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抗击疫情>建筑人在行动>

我会资深会员,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黄锡璆大师请战武汉“小汤山”医院

发布日期:2020-02-02 11:36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中国现代医院奠基者黄锡璆

 

1月23日13点06分,一封加急的求助函送到了中国中元。函件出自武汉市城乡建设局,请求对武汉市建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医院进行支持。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之所以会找到中国中元,是因为中国中元有过成功的经验。17年前,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我会资深会员、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小汤山医院建筑师、国机精神楷模、中国中元顾问总建筑师黄锡璆博士带领的中元医疗团队临危受命,在7天内完成“小汤山”医院设计建设任务。该医院在两个月内收治了全世界十分之一、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患者, 治愈率超过98.8%,全部1383名医护人员无一感染,被世卫专家称为“医疗史上的奇迹”。

 

收到函件后,中国中元迅速召开支援武汉建设应急医院协调会议,中国中元负责人、技术总工程师以及医疗相关各院院长悉数参加。经过讨论,会议形成了一系列决定:立刻整理小汤山应急非典医院图纸及相关资料发送给武汉建设局,并将当年因条件受限,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也一并提供给对方。

 

 

1月23日14点22分,接到求助函一个小时后,修订完善的小汤山医院图纸送达对方。

 

中国中元还迅速成立了由公司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应急指挥部和由2003年设计建设小汤山应急非典医院的各专业设计负责人组成的技术支持专家组,为武汉市建设局及具体设计单位随时提供技术咨询和建议。

 

使命并未结束。

 

1月23日18点43分,应急医院的设计单位中信设计院来电请求技术支援,中国中元各专业迅速建立直通联系通道,医疗专家组与对方设计人员直接对接,保证24小时为中信设计院提供技术支持。

 

请战书

 

 

年近八旬黄锡璆此次面对凶险的疫情,出于社会责任和职业敏感,他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他在请战书中写道:“与其他年轻同事相比,家中牵挂少,具有‘非典’小汤山实战经验。”他表示愿与大家站在一起,共克时艰。只要祖国需要,随时可以出发。

 

手写建议书

 

 

1月24日(除夕)黄锡璆大师手写的武汉应急应急医院的建议

 

 

小汤山医院的设计特点
 

 

小汤山医院当时的建筑总工程师是黄锡璆大师,采取了非常严格的隔离措施,整个院区被分为三块。新建成的病区是控制区,医护人员的居住区域是缓冲区域,行政和后勤的办公区域是清洁区,各个区域的人员分区活动,防止污染的扩散。病区内则采取了更为严格的隔离防护措施。病人和医护人员的通道各不相同,病人是通过病房门前半开放式的走廊通道进出病房,而医护人员则是从专用的工作通道进出。从清洁区到病房污染区,相关人员要经过几道消毒,三次更衣。

小汤山医院平面图 ©黄锡璆

小汤山医院当时采用了科学严格的功能分区,实现洁污分区分流,医患分区分流,利用原小汤山疗养院作为医务人员生活区、后勤保障区、医务人员进出病区前经过两道卫生通过,以保证病房内气流单向流动,对固体废弃物、污废水均采用了严格的处理措施。受材料成品的限制,六排病房由六大建筑公司以不同的成品夹芯板,成品混凝土箱式房现场组装,以模数化、标准化、装配式构建而成。

 

 

黄锡璆简介及主要作品

 

 

黄锡璆
中国现代医院奠基人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中国现代医院奠基者,医疗建筑大师,2012年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得主1941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1957年回到祖国,立志报效国家。1959年9月至1964年8月在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1984年2月至1988年2月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工学部人居研究中心留学并获得中国第一个医疗建筑博士学位。“为中国人建造自己的现代化医院,改善中国人的就医环境”是他毕生追求的梦想。在这个梦想的召唤下,他将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先后主持了200多家医疗建筑的规划设计,推动我国医院设计进入国际先进行列。1964年至今就职于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任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2012年12月,黄锡璆荣获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并将所获十万元奖金捐赠给了母校东南大学

 

下面是黄锡璆大师主持设计的几项医疗建筑工程:

 

协和医院  ©黄锡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建门诊楼  ©黄锡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建门诊楼  ©黄锡璆

 

解放军总医院  ©黄锡璆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黄锡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