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建筑学会成立65周年。《H+A华建筑》策划“向时代致敬”专题,以时代变迁中,城市的变化、行业的成长、建筑的更迭、技术的发展等线索来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H+A华建筑》采访了我会秘书长仲继寿,以中国建筑学会的历史、现在与未来,管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节点,畅谈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与世界建筑文化的交融、以及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中国建筑学会将如何作为。
以下内容转载自“华建筑”公众号,作者董艺、张佳玮:
建筑学会与改革开放
中国建筑学会65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至今两大阶段。这两大阶段以中国建筑学会自身的制度建设和组织发展作为分期依据,又可细分为5个时期,即初创期、经始期、停滞期、恢复及大发展时期和拓展及深化时期。
H+A :自1953年成立以来,中国建筑学会已经走过了65个年头。在这几十年间,学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其中有哪些重要的节点?
仲:中国建筑学会(以下简称“学会”)65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至今两大阶段。这两大阶段以中国建筑学会自身的制度建设和组织发展作为分期依据,又可细分为5个时期,即初创期、经始期、停滞期、恢复及大发展时期和拓展及深化时期。
初创期(1953-1955年):中国建筑学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3年10月23日在北京开幕,正式宣告了中国建筑学会成立。周荣鑫任理事长,梁思成、杨廷宝任副理事长,汪季琦任秘书长,吴良镛任副秘书长。1954年,学会出版了《建筑学报》创刊号。1955年,中国建筑学会加入国际建筑师协会,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得到国际学术组织承认并受到邀请参加学术会议的中国学术团体。
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学会顺利完成了初创的各项工作,在创立之初就具有一个较高的平台,奠定了未来的发展基础。
经始期(1956-1966年):这一时期的大事件是1959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住宅与建筑艺术座谈会”。会上结合建国10年来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深入系统地探讨了建筑创作问题,时任建筑工程部部长刘秀峰作了题为《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的发言。这次座谈会指出了当时建筑创作的方向,在全国建筑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也是中国建筑学会发展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的重要标志。
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学会有了一定的发展,为建国初我国的建设和建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之后由于政治原因,在1967-1976年中国建筑学会进入了停滞期。
恢复及大发展时期(1977-1999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建筑学会的各项工作得到恢复,进入了大发展时期。1980年2月,建筑学会创办了《建筑结构学报》杂志。当时国家亟需大量建设,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大规模建设中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的人才短缺、技能不足等问题。对此,建筑学会又于1981年7月创刊了《建筑知识》杂志,在当时发行量达到30万册。
同时,中国建筑学会开始在国内举办大型的国际学术活动。1981年10月,阿卡·汗建筑奖委员会在北京举办的第6次学术研讨会,主题为“变化中的农村居住建设”,是历史上首次在我国举办的建筑学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此后学会陆续多次在国内主办了重要的国际型会议。1999年6月,学会在北京承办了国际建筑师协会(UIA) 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及第21次国际建协代表会议,发表了《北京宪章》,会议规模空前、影响巨大,被国际建协誉为世界建筑师大会中最为成功的一次。
此外,在奖项设置方面,中国建筑学会于1992年5月设立了“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第一届评奖是建国以来首次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全面回顾与评价,在我国当代建筑史中地位超然。
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学会通过自身的大发展,积极投入到国家的快速建设中,并在国际交流、学术活动、奖项设立等各方面探索出了相对完备的发展道路。
拓展及深化时期(2000年至今):2000年以后,中国建筑学会进入拓展深化时期。2000年,原建设部和中国建筑学会共同创立了中国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梁思成建筑奖”。
2006年9月,学会在北京承办了“第12届亚洲建筑师大会暨亚洲建协第27届理事会”,作为亚洲建协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宣传中国的建设成就,扩大和提高中国建筑界在国际建筑舞台上的影响和地位,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2年1月5日,中国建筑学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座谈会,同年3月召开“全国建筑创作方向工作会议”,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走文化强国道路的要求。
上述学会一系列历史性大事件,体现了中国建筑学会发展的大势,也彰显出中国建筑学会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密切关系。
△《建筑学报》创刊号封面
△1955 年,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在华沙,参加国际建筑师大会
△1959 年,上海,“住宅与建筑艺术座谈会”部分与会者合影(前排:梁思成、杨廷宝、刘秀峰,后排:刘敦桢、杨春茂、王唐文、余森文、戴念慈)
△1981 年,阿卡• 汗建筑奖国际研讨会,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在乌鲁木齐(来源:王小东提供)
△2006 年,亚洲建筑师大会,各国建筑师参与“友谊之夜”联欢晚会
△1999 年,世界建筑师大会招待会会场,人民大会堂宴会厅
H+A :在这5个时期中,中国建筑学会的宗旨是否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仲:如果查阅1955年内务部颁发的社会团体登记证(学社字第〇〇二号),可以看到中国建筑学会当时申报的办会宗旨——“团结全国建筑工作者从事学术研究,总结和交流工作经验,提高建筑艺术及科学技术水平,以服务于国家经济文化建设”。
随着时代更迭,当前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已步入关键的转型期。在这一重要转型时期,学会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所传达的精神,于2016年在第十三届理事会上提出了十六字办会方针——“学术追求、行业引领、政府助手、会员之家”,强调学会工作要坚持学术价值为核心竞争力,以服务为核心工作,通过服务政府、服务广大会员,实现引领行业的目标。
作为中国科协的学术团体,学会通过编制建筑学科发展报告、举办学术年会和论坛、举荐科学技术人才、建设科普基地和会员之家、开展科技培训和展示展览活动、开展建筑大家讲堂等,努力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生践行“学术追求”的平台;作为住建部的事业单位,学会通过完成住建部相关的调研、课题、行业标准和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去反映建设行业的学术需求和建筑师、工程师的职业诉求,通过探讨建筑文化方针、承担建筑师负责制等课题,为奥运、世博会、雄安、汶川、玉树等国家重大建设工程提供顾问服务,努力当好以学术资源平台服务国家重大建设的“政府助手”;作为民政部管理的社会团体,通过组织建设与自律管理、顶层设计与服务优化,不断完善学会秘书处和二级组织的管理制度,建设高效便捷的信息化会员服务平台,推出丰富多彩的会员福利和服务产品,打造“两会一展①”+“两奖一金②”学术活动、“三大平台③”+“三大品牌④”活动,努力成为凝聚二级组织力量、服务广大会员的“会员之家”。最终实现“行业引领”的组织发展目标。
△1955 年,内务部向学会颁发的社会团体登记证
建筑学会与现代化建设
作为由全国建筑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团体,中国建筑学会集中了中国建筑界各专业领域最优秀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是政府推进城乡建设最可靠的智囊和助手。
H+A :当我们纵览1999年U I A 大会、2006年亚建协大会、2008汶川灾后重建工作和2010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方案征集等一系列重要项目,都可以看到中国建筑学会积极为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身影。那么,学会如何看待自身与国家建设之间的关系?
仲:中国建筑学会秉持学术组织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为国家相关部门献言献策,在关键节点都发挥了良好作用。作为由全国建筑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团体,中国建筑学会集中了中国建筑界各专业领域最优秀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是政府推进城乡建设最可靠的智囊和助手。
学会凭借自身广泛的学术资源和雄厚的研究力量,一直作为国家重大建设的顾问方为国家建设提供智库。学会始终积极组织我们的建设科技工作者,发挥学术层面的能力,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工作提供智力与技术的双向支撑。
当前,国家建设的宏观要求与整体方向是“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进行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在“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下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国家建设的要求和方向也为中国建筑学会对于先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筑师/工程师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提供了方向与推动力。
我们既不被社会左右,也不被媒体左右,坚守建筑学人、建筑从业人员应该有的操守,以学术价值为核心去评判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质量,以服务政府、服务会员来引领行业的发展,而不是政府或少数人的喉舌,这是一个学术团体应该坚持的。
H+A :我们都知道,学术性是中国建筑学会倡导的根本属性,在支持国家建设的过程中,您认为如何保证学会的学术性和学术自由?
仲:学术独立是建筑学会一直谨守的宗旨。
所谓学术独立就是我们既不被社会左右,也不被媒体左右,坚守建筑学人、建筑从业人员应该有的操守,以学术价值为核心去评判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质量,以服务政府、服务会员来引领行业的发展,而不是政府或少数人的喉舌,这是一个学术团体应该坚持的。学会第13届理事会提出十六字办会方针,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学会的自我定位,将坚持学术追求和坚守学术价值作为学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贯彻到底。
65年来,全国的建筑科技工作者,通过技术总结和学术交流提高我们的建筑艺术和科学技术,持续服务于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坚守“建筑是为人民服务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当我们忘了建筑是为什么而服务时,建筑创作一定会出现问题。高兴的是,65年深厚沉淀的中国建筑学会依然坚守学术阵地和学术价值,尤为可贵。
举一个最近的例子,深圳体育馆是深圳市建设之初的八大文化体育建筑之一,见证了深圳的成长。简洁的四根柱子顶起一个90m x 90m 的空间,没有任何非功能性的装饰和空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建筑遗产。我们是用历史建筑保护的心态去充分利用她,还是用城市空间更新的心态去彻底拆除她,这取决于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在这个时候,建筑学会就要发挥他的作用,从学术独立的角度去发出自己的声音。这65年间,我认为学会在坚持学术独立的方面没有变化,包括在建筑创作思想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始终在履行学会应该去做的事情。
△2022 冬奥会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大师工作营开营仪式
△雄安市民中心方案评审会会议现场
快餐式的建筑文化不应当继续存续,我们的建筑应该生长在中国文化的根基之上。我相信中国建筑学会在中国建筑文化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有更多作为的空间,应该起到应有的作用。
H+A:作为中国建筑的学术引领者,在您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总体情况如何?目前这个时代对于建筑文化而言是否是一个更为良性的时代?
仲:建筑文化的概念非常之大。建筑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艺术思想的表达、技术实践的平台和使用功能的空间,它不仅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程度有关,与技术发展的进步有关,也与生活工作在其中的人有关,与这些人发生的故事有关。建筑文化既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表达,也是人对美好生活方式追求的表达,是人与自然界既抗争又和谐的结果之下的表达,也与我们的社会治理结构、经济可持续能力、居民可支付能力和工业发达程度密不可分。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城镇化速度很快,我们有时对于建筑文化和区域特色可能有点无暇顾及,总体上是在犯错与不断总结中前进。建国初期,国家建设百废待兴,这时建筑工业化是最重要的,比如德国和日本战后的建筑工业化都做得很成功,我国也在50年代特别重视建筑工业基础建设和建筑工业化道路。90年代住宅市场化之后的规模化住宅建设,人们又找到了新的方式,基于预拌混凝土和先进模板技术的工业化建造方式。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的快速城镇化和规模化建设造成的‘千城一面’现象,不仅仅指城市失去了应有的区域特色,也失去了对中国建筑文化的自信。缺乏文化自信、失去了文化的根和地域的特色,建筑的创新是站不住脚的。
建筑作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街区的空间表达,除了对在地文化、智慧和技艺的传承起着极大作用外,也在不断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正如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所提出的建筑环境对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每个地方,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本身无法替代的文化根源,我们有必要去挖掘和保留这些文化根源。我国正在进行中的“美丽乡村”建设,也是一个文化的问题:不是简单地复制城市生活,真正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还是如何让设计师去了解农耕文化及其对于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如何通过先进的城市建设技术,去保留和传承乡村的文化、保留乡村的记忆,尤其是濒临遗失的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既能振兴农村和农业,也能让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裕。
城镇化究竟是人的城镇化,还是建筑形式的城镇化,抑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其实这一方面有许多学术问题需要去探索。可以肯定的是,快餐式的建筑文化不应当继续存续,我们的建筑应该生长在中国文化的根基之上。我相信中国建筑学会在中国建筑文化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有更多作为的空间,应该起到应有的作用。
H+A :刚才您在文化自信中提到“文化的根”,那么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怎样才能找到文化的根?
仲:综合来看,产生“建筑文化根在何方”这一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我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知与自信以及民众建筑审美素质的提升仍然有较大提升的空间;其二是我们的建筑行业在某些方面还有待完善,例如,我们的建筑策划和使用后评估等方面起步较晚,底子相对薄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导致建筑的任务书和评价体系中对建筑文化的要求不足。建筑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它既反映我们的经济能力和政治生态,也反映我们的生活状态和民众的文化素养,或者说是对建筑文化的认知能力。
找到文化的根,其中一个方式是通过建筑教育引导未来建筑师守住文化根基。与其他工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建筑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师徒传承”特征。在其他学科领域,师傅带徒弟可能不那么重要,但在建筑学的学科里非常重要。对于教师队伍的人才需求,别的工科教师与学生比例可能1:50都可以,但建筑学学科通常在1:4,甚至1:1,因为多数情况下它的教育无法单纯用课本中的文字或数学中的公式去表达。因此我们也在建筑教育评估的工作中希望通过建筑教育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等方式,去引导未来的建筑师在守住文化根基,在反映地域特色的前提下去开展创新,体现时代特色。
我们今天的建筑文化,从“适用、经济、绿色、美观”这个新时期建筑方针中就有所体现。中国建筑学会修龙理事长认为新时期建筑方针既有经济上的态度、使用上的态度、对自然界的态度,也有对美的态度。这4个方面是依次叠加、层次递进、缺一不可的。在新的发展时期,“绿色”不只是一个观点或一种手段,“美观”也不是过去概念中对美观的定义。绿色是一种理念及其相应的行为,“因地制宜”是其灵魂,即建筑必须与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应当承担起对人类、对自然、对社会、对文化的责任,也是建筑可持续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伦理。美观是一种大美,是和谐之美、融洽之美、人文之美、大众欣赏共鸣之美,要满足建筑艺术的形式美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要满足建筑对本土文化的创新传承并赋予时代性,需要百花齐放下的文化特色与传承,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新时期的新思考
事实上,传承建筑文化和建筑技艺,并不是对传统文化完整复制的过程,而是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探寻适应当代经济水平与生活方式的技术,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提炼并发展的结果。
H+A :中国建筑应该如何处理好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仲:真正保留好传统文化绝非易事。我们能保留着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就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社会工程。事实上,传承建筑文化和建筑技艺,并不是对传统文化完整复制的过程,而是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探寻适应当代经济水平与生活方式的技术,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提炼并发展的结果。国际上对于建筑保护存在各种理论的派别,有主张修旧如旧尽量保持建筑原貌,甚至不动其中任何遗留的物件来保留这种记忆和信息;也有保留之余的再生,让历史文化建筑在更广泛的使用中得以发挥更多的功用,适应当今的使用需求。无论赞同何种理论,仅仅去保留现有的一些建筑遗迹都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研究的还有与建筑遗迹相关的思想、人物事件和社会背景,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传统文化。希望在建筑学领域能够通过更多建筑评论和建筑历史的研究,包括口述史,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有机保留。
试图用外来文化去影响、侵占本土文化,实际是对这个地方文化的一种干扰。所以我们可以找到共同的方法,或者看问题的视角,从地域文化的底蕴里去找到创作的空间和思路。
H+A :说完中国传统文化,您认为中国建筑应该以什么方式来参与世界建筑交流、丰富世界建筑文化?
仲:1999年北京举办的国际建筑师大会中,中国牵头草拟并向世界发布了《北京宪章》,凸显了中国对于建筑态度、建筑文化和建筑创作的重视。2006年的亚洲建筑师大会,我们根据改革开放走出去的高度对中国的建设成就进行了宣传,力求进一步提升中国建筑师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是在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过程有着重大意义的两次会议,向世界展示了我们中国的建筑文化、思想、实践、建筑师以及建筑学的研究成果。
举办这些国际大型会议,目的在于加强中国建筑界与国际建筑组织之间的交流。我们目前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学术交流非常多,比如基于堪培拉协议的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基于国际通行规则的工程师互认项目,基于国内外设计机构联合设计机制的各种国际合作设计,两国或多国之间的学生工作营和设计工作坊,推动了国际建筑师之间的合作。这些合作中,我们也充分尊重各个国家的利益和文化。比如一些国家会考虑建筑市场对中国完全开放是否会对该国的建筑市场产生影响,中国也同样会存在相应的问题。所以学会积极推动双边或多边合作设计这个概念,它的第一个优点是当地合作方更了解在地文化、传统、规范、生活方式、工程技术水平等,第二优点是通过合作设计来引进新技术。中国建筑学会通过这种国际交流方式,倡导以共赢合作的理念寻求共同的发展,这也是学会在国际合作中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
谈到中国建筑跟世界建筑文化之间的关联性,我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和世界建筑文化的目标、面临的问题和应该采用的策略是一致的,即如何从地域文化的底蕴里去寻找创作的空间和思路,寻找共同的解决方法。通过国际交流,中国的建筑文化与其他国家建筑文化之间互相借鉴和影响,对于建筑文化现象的集体探讨,不仅在于方法理念上获得共识,更多是在于社会性上的许多共识。例如这次印度建筑师荣获普利兹克奖,就体现了国际建筑界对社会底层居住问题的考虑。尊重居住文化也是居住权的一方面,一个地域在几千年的发展尤其是与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经典、传统的建筑形式和建造方式,甚至包括建筑态度、建筑工艺,这是地域性的表达。试图用外来文化去影响、侵占本土文化,实际是对这个地方文化的一种干扰。所以我们可以找到共同的方法,或者看问题的视角,从地域文化的底蕴里去找到创作的空间和思路。
H+A :中国建筑学会在国际建筑组织中的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仲:中国建筑学会于1955年以国家会员身份加入了国际建筑师协会(UIA),1989年以国家会员身份加入了亚洲建筑师协会(ARCASIA)。此外,与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美国建筑师学会、日本建筑学会、俄罗斯建筑师联盟、韩国建筑学会、匈牙利建筑学会、波兰建筑学会、香港建筑师学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相关组织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友好合作关系。2017年5月起,学会开始承担APEC建筑师中央理事会秘书处的工作,并于2018年9月在郑州召开第8次理事会议,进一步推动对外交流与合作。
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建筑学会一直以来都是联系中外建筑界的纽带和展现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窗口。学会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力广泛,并且长期倾力向国际组织推荐人才,积极创造机会让有才华的建筑师在国际组织中脱颖而出。
H+A :在推动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方面,学会都有哪一些举措?
仲:中国建筑学会以“行业引领”为目标,通过“服务政府、服务会员”的方式,坚守“学术追求”为核心价值,坚持会员服务为核心工作,关注行业动态,倾听广大建筑科技工作者心声,积极开展建筑师负责制、中国工程标准“走出去”、“中国建造2030”等课题研究;学会联合各级政府,主办行业学术会议、论坛、展览,分享行业前沿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深入走访会员单位,了解行业一线工作情况,总结并形成报告和建议,提交至决策部门;通过设置“建筑设计奖”,评比优秀行业案例,展示行业发展进程,举荐和奖励科技成果和人才;学会的科技培训中心也一直积极组织行业培训,交流先进经验,整体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知识水平。
自始至终,我认为学会承担的社会责任很大。在通过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通过二级组织以何种方式去把学会对于城镇化发展的理念和学术观点传递出去等方面,学会做了许多工作:比如方案征集、学术活动、会员之家,现在学会正在做一个建筑传媒矩阵。因为中国建筑学会不仅涉及一个建筑学的学科,也不仅仅是建筑师的学会,它是一个覆盖建筑全专业、涉及建筑全类型、面向建筑全产业链、关注新技术新理念的学会。社会上有一些人对于中国建筑学会的理解还停留在“建筑师们阳春白雪的组织”这类印象中,其实这是对学会的一个误解。新的一届理事会已经在努力去改变,学会现在已经有关注于不同建筑/ 工程专业、类型、传承与宣传、教育与职业、可持续发展的二级组织45家(截至2018年9月9 日),它是一个多元的跨学科的学术组织。在这里,不同身份的相关从业者可以从设计的角色、环境的角度,建造技术的发展、技术经济的目标等各种层面进行建筑评论、建筑策划、技术整合利用等各项研究和实践;可以从不同专业视角、不同利益主体、不同使用主体去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研究和使用前瞻的建筑技术,寻求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这些都是中国建筑学会独有的学术优势。
H+A :对于2017年2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及的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学会是如何去理解的?
仲:这个文件与中国建筑事业息息相关,住建部已经在推行试点。中国房地产市场决定了,原先建筑完工后只要卖给业主,就和建筑师再没有关系,当时是以位置和造价为建筑的第一约束条件,今天的事实证明已经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现在有了全过程的咨询服务,建筑设计承担更大的技术与管理责任,这些都是反思经验教训得出的想法,下一步就是思考怎样去落地。一项制度的顺利落地,需要社会整个治理环境的配套,以香港地区类似的角色——“认可人士”为例,他的权利就是代表甲方,像项目经理那样以一定的个人执业能力来负责这个工程,个人执业能力可以由香港建筑师学会根据其教育背景、工程能力、项目业绩和管理能力等进行评价,通过之后再授予他这个职责与权利。我们的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不能是一个浮于表面的概念。正在试点的建筑师负责制也一样,当然负责制中的建筑师是一个服务团队的代表。
建筑师的新职责
H+A :在当前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中涉及到的文化传承与转型,您认为建筑师应当承担哪些责任,扮演怎样的角色?
仲:建筑师面对城镇化进程和美丽乡村建设时,首先要有一个深入调查研究的基本态度。对于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只有深入到农村、深入到农村的生活方式、深入到农村的产业中去,才可能发现农村和农民真正的问题。这里建筑师的责任很大,可能不仅仅是要设计和建造出一个房子来,而且要对村民的需求、对乡村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特征、建成后如何去运营管理、对乡村社会带来的影响有一个深入的认知和判断。因此,我们如今也倡导在乡村建设中建筑师要开展建筑策划和后评估。我们希望带去更多新技术、新手段和新理念,但是这些新东西,与当地的原生文化、生活方式和产业形态之间如何融合互动,这是建筑师面对的一个永久的话题。
各级政府和学会在城镇化进程方面不断地取得共识,我们有共识不等于就能做对,建筑师、规划师在使用创作的力量时,需要对这种共识有所理解,并赋予创作的全过程,才能实现这样一个个项目设计。比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李晓江、朱子瑜等专家学者,在北川新县城的灾后重建的规划设计之初,就在研究街道的尺度和街道功能的变化,以及如何适应城市不断的发展。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政府对一个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和乡村建设理念的集中决策过程中,建筑师有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现在国家对空间规划越来越重视,那么建筑师怎么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去发挥作用?住建部正在鼓励建筑设计下乡,如何让当地的老百姓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体,既需要建筑师、规划师的技术,还需要他们有宽泛的知识和沟通的能力。要满足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也要建筑师、规划师引导乡民通过村民公约,或是共建方式去构建一个既能留住乡愁又能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系统工程。以往在快速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建筑师通常以完成既定生产任务为先,以满足社会大规模建设的需求为重,很难有时间去思考城镇化问题,包括在建筑教育上其实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偏差。
眼下正在经历着新农村建设的转型时期,建筑师也开始趋于冷静。如果按照过去那种思维来看现在,我们的设计产能存在严重过剩,但假使我们回归每个建筑的本原,建筑师的数量又未必足够,因为我们没有对我们该投入的地方比如建筑文化、建筑功能、人本方面等投入足够多的关注。所以今天的建筑师如果不自发进行改变,也将成为过剩产能。归根结底,这还是需要体制上的革新,建筑师的真正作用是发现并解决人的需求。只有政策的创新才可能带来建筑的创新,现在建筑创新问题不是建筑师不能创新,而是因为各种约束条件压缩了建筑创新的空间,也就没有创作的动力。
对于共识上的形成、相关利益方的参与等工作上,需要建筑学会去做的事也相当之多。去年学会发布了《建筑设计从业人员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就是希望通过建筑师的自律去引导社会的自律。反之,社会的不自律,也有可能是由我们自己的不自律造成的。这是一个互动又互相促进的过程,不是零和一的博弈。
△APEC 建筑师项目中国监督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会议暨建筑师跨境执业座谈会
△建筑师负责制课题工作研讨会
H+A :面对互联网、全球化等发展趋势,学会未来会针对哪些方面积极推动?互联网的发展是否会将建筑师的角色取而代之?
仲:借助互联网、全球化的优势,建筑学会将借力而上,搭建信息化平台,通过网络传播,向世界传播中国建筑的声音,树立文化自信。学会已建立或正在建立的会员系统、奖项系统、会议系统、财务系统等多个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化服务平台,致力于向广大会员提供最便捷的服务。学会的活动也将走向国际化,目前学会多项品牌活动,如威海国际人居节、郑州国际城市设计大会、梁思成建筑奖等,均向国际开放,希望通过这些重点项目,拓宽国际宣传渠道,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关注中国的建筑文化、研究、科技成果与人才。
关于互联网取代建筑师的问题,从大数据的角度而言部分功能的取代是必然的趋势。但大数据依然解决不了文化的在地性问题、使用对象的差异性问题,以及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不断变化的功能和环境需求问题,这众多问题都是建筑师面向一个以人为对象的建筑时势必要面临的。所以,互联网取代建筑创作很难,但会取代简单重复性的设计工作,比如施工图、钢筋类型统计、工程量精算这些可以被定量的工作,或者互联网可以帮助这些工作提高更高的效率。
这些年轻群体不能以“价值观改变了”去片面定义,在加强对个人执业能力培养与评估的氛围下,这一群体的扩大恰恰是市场需求多元化的结果,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建筑学会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
H+A :现在年轻一代包括80后,有很多自己创业的年轻建筑师。学会对于这个群体的未来发展和年轻一代的设计师们是否也有所关注?
仲:从组织建设的角度上,学会已经对此有所关注。学会于2016-2017年筹备并成立的学生分会就是要加大对年轻人在校期间以及变成一个合格工程师、建筑师之前的这一段职业生涯的关注、引导与指导。学生分会的成立,为学生和青年提供了学术活动平台、国际交流平台和创新实践平台,年轻一代通过这一平台已经在“建筑师的2X 岁”、“见字如面”等活动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至于年轻建筑师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政府改革应当是在不断淡化单位资质的同时,强化个人执业的资格管理和个人执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建筑师的教育背景、职业实践、以及他是否掌握了建筑师或者工程师所必需的知识。
现在不去体制内的设计院、自行创业的独立建筑师越来越多,也有去做平面设计、去做媒体策展的甚至去做服装、时尚设计的。学建筑不意味着一定要从事建筑这个行业,因为建筑学的本科教育更多的是对美的认知、对社会的认识,对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掌握等通识教育。这不仅仅是年轻人的选择问题,实际上也是建筑教育的发展问题。现在年轻一代创业意识和自我意识很强,但以往的教育方式可能会造成这一代人的内功和积淀不够强,团队意识相对薄弱。这不是年轻人自身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环境包括其成长环境造成的普遍问题。简单去评价这一代人并不是一个好方法。我们不能回避现在这代年轻人所处的环境带给他们的挑战,学会和社会各界都要关注他们面临的挑战,为他们克服并迎接这种挑战创造一些机会。同时,建筑师、工程师本身知识的积累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令他们依然有组织感和归属感的需求。学会也在研究探讨,看是否有可能将各种学术论坛和会议的发言进行系统的记录和管理以便青年人便捷查阅学习。学会即将成立的建筑设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行为监督工作委员会,目的也是引导建筑师去关注公共利益,关注建筑是为人服务的,重视建筑对自然的影响,对人健康的促进,重视可持续运营,不能只把建筑创作作为个人丰碑或表达个体追求的载体。
总体而言,这些年轻群体不能以“价值观改变了”去片面定义,在加强对个人执业能力培养与评估的氛围下,这一群体的扩大恰恰是市场需求多元化的结果,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建筑学会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全体会议
△学生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合影
△中国建筑学会二级组织名单(更新至2018年9月9日)
受访人简介:仲继寿,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国家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中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香港工程师学会正会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重点专项专家组专家、环境友好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协同创新中心战略发展与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太阳能建筑专委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