、市政、材料采购等困难,顺利完成了设计工作。为保证应急医院尽早投入使用,许海涛不顾连续作战的疲劳,进驻现场,冒着工地与当地收治新冠患者定点医院近在咫尺的风险,连续20天奋战,解决技术问题,为项目保驾护航。

 

“国家有需要的时候,我们用我们的一技之长为国家做一点贡献,是我们的本分和光荣。”许海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