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学会新闻>

年会论坛十五 | 绿色建筑设计论坛

发布日期:2019-04-16 08:36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环境调控是建筑学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之一,与气候适应的空间类型和建构体系构成了地域建筑文化中最稳定的内核。以动力方式实现空气调节的技术变革使得20世纪以来的建筑几乎放弃了以房屋构形调节气候环境的学科自主性,一味依靠消耗能源达到舒适要求。为了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科技部从2016年开始组织实施一系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包括《目标和效果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新方法及工具》、《地域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新方法与示范》、《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等。本次论坛主要围绕以上四项研发计划,交流展示阶段性研究成果与技术应用示范,以期推动绿色建筑从措施导向向效果导向、从技术主导向设计主导的转变。


时间:5月23日下午13:30-17:30

 

主持人

 

张  彤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演讲嘉宾

 

演讲题目

大空间建筑绿色设计的腔体导控技术

 

张伶伶 |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教授,天作建筑主持人,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资深会员

由于大空间建筑尺度巨大、结构特殊、运行复杂等一系列特性,决定了其占地、用材和能耗问题相比一般建筑来说矛盾更为突出,对其设计的绿色导控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生态价值。研究以大数据中心设计项目作为“十三五”课题《北方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新方法与技术协同优化》的示范工程,探讨腔体导控技术用被动式的绿色设计方法,并同时成为空间的发生器和自然的接入器。研究基于数据模拟的多目标统筹,实现腔体对于空间共享、氛围营造和生态植入的综合导控。

 

演讲题目

目标导向的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方法框架与案例研究

 

刘丛红 |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针对我国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重后期技术措施,轻前期方案设计”的问题,展开“目标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分析建筑师在方案设计阶段深度整合系统化绿色策略的必要性,提出“目标导向的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方法框架和关键环节。通过解析“策略模块”、“工具模块”、“目标值模块”,确定研究工作的具体内容,希望集合团队力量取得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突破,以便建筑师在方案构思阶段高效融入绿色策略、依据熟悉的方法流程及时获得方案绿色性能的反馈,使节能减排、绿色创新落实在建筑项目的源头,保证绿色建筑总体目标的实现,并最终转化为引导绿色美学的形式和空间。

 

演讲题目

具有气候适应机制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新方法
 

 

韩冬青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资深会员

气候适应性是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之一。空间形态设计是公共建筑实现气候适应的核心环节。本研究从气候的差异性和相对性认知出发,基于建筑、气候、能耗的辨证关系,提出绿色公共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的四个层级。进而从基于微气候调节的场地总体形态、基于气候和能量管理的空间类型与形态组织、单一空间的气候针对性设计和性能导向的外围护结构与空间分隔这四个层级分别探讨了公共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的主要策略与方法。

 

演讲题目

京津冀地区寒冷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为例

 

景  泉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已逐渐成为建筑设计领域的时代要求。经过多年的探索,绿色建筑设计领域已总结出“四节一环保”的基本技术要求,在不同地域气候类型地区的应具有针对性。本文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为例,以“四节一环保”为基础,探讨建构自然环境因子、人文环境因子和技术因子三者有机结合的绿色技术体系。并进一步通过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技术评测等方面的拓展与完善,探索京津冀地区寒冷气候适应性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模式与技术体系,为该地区绿色公共建筑工程示范提供借鉴。

 

演讲题目

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创新

袁  镔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绿色建筑近年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随着新观念、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在实践中的应用。促进了绿色建筑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进步。在建筑节能上从低能耗建筑向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海绵城市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建筑节水的效果和水平;新型的保温门窗、墙体材料、环保建材不仅为绿色建筑高水平发展打下基础,也为绿色建筑的艺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设计出在建筑艺术上富有特色和新意的绿色建筑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新方向。

 

演讲题目

突出文脉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价探索
 

 

沈  迪 |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资深会员

绿色建筑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面临着绿色技术内涵和外延的拓展拓、缺少地域特色、千城一面的问题;因此需要考虑将绿色建筑与文脉设计相结合,使建筑在追求物理指标上高效节能的同时也更需有人文的温度和深度。研究现有评价体系对文脉要素评价的适用性、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体系,通过对具有文脉特色的建筑案例分析、性能化模拟等方法,提出富含文脉要素的绿色建筑评价方法,通过对不同地区特点分析形成不同地区适用的评价细节,形成1+N的文脉绿色评价体系。最终通过不同地区案例试评验证体系的科学性与对不同地区绿色建筑的文脉设计的引导作用。

 

 

演讲题目

传统营建理念引领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的探索
 

 

丁沃沃 |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建筑是文化和技术的结晶,绿色建筑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饱含了对生活和文化的理解。基于中国传统营建技术和建造文化的认识,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达地区设计与建造技术的发展脉络,对现代建筑理念以及营建技术的得与失有了新的认识。针对经济发达地区高密度城式现状,继承传统营建理念中场地观念、空间策略和用材策略,结合现代城市建筑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从场地-空间-构件综合的绿色建筑营建方法。

 

演讲题目

河湟建构、绿色示范——西宁市民中心
 

 

崔海东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第一建筑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西宁市民中心项目基于青海河湟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运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和合适的技术手段,提炼以西部地域多元文化与自然环境为背景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作为国家十三五课题“西部典型地域特征绿色建筑工程示范与设计工具”之“富含青藏高原地域文化特征的绿色建筑工程示范”,强调建筑师作为前端和总体设计者的主导作用,基于地域文化与环境因子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的探索,推动更多的公共建筑实现既文化又绿色的目标追求。

 

演讲题目

基于建筑文化传承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研究进展

 

孙诗萌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

西部地区具有地域广阔、文化多元、环境敏感、能源丰富、经济欠发达等特征,其绿色建筑发展需要探索适宜地域条件与需求的特色路径。在此背景下,“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了“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项目。本课题作为该项目中的理论研究部分,旨在探索西部地区“文绿一体”的地域绿色建筑设计原理与方法。报告中将对课题的研究背景、基本架构、主要任务等进行介绍,并就研究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讨论。

 

会议注册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第一时间报名

网上报名截止时间为2019年5月17日17:00

 

 

 

更多年会信息可见:
【年会论坛28】从策划到运营的全过程美丽乡村建设

【年会论坛七】建筑行业人才需求与培养论坛

【年会论坛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性能钢结构体系研究与示范应用论坛

【年会论坛十二】城市的转型: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提升

中国建筑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特别征集 水彩•建筑师

年会论坛二十一 | 寒地建筑论坛:根植于寒冷地区城市建筑的「同生共进•和而不同」

年会论坛十五 | 绿色建筑设计论坛

中国首个建筑模型博物馆 | 向全行业征集优秀建筑模型
年会论坛一 | 大美·结构暨建筑设计奖·结构专业奖获奖项目交流
5月22日建筑大咖邀您一同参加2019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主旨报告会
在苏州,还有一座园子,更有5月的知识盛宴
年会 | 200位演讲嘉宾喊您相聚苏州,27个分论坛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