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危及城市安全的“黑天鹅”事件往往也是推动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触媒。这其中,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是最为复杂的一种,可以说是城市治理水平的试金石和最严峻考验。尽管疫情终会过去,春天已悄然来临,而我们也将对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宜居城市建设目标有更深刻的理解,更真切的体会。从长远视角来看,这次疫情防控的经验与教训,除了推动宜居城市建设大框架、大目标的逐步落实外,有三个基础性的“稳定器”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智慧家园” 是城市治理的稳定器
基层社区是每一个城市居民离不开的家园,是城市治理的前端和终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良好的社区治理能力在处置“大事件”时可以形成无死角的防控网、保障网。随着城市人口流动性的不断增强,传统的社区治理手段和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自下而上的人员流动信息、结构信息、需求信息难以汇集,自上而下的服务信息、管理信息难以快速传递。因此,建设以服务人民生活需求为核心的智慧型社区,就显得极为必要。如果说此次疫情是一次触媒,我们更愿意将建设智慧社区放到提高现代社区治理能力的高度,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服务保障的视角出发,顺应5G商用网络发展的时代趋势,率先启动“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有效整合各类基础信息、增加各类服务模块,适时接入智慧城市大脑,让宜居城市建设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单元。自江苏省推动宜居住区、宜居街区、宜居城市建设工作以来,部分城市已经开展了类似的先期探索工作,如南京市栖霞区推进的“掌上云社区”就是一种较好的实践探索,值得关注。
南京市栖霞区“掌上云社区”全域治理平台
“民生家园” 是城市安全的稳定器
城市安全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石。过去行业更多从城市抵御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与保障能力角度来关注城市安全。经此一“疫”,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保障好各类人群的需求成为维持社会稳定的关键。除了公共卫生资源的应急保障外,与广大人民群众休戚相关的民生资源应急保障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菜场、超市、市场等日常生活物资供应点应成为“战时”供应不断、保障不乱的关键场所。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尤为关注对基础性、民生类公共服务资源的均等化配置,建设具有“平战结合”保障能力的“15分钟生活圈”。笔者观察到,疫情期间大城市蔬菜价格不同程度地出现上涨,菜场“卖”的功能还在,但缺乏“送”的功能,直接导致保障能力下降。因而,“15分钟生活圈”还需要在“战时”具备配送直达的能力,补齐补强最后一公里短板,当突发“大事件”来临,才能全面保障“民生家园”。民生足,则民心稳,则城市安。
15分钟生活圈的构建
“休闲家园” 是城市健康的稳定器
疫情让人们对健康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对于城市而言,我们希望宜居城市首先是一个可以引导居民健康生活,并为居民提供便捷休闲健身场所的城市,能够确保城市居民在步行5分钟的距离内可以到达健身休闲场所。除了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大型市民休闲公园外,更要重视小微休闲健身场所的供给与设施配套。当前江苏省正在大力推进宜居住区、宜居街区建设工作,建议在宜居住区建设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对小微休闲健身场所的改造与设施配置、补足提优;在宜居街区的建设过程中,要用足、用好各种城市畸零地,建设更多街头休闲健身公园。笔者在推进栖霞区姚坊门省级宜居街区试点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对现有绿化用地使用情况的研究,提出至少可以将七处普通公共绿地转化为满足周边社区居民日常健身休闲需要的街头公园。一个个小小的住区健身点、街区休闲健身公园构筑起每一个居民身边的“休闲家园”,它们就像城市健康绿肺上的肺泡,强有力地吐故纳新,使城市实现由外而内的绿色和健康。
笔者参与规划设计的南京市栖霞区
姚坊门省级宜居街区绿地空间
· 笔谈嘉宾 ·
江苏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编辑整理
衷心感谢笔谈嘉宾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