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至5月25日,以“新时代本土建筑文化和技艺的融合与创新”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在苏州太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内容包括开幕式、主旨报告会、专题论坛、同期学术展览、会员之夜等活动。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院士大师、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高校师生、媒体代表等3000余人参会。
△开幕式现场照片
5月24日上午8:30,寒地建筑论坛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我院梅洪元大师任主任委员的中国建筑学会寒地建筑专业委员会承办,依托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以“根植与寒冷地区城市建筑的「同生共进·和而不同」”为主题,倡导寒地建筑设计秉承“原真品质、地域文化、平凡态度、理性精神”的创作理念,以清晰的逻辑去展现原生于冬季城市的生命力,坚持“向阳而生、自然而为、因地制宜、技艺传承”的创作策略,使建筑在与冬季城市的适应、融合与共生中传承发展。
△会议现场图片
论坛演讲嘉宾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院长梅洪元大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刘玉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宋晔皓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张鹏举教授、上海振华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南极工程部总建筑师王中军、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岩。
论坛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副院长陈剑飞女士主持。
△陈剑飞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院长梅洪元教授的演讲以“繁而至简、协同共生——冬季城市建筑创作思辨”为题,从现代审美、空间体验、绿色建构3个方面对当代建筑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思辨,结合根植于冬季城市的建筑创作实践,分享了对于冬季城市建筑文化的特质与传承多维度、深层次的思考。强调了冬季城市建筑应该立足于“文化传承、环境友好、人文关怀”,将文化品格与时代精神融入作品内涵,实现建筑文化的延续、传承与再生。梅洪元大师由于突发原因未能亲临现场,由其助手张向宁博士代为演讲。
演讲嘉宾:梅洪元
演讲主题:繁而至简、协同共生——冬季城市建筑创作思辨
(张向宁博士代为演讲 )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授张鹏举在演讲中,以九龙湾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罕山生态馆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蒙古师范大学雕塑艺术中心等实践案例诠释寒地建筑特殊的气候地理文化中“相适——生成”的意义。“相适”指的是适应气候、场地、功能,采用适宜的材料、适当的造价、结构来适配当地由地理气候衍生的文化和人的习惯感受。适应叠合的次数越多,则建筑越简明,越平实,越接近一种“生成”的逻辑,多维度充分的“适”即可达成理想的“生成”的状态。
演讲嘉宾:张鹏举
演讲主题:适者生成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刘玉龙,通过清华大学图书馆北馆、清华大学医学院、北京市老年医院、青海海北州中藏医医院等案例分享了语境多义性背景下建筑师对于设计的思考。强调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背景下,语境在不同文化中具有多义性。同时对传统、东方、地域的文化范式如何适应现代、西方、全球的文化背景,如何在快速建设、巨构城市、快社会的背景下解决不确定性、老龄社会、慢社会的发展需求等问题进行思辨。
演讲嘉宾:刘玉龙
演讲主题:语境的多义性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宋晔皓,以龙湖超低能耗建筑主题馆、北京旭辉超低能耗示范项目、近零能耗装配式实验房为例,深度介绍了其寒冷地区的可持续设计实践。分享了可持续策略、装配化策略、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等多种策略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可持续设计的研究路线。
演讲嘉宾:宋晔皓
演讲主题:寒冷地区的可持续设计实践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南极工程部总建筑师王中军,首先简要介绍了南极的特殊环境,接着向大家展示了美国极点站、英国哈里VI考察站等外国科考站的建设情况,以及南极长城站、南极中山站等我国科考站的建设现状及设计趋势,并讲述了自己在南极科考站设计中的体会,即重点考虑保温、防火、抗风、便于运输等因素。最后分享了团队在极地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谨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教诲,用中华力量,畅通世界。
演讲嘉宾:王中军
演讲主题:建筑设计介绍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岩在其演讲中指出当代城市因高速经济发展促使新区速生,旧城便捷的文化设施及生活场景构成的市井肌理在这种情况下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因此,应在旧城市井生活中植入能够满足社会新功能需求的建筑,建立新秩序与旧肌理的融合。并以郭家街地块产业办公项目、辽宁盘锦锦联商业街规划及单体设计项目及大连甘井子区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项目3个辽宁寒地建筑实践案例切入思考,总结了影响地域场所营造的设计因素,指出好的场所才能确保新功能的植入所建立的秩序完好的嵌入旧城市肌理,与那里的人文、生活相融合,让旧城的市井生活焕发新的生命力。
演讲嘉宾:崔岩
演讲主题:市井机理的嵌入与营造
我院青年建筑师代表积极参与了这场酣畅淋漓的学术盛会,与建筑业同仁们共同展望寒地建筑创作与实践发展的的新方向。这次在中国建筑学会的大学术平台上的交流,为未来我院的寒冷地区建筑设计研究打开了新思路、拓展了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