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交流>学术会议>

年会报道 | 推动建筑文化和建筑品质提升的江苏行动

阅读: 发布日期:2019-05-28 08:09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2019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

推动建筑文化和建筑品质提升的江苏行动

 

2019年5月22日,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在苏州召开,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作为大会主办单位,周岚厅长出席会议并作题为“推动建筑文化和建筑品质提升的江苏行动”主题报告。报告从推动绿色建筑、繁荣建筑创作、弘扬建筑文化、推动优秀设计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实践平台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围绕建筑品质提升和建筑文化弘扬,江苏在省级层面的积极推动。

 

小编为你整理,精彩报告内容分享如下:

 

 

推动建筑文化和建筑品质提升的江苏行动

 

江苏,拥有秀美的山水资源、丰厚的历史人文、特色鲜明的城乡风貌、民生和乐的宜居环境。

自唐宋起,江苏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理想的人居代表地之一,留下了丰厚的传统建筑遗产。

唐代诗人任华吟咏:“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

——《怀素上人草书歌》

南宋范成大写道:“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 ”

——《吴郡志》

 

近代江苏,作为“领风气之先”之地,也留下了丰富的经典建筑,其中29 处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全国三批共298项,江苏占1/10),成为中国近代建筑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发展至当代,江苏以占全国1%左右的土地,以占全国6%左右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0%左右的GDP和财政收入。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江苏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3.7%发展到2018年的69.6%,城镇人口增量达到 4803 万,同期江苏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从 4.3 平方米增加到 40.6 平方米,城

镇公共绿地从人均不足 3 平方米增加到15 平方米,城镇污水处理率从 0.2%增加到94.5%。

 

在经济密集、人口密集、城镇密集的背景下 ,江苏致力探索高密度地区的人居环境改善之道和城市品质提升之道,江苏获得的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数量最多,保有中国最多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累计获得的鲁班奖、国优奖项目数量全国第一,节能建筑规模全国最大、绿色建筑数量全国最多。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按照中央部署要求,201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了“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 提出了“六个高质量”发展任务,即经济发展高质量、改革开放高质量、城乡建设高质量、文化建设高质量、生态环境高质量、人民生活高质量。

 

建筑品质是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显著表征。围绕建筑品质提升和建筑文化弘扬,近年来江苏采取了一系列务实行动。

 

 

一  强力推动绿色建筑

 

 

施行全国第一个绿色建筑地方法规

践行新时代建筑方针

 

2008年省长令《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施行,江苏开启了率先强制推进建筑节能的历程

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资金引导(2008年起,省财政平均每年2亿专项资金支持)行政推动、政策支持、科技支撑、社会发动等,多位一体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江苏城乡建设领域的绿色实践明显加速,从建筑节能、到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再到绿色建筑推广。

 

  • 聚焦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关键环节的管控,将绿色发展的理念和要求植入快速城镇化大量建造的过程之中,强力推进绿色建筑。

  • 同时在全省推动“节约型城乡建设”实践,把绿色发展的思想从建筑拓展至全行业;在此基础上又致力推动地方集成实践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

 

通过省级推动和各地的探索实践,目前全省共有省级示范项目和区域综合示范项目,共831项,涵盖绿色住宅(住区)、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办公、绿色大型公建、绿色商业建筑、绿色工业建筑、绿色农房、绿色更新改造、绿色生态城区、绿色生态城市等。

 

推动宣传和社会共识:

2008年至今连续举办十届“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大会”,从顶层设计、政策机制、科研创新、项目实践、技术推广等方面开展交流,向社会宣传展示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应用。

 

2015年7月,《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正式施行,是全国首部绿色建筑地方法规

 

 实践成果(截至2018年):

 

 

二  大力弘扬建筑文化

 

 

联合建筑学会等举办建筑创意设计大赛

向公众宣传建筑文化

 

为促进江苏建筑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发展与创新,推动全省建筑创意设计水平提升,自2014年起,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举办“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

 

这项活动得到了中国建筑学会等国家级学术机构和团体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已成为江苏紫金奖大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大赛选题立足社会关注热点,回应政府重点工作,兼顾大赛的开放性、专业性和社会性。5届主题:(1)历史空间的当代创新利用;(2)我们的街道;(3)悦读·空间;(4)田园乡村;(5)宜居乡村·我们的家园

 

五届赛事累计参赛人次超过1.9万,提交作品超过4000项。参赛者逐渐从省内、到国内、 并开始向国际拓展。 


自第四届起,大赛倡导真题实做,优化办赛机制,推动优秀作品落地实施,服务现实改 善。目前已有苏州浒墅关古镇滨水区复兴、扬州广陵沙头村、苏州吴江众安桥村、南京 漂水李巷村、常州漂阳塘马村等20余项作品落地。

 

组建高规格评审专家团队

 

高水准和丰富的赛事活动——专业性社会性融合

 

2019第六届主题:宜居家园·美好生活

本届大赛以“宜居家园·美好生活”为主题,以系统提升城市宜居性、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目标。竞赛聚焦城市美好生活,选题可大可小,从现实生活入手,真题实做,对象可以是住区、街区或公共空间等,可以是单项或综合,可以是新建、增建、改造或改善,鼓励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创意创新,推动设计服务生活、改变生活、提升生活,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核心,让城市更加宜居美好,更具包容性和文化性。

 

 

三  推动优秀设计师脱颖而出

 

 

评选省设计大师(省政府命名)

实施青年建筑师人才工程

 

组织评选江苏省设计大师,发挥领军人才引领作用

 

实施青年建筑师人才工程,加快中坚力量培养

 

 

四  为优秀设计师搭建实践平

 

 

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推动美丽宜居城市建设

 

围绕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重点工作,推动优秀设计师参与一线社会实践,既推动我省建设实践的品质提升,也为设计师搭建多元化实践平台

  •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 苏北地区农房改善

  • 宜居城市/宜居街区/宜居住区建设

  • ......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苏北地区农房改善

 

宜居城市(宜居街区、宜居住区)建设

为充分发挥优秀设计对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作用,支撑宜居城市(宜居街区、宜居住区)建设,探索建立建筑师负责制、设计师跟踪制等,为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和城市有机更新提供更深度、更专业、更个性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