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抗击疫情>建筑人在行动>

王晓俊:营造健康安全的城市园林绿化环境

发布日期:2020-03-01 10:25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_
_

营造健康安全的城市园林绿化环境

_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及防控工作的实施,促使园林绿化行业从生态环境和卫生健康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问题与不足,以期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理念向更加重视质量品质转变,推动城市迈入“综合优化生态环境、全面提高环境品质”的新阶段。

 

优化城乡绿地系统,确保生态廊道畅通

 

城市绿地是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统筹城乡生态空间,将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外围的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生态要素有机连接,结合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预控城市通风廊道和生态廊道,保证自然要素进入城市和社区“最后一公里”的通畅。城市绿地系统应积极支撑和推动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如消纳雨洪、通风降热)、自然灾害(如地震等)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能力,预留重大疫情时期的开放空间和疏散通道,充分发挥城市大型公园绿地在临时性的医疗设施搭建、病伤员救治、物资储存配送等方面的应急作用。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应更加注重与结合,大力推行地带性植被与乡土树种为主导的园林绿化模式,倡导模拟地带性植被群落的自然化种植方式,增加绿地系统中植物景观的复杂性、稳定性及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城市地域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城市整体的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

 

 

城市风廊示意图

 

 

充分发挥城市绿地保障居民健康的功能

 

城市绿地建设要充分考虑保障与改善城市建成空间的阳光和通风等基本条件,通过合理的绿地规划设计,降低和缓解城市空气污染、热岛效应及噪声干扰等,减少人体暴露风险,积极改善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例如,在城市中心区域、居住区等人口稠密地段,应尽量避免植物花粉、飞毛飞絮等植源性污染对人产生的不利影响;公园绿地中采用多树种混交方式,避免植源性污染树种形成大面积纯林;根据江苏地域特点,城市东西向道路应控制常绿大乔木行道树的数量;城市居住区应改变“常绿、密植”的种植方式,严格控制住宅楼南侧的常绿乔木高度及数量等。

 

城市绿地空间 

 

 
 
 
 

· 笔谈嘉宾 ·

王晓俊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编辑整理

 

衷心感谢笔谈嘉宾的大力支持!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园林处承担了工作组织,专家联络和意见汇总工作,在此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