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火神山的10天
董文建
自动化2006级校友
中建三局武汉项目经理
今年是来武汉的第十年,日子逐渐步入了正轨。
离过年的时间越来越近了,然而武汉的新冠肺炎越发严重,朋友圈里都是正在筹建武汉“小汤山医院”的相关信息,我还没来得及多想,就接到领导电话,询问我所在的项目中现有可调拨的物资情况,准备调动资源到武汉“小汤山医院”。下午6点,我主动请缨加入“医院建设筹备保障小组”。我不是英雄,病毒的严重程度让我内心也有畏惧,但我更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武汉 “病”了,就要治,而我有这份责任和义务。
1月24日,大年三十,公司报名参与筹建的施工管理人员在指定地点集结。看着大家,我知道我们怀揣着一样的决心和担忧,心里有种莫名的情愫。
第一天先查看现场,成立了应急项目部,大家分成后勤组、现场组、物资保障组等,小组讨论,各自分工协作,有条不紊。这些工作既普通、又困难。这就是十年来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驾轻就熟,按部就班。但它更艰难、更特殊、更紧迫……非常时期,10天要建成一座2.5万平方米且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医院,不是易事。
了解了情况后,当天晚上9点到家收拾好衣物,准备出战。洗了澡,消了毒,跟母亲唠了几句家常,宽慰了几句,小酌一杯就睡了。许是因为下定了决心,这一夜竟比想象中踏实。
1月25日,初一,新的一年,也是新征程的开始。我在物资保障组,负责保障现场施工所需的设备、管线、型材、风机、灯具等上百种物资。
正常的作息时间是早上8:30到岗,然而大家都心知肚明,所做的事就是在和病毒抢时间和生命,工地现场几乎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常常到晚上11、12点,甚至是凌晨3、4点才收工。物资准备一旦进入流程,更是没有饭点,我们有时一天就吃一盒泡面,“风卷残云”般解决完,还得赶紧进入下一流程。
从收集计划、分配任务、分头采购到组织进场、装卸货和最后的仓储分配,一切都要紧锣密鼓、有条不紊。既要联系零星厂家掌握库存余量,也要联系设备厂家摸排设备存货;既要统筹规划好紧急物资和常规物资,也要确保能够提前进场一部分物资,以备“粮草”。那些天我和兄弟们就像工地上的陀螺,电话一个接一个,几乎就没断过,也不知道打了多少个。
联系好了物资,就要沟通运输。武汉已经封城了,每一次运输放行都需要向相关部门和领导请示批准。由于疫情的发展,请示批准的流程也在变化,再加上物资信息的更新是不定时的,需要车辆的时间或早或晚,都是可能的。有一次半夜12点需要运输,司机毫无怨言,只一句“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便随着我们到武汉黄陂的仓库去拉材料,再送到工地上,卸完车已经是凌晨4点了。第二天他又来问我们是否还需要帮忙。
这样暖心的人和事儿总是包围着我们,但工地项目时间紧迫,容不得我们过多感动,分分秒秒都是在等待的生命,只能用实际行动来回报这些热心的人们。
2月2日,经过10天的连续抢战,火神山医院终于如期交付。看着第一批病人进驻,心中有种特殊的感觉,没有往日完成任务时的喜悦和踏实,而是感伤:希望春暖花开,这场战“疫”大获全胜,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感恩有你,我们强大的祖国;感恩有你,我们的医护人员;感恩有你,我身边的同事们。
大建之后,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依然在火神山医院参与维保的同事们,你们都是最美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