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回顾与展望——新时期•新需求•新对策”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于2019年6月14日-1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大会融合全社会各方智慧,邀请了全国各地的慢病管理领域的专家、领导及与慢病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就慢病管理领域、影响慢病相关因素等话题进行广泛且充分的交流与讨论。来自全国近20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期盛会,大会由主论坛及多个主题分论坛组成,被誉为我国慢病管理领域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大会精彩分享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雷正龙,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副巡视员卢春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大工作部副主任吉拥军,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等领导和嘉宾分别致辞。
搭建慢病防控多元交流平台,推进慢病管理学术交流。大会邀请了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王文志主任和中国慢病管理大会组委会陈功秘书长,分别从给予大会支持的单位、专家代表及大会发起者的角度,跟与会者分享感受;回首过去的九年,中国慢病管理事业如何一步步取得光荣与进步,希望未来创造更多的奇迹,为慢性病患者减轻痛苦。
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主任王文志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孔灵芝
中国慢病管理大会秘书长陈功先生表示中国慢病管理大会的精神是“和”。“和”的含义宽广,主张独立,也强调包容,只有相互包容,世间万物才能生生不息。只有坚守“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包容各种不同的观点,才能砥砺前行,把事情做扎实。
情境访谈精彩瞬间
“观点-情境访谈”环节由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健康中国行宣传大使、中国著名演员张晓龙主持,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仲继寿、中国建筑学会主动式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臧海燕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环境气象与健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式功共同就“环境空气对健康与慢病的影响”进行了深度交流与探讨。
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健康中国行宣传大使、
中国著名演员张晓龙
在未来,健康将是中国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基于此,张晓龙大使积极推动“建筑与健康”的关系讲解和知识普及,对Active House主动式建筑的理念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建筑室内空间对促进人类健康和预防慢病都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让“建筑这个机器”围绕自然而变、为人而变。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环境气象与健康研究院
常务副院长王式功
王院长详细地介绍了气象与环境对健康与慢病的影响。主要谈到空气污染对慢病影响,最直接影响就是对呼吸系统的伤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空气污染的季节性变化,例如冬季北方家庭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排放量剧增,导致雾霾天气的出现;其二是空气污染与天气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协同性,例如冷空气来临之前污染也伴随着加重。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仲继寿
仲秘书长围绕“室内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展开探讨,以若干个浅显易懂的例子让现场观众清晰地理解了熟悉的环境对人健康的影响。而“熟悉的环境”不仅仅是生活久了,对建筑的一砖一瓦都了如指掌,而是要适应人日常生活的健康与舒适,例如室内建造多个台阶,对老人的生活极其不便利。健康建筑,是指在满足建筑的基本功能以外,还要通过新鲜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阳光等方面来保证人的舒适、健康与福祉。倡导现场学者们关注身边的环境,关注更加健康的建筑。
中国建筑学会主动式建筑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臧海燕
臧秘书长通过一个让现场极其震撼的短片“宅一代”,以一个患有哮喘病的小女孩的角度向现场与会人员展示了我们现在的工作生活环境现状及对我们健康的不良影响。同时通过一个欧洲权威调查报告,向现场人员展示出一个触目惊心的结果,即影响人健康的首要因素是建筑,其次才是饮食、吸烟、运动等方面,进而引出“主动式建筑究竟是指什么,主动式建筑倡导的理念又是什么”。与一味追求建筑的超低能耗相比,主动式建筑更关注健康舒适、环境友好与能源消耗相平衡的状态,“建筑以人文本”是指人在建筑内的健康与舒适感,这体现在我们日常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甚至是我们的价值观与信仰。关注人的行为与生活工作习惯,将充足的阳光与新鲜的空气引入室内,建筑节能的同时让人感到舒适健康。
大会现场精彩纷呈,近距离聆听大咖们的解读,展现了我国慢病管理系统的最新发展与优秀成果,感悟到多种国际性前瞻的健康理念,是一场不可错过的饕餮盛宴,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终极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的“建筑与健康”事业刚刚起步,希望在今后,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健康人居理念建设的道路中,关注自身健康,关注居住环境健康。
主办单位: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控制吸烟协会,慢病界。
联合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大工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艾社康基金。
支持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北京大医公益基金会(公益支持),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