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由华建集团都市总院承接的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全新发热门诊留观病房项目落成。全新发热门诊留观病房与原有的发热门诊连为一体,发热病人从挂号到诊疗、住院,完全与其他患者隔开,成为一个“院内院”——完全独立的“发热医院”。
3天设计+施工配合
20天验收交付
华建集团都市总院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
第一层
配备了专用CT、DR检查室
发热门诊专用CT
第二层
发热患者治疗观察隔离病房,共设10个房间
要与疫情赛跑,必须跑出加速度。
正月初四晚上,接到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东院搭建应急传染病临时用房的设计需求。
正月初五一早,赶赴现场,马上投入与业主、施工单位的现场会议;当天,完成建筑设计,提交施工单位,开始地坪浇筑,同时发给机电专业。
正月初七,机电专业现场沟通,晚上完成初步设计发施工单位备料。
正月初八,现场集装箱开始拼装。
正月十五,二层临时用房土建安装管线基本完成。
正月廿七(2月20日),验收。
疫情特殊时期,为贯彻上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和全力阻断疫情传播扩散的紧急部署,华建集团都市总院在危急时刻承担起搭建应急用传染病临时用房的设计任务。为了与时间赛跑,该项目赶在正月十五大量人员返工前建设完成。传染病医疗项目工艺复杂,加上紧邻医院现有的传染楼,存在着各种不利因素。华建集团都市总院第四党支部书记陈炜力同志牵头,组建项目突击队。突击队全员运用专业经验和积累,仅用三天时间,完成设计任务并出图,为项目在正月十五前完工提供了基础保证。设计团队时刻在线,线上线下协同开展工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修改图纸,指导施工。
本次设计任务主要有三点较为特殊。第一,时间点特殊,春节假期,大年刚过,同事们部分在外地;第二,任务时间非常紧,需要现场多方同时沟通、当场设计、专业决策,基本上是边设计边讨论,快速成稿;第三,项目任务是应对新冠疫情的,医疗工艺流程严格,对参与人员的专业要求高,需要有足够的工程经验储备。
尽管任务十分艰巨,华建集团都市总院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很好地完成了此次任务。
为了速度降低要求,这是不存在的。
01
“六不出门”管理要求
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原本只有8个发热留观床位。而且,原有发热门诊不具备独立的CT、DR设备,发热病人无法做到完全与其他病人隔离。
新小楼落成后,不但可以达到发热门诊留观“五不出门”(挂号、配药、化验、注射、收费)的管理要求,还加上一个“不出门”:检查检验不出门——新小楼一楼设有独立的CT、DR,发热门诊楼内设有独立的检验设备。
02
独立病房,杜绝交叉感染
留观只收疑似病例。正因为是疑似,为了对人民生命安全负责,留观病房必须是一人一间,每间病房相对独立,杜绝交叉感染。
这是如何做到的呢?请看这间标准病房~
新风系统是独立的,与其他房间不连通。
独立通风管道
负压(空调)系统是独立的,与其他房间不连通。
甚至WIFI都是独立的,因为整栋小楼是集装箱预拼装模式,每一个集装箱都是金属结构,只能WIFI独立。
这座发热门诊留观病房总面积约600平方米,由28个集装箱拼装而成,可以提供10个独立的隔离病房。
完全独立的10个系统,其管道在“屋顶”形成一个蔚为壮观的迷宫,惟其如此,才能达到“封锁”病毒的要求。
考虑到临港的台风季,新小楼四周安装了钢制走廊,既起到加固作用,又可以分隔成为污染通道、半污染通道、清洁通道。
钢制走廊
03
严格感控,规范流程,保障医患安全
留观病房按照隔离病房的设计要求,具有独立的医生和患者通道,分设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清洁区
半污染区
污染区
病房设有独立的新风系统,独立空调、独立卫浴间,配置了医疗设备带、呼叫系统、门禁系统、WiFi和监控探头等设施,配备了中央监护系统、呼吸机、除颤仪等急救设备,实现对留观病人的远程监护。每个医疗区域设有紫外线消毒灯,并设有独立的污水消毒系统。
紫外线灯
留观病房都有AB两道缓冲门,出入口控制系统采用互锁机制,医护人员授权进入A门,完全关闭后B门自动打开;所有病房床头、洗手间、护士站、医生办公室都设置便捷按钮,实现一键呼叫、紧急报警功能,保障病人及医护人员安全。
病房内还设有一个由两层玻璃和紫外线系统构成的传递舱,病人的餐食和药品都会从这个传递舱传递进来,通过传递舱内的紫外线系统消毒,避免感染。
隔离病房传递舱
为华建速度点赞!
众志成城,胜利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