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交流>学术动态>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圆满召开

发布日期:2018-11-09 08:57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由中国建筑学会、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指导,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主办,广东省建筑业协会、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支持,中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承办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于2018年11月5日~6日在深圳隆重召开。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全体理事,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主管部门领导,装配式建筑行业开发、设计、生产、施工领域的500余名代表参与了本次年会。会议围绕“新时代、新动力、新理念、新技术”主题,旨在把握新时代发展脉搏、践行新动力装配梦想、聚焦新理念驱动变革、汇集新技术推陈出新,共同促进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学术交流与共识,为促进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和装配式建筑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主题学术报告会

 

11月5日上午,大会主题学术报告会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叶明主持,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高尔剑代表致辞,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原会长宋春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岳清瑞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理事长、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浩文,美国天宝(Trimble)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聂锐敏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叶明

 

 新时代新作为 推动装配式建筑更高质量发展——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  高尔剑

 

 

高局代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表《新时代、新作为,推动装配式建筑更高质量发展》的致辞。在致辞中,他提到:深圳始终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建筑生产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建筑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

 

深圳在这场变革中,高度重视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的发展,将其作为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和效率、降低建设能耗排放、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以推进。发布了各项政策文件、规范标准,深圳在2015年至2017年间装配式建筑项目面积增长11倍,总建筑面积已突破1200万平方米,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超过30%,力争达到35%的目标,提前五年完成国家下达的规划建设目标。

 

最后,高局表示促进发展装配式现代产业化必须满足一下几点:

一、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

二、坚持统筹推进与因地制宜相结合;

三、坚持统一规划与示范引领相结合。

 

 以最终产品为核心,加快转型升级,促进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原会长  宋春华

 

 

宋春华部长是我国住宅产业化事业早期领导者、推进者,他本次的主题演讲主要围绕以最终产品为核心,加快转型升级,促进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并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1)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度,牢牢抓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最终产品这个核心,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2)树立全装配的理念,推进装配化内装,提高装配建造的完成度。

(3)结合建设体制改革,在装配式建筑中,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

(4)坚持以人为本,集成先进技术,提高最终产品的品质与性能,让受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5)坚持创新发展,在总结优化的基础上,实现标准的突破,加快建立健全中国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

(6)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稳妥,持续推进。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岳清瑞院士

 

 

岳院表示从1950年至2020年间,我国钢结构的发展和成就,从节约刚才到如今的大力推广使用,钢结构量保持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建设了一大批钢结构示范标志性工程,涌现了一批具备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运营综合能力的大型企业。

 

他还详细介绍了装配式钢结构的发展进程、面临的问题以及钢结构工程技术体系基本建立,通过对唐山市丰润区浭阳锦园4#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楼项目的分析,详细解析了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高层住宅MCC STEEL HOUSE的探索运用。

 

最后,岳院说钢结构发展面临重大历史性机遇,要抓住机遇,建立二个平台一个体系,大力发展钢结构。

 

 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智能建造——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理事长、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浩文

 

 

叶浩文董事长围绕智能建造进行了一系列的介绍。他首先介绍了一体化智能建造实施思路,集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之。他指出要寻求一条符合智能建造实施思路的落实点,那就是智能建造平台的搭建以及在数字化设计、智能化制造、智慧工地方面的同步研究进步。最后他还列举了深圳裕景家园项目、深圳长圳项目、南京一中项目中的智能应用。

 

最后他表示,要用智造改造建筑业,建造是特殊的制造,要向制造业学习,让BIM+信息化+智慧化全面对标制造业!

 

 数字化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美国天宝(Trimble)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聂锐敏

 

 

聂总在本次会议上,首先介绍了天宝(Trimble)的发展历程、全线产品、业务范围以及项目案例等内容,结合自身的经验围绕在自动化施工模式上的心得,分享了全过程、全方位协同信息化施工体系、案例应用,并且详细讲述了全过程信息化工程管理技术核心,Trimble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协同系统的研究应用。

 

 高等学校教材《装配式建筑概论》出版发行发布仪式

 

 

高等学校教材《装配式建筑概论》出版发行发布仪式

教材编委会与高等院校签约授课合作仪式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高等学校教材《装配式建筑概论》出版发行发布仪式。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理事长、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叶浩文董事长主审,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叶明秘书长主编的《装配式建筑概论》出版发行。该教材的出版发行,适应了新时代发展要求,满足了培养装配式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这将对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专题一:

装配式建筑——新技术、新产品交流

 

会议主持人: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张仲华

 

 装配式预应力框架结构技术体系研究——中建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郭海山

 

 

郭总表示,装配式建筑就像搭积木一样的盖房子,得满足装配式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平衡。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高效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明确表示好的装配式体系,是实现“高效施工”的必要条件,由“等同现浇”到“干式装配”,生产效率、储运效率、安装效率与结构抗震安全也会进一步平衡。

 

其次,郭总还详细介绍了中建快速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体系(PPEFF)的研究运用,并将新体系的抗震性能与美国的Hybird System体系相对比。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技术路线选择——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李伟兴

 

 

李总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特点、居住建筑技术路线选择、公共建筑技术路线选择、工业建筑技术路线选择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适于高效建造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叠合楼盖系统研究与应用——同济大学副教授  赵勇

 

 

赵教授就当下针对装配式建筑最热门的几个问题做了直接分析,首先桁架钢筋预制板是目前国内最为流行的叠合板预制底板,但是并不为大众所接纳,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大家疑虑最大的就是抗震性能。同时,预制件的价格居高不下,生产、安装质量等都是问题。

 

如何改变现状,提高效率?赵教授分享了适于高效建造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叠合楼盖系统研究与应用经验。预应力双T板、密拼钢筋桁架板、预应力倒双T板,易于标准化设计,生产效率高;无模板、少(免支撑,且无外伸胡子筋,安装效率高;采用预应力技术,折算板厚和综合配筋少,可适于大跨度、重荷载的需求,适应性强;属于免拆模的叠合构件,可充分利用现浇混凝土工程的高效性,经济性能佳。

 

 钢一混组合剪力墙结构技术体系研究——浙江绿筑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国军

 

 

徐总介绍了精工钢构“建筑钢结构”向“钢结构建筑”的战略升级,最新的PSC集成住宅产品体系及成套技术。该体系主要采用PEC钢混组合剪力墙、梁,经过力学性能、稳定性能、抗火性能、抗震性等多重试验研究,确定了钢一混组合剪力墙结构技术体系技术的可靠性与优势,并且已在绍兴市行政中心配套住房项目中得以应用。

 

 叠合式剪力墙结构技术系统研究与应用——宝业集团上海建筑工业化研究院院长  樊骅

 

 

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图体系自2013年上海第一栋楼实施至今已有5年的时间,如今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逐渐愿意选择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也归功于这些年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众多企业与专家的坚持。目前从上海市地标、国家标准都已有叠合体系的相关内容与标准。

 

樊总结合了自身多年体系推广的经验,论坛上主要围绕双面叠合墙体系统做了介绍与发展,以及对该体系的试验与标准的阐述,表示该体系多应用于地上高层、多层,地下车库、管廊、装配式水池等工程,并在如何实施好双面叠合体系并发挥其价值的基本要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经验分享。

 

 大型轻工业厂房装配式结构工程实践——中建一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设计中心总经理、钢结构与建筑工业化部经理  李浩

 

 

李总结合大型工业厂房装配式钢结构的工程的特点,对项目实施方案的策划,无论是结构体系、构件生产工艺、构件安装工艺进行了深度剖析。

 

他将施工过程中存在两大难点也悉数列出:

 

第一、技术重难点,主要体现在:大型构件的质量控制难度大;连接节点的深化设计复杂程度高;构件安装精度控制难度大、要求高;实型构件成品保护难度大。

 

第二、组织管理重难点,主要体现在:现场施工及安装劳务组织难度大;深化设计围纸管理工作量大;模具管理难度高;构件调运管理工作量大;大型预制构件的运输及堆放管理难度大;构件安装过程中的安全管控要求高;塔吊履带吊交叉作业管理难度高。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发展研究——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十所设计总监  马涛

 

 

马总介绍了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发展中所需要面对的质量“通病”问题、体系的研究不够均衡、建筑产品的集成性较差,而且缺乏提升建筑品质的自主性动力。他提到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现浇、预制、叠合三种形式各自的发展历史,要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发展,就必须找准点、连成线、组成面、形成体、融入网络......在最大范围内形成联合——企业是主体,行业是支撑,政府做引导。

 

 装配式建筑楼板实践与探索——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  张波

 

 

张董首先详细介绍了装配式建筑常见楼板的形式,万斯达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领域的探索,重点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PKIII)特点、优势、相关专利、标准图集以及它在项目中的应用。

 

 预制双面叠合墙板在地下工程的应用与展望——湖北宇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刘备

 

 

针对预制双面叠合墙板在地下工程的应用问题,刘总从预制双面叠合墙板的特点、适用范围、链接技术、生产工艺,并详细介绍了在地下工程中的运用,对预制双面叠合墙板在项目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多,前景广阔。

 

 森临装配式装饰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上海森临建筑装饰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之舟

 

 

针对森临装配式装饰系统的相关问题,刘总结合项目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享。他首先分析了装饰行业现在所存的问题:资源的大量浪费、环境的大量污染、防火能力低、施工组织及管理难度大,装配式装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森临全钢结构装配式装饰系统包括:组合隔墙系统、金属单墙系统、配套门系统、金属吊颈系统四个方面,刘总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7个优点和项目案例。

 

 挤出成型水泥板(ECP板)围护系统——天津正通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贺征

 

 

贺总向大家介绍了天津正通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基本概况以及经营范围、项目案例等,着重提到了EPC板的定义,其次生产工艺、主要规格、优点、物理性能、维护系统、安装施工都做了详细说明。

 

 BIM技术与智能化钢筋加工设备的对接——天津市银丰机械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总监  梅晓彬

 

 

梅总首先给与会人员介绍了由天津市银丰机械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参与主编的装配式建筑培训教材《钢筋制品智能化加工技术》一书。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梅总就智能化钢筋加工中心与传统钢筋加工对比,BIM接口技术开发应用介绍,BIM在钢筋工程中的应用,BIM云钢筋加工中心应用介绍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BIM技术的应用是建筑钢筋工程管理领域的重大革新其实现了钢筋工程管理的数字化和程序化,从而有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BIM技术与智能化钢筋加工设备的对接应用,其极大弱化了人力成本。并解决了钢筋立程的质量问题和管理困惑。建筑产业智能化、工业化、自动化发展是行业发展、创新融合和科技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建筑产业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突破口。

 

 

专题二:

装配式建筑——新理念、新模式交流

 

会议主持: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执行秘书长,中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明祥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研究——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  叶明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住房和城乡建设的传统模式和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是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住房城乡建设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叶明秘书长发表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研究》的主题演讲,全面介绍了对建筑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建筑工业化并不是新问题,而是我国建筑业一直倡导的发展方向。2016年9月,国务院71号文件《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从传统建造方式向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转变。未来中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必然走上新型建筑工业化道路,必须建立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

 

 “建造”-“制造”-“智造”深圳建筑工业化发展实践与感悟——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主任  岑岩

 

 

岑主任详细介绍了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对比与发达国家地区建筑工业化结构技术体系的不同。他提出要“以港为师”促使超高层剪力墙结构建筑落成,改变建筑业落后的办法:“赋能”,方向指导,才是成功的捷径。

 

“后发劣势”是指落后国家由于发展比较迟,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模仿发达国家。模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模仿制度,另一种是模仿技术和工业化的模式。由于是后发国家,所以可以在没有基础制度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模仿实现快速发展。而国内装配式建筑因为理念的不对,设计、施工、生产人才严重不足,并且管理落后,配套不足。所以未能与“制度创新”同步发展。

 

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长河中,要提到的就是深圳模式的核心就是是“制度创新”,始终坚持不盲目追求预制率和装配率,项目不同衡量的标准亦不同,旨在提高居住质量、提高效率、减少人工、减少浪费,不忘初心!

 

 设计在EPC总承包各环节的主导作用——中建科技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樊则森

 

 

 建筑全过程咨询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深圳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龙玉峰

 

 

 装配式建筑的学以致用——中民住友建设科技集团副总经理  贺鲁杰

 

 

贺总与大家分析当前装配式建筑的烦恼,对于一种模式的变更,会带来各种问题,所以在这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上的设计院、业主、制造商、技术商、建造商、政府主管部门都有着各自的烦恼。如何解决这些烦恼呢?必须要学以致用一—解决装配式建筑烦恼装配式建筑历经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建筑产业化等过程,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但是,国外技术如何引进,国内同行如何创新,研究真正适合中国的成套装配式技术,管理体系。要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用就要好用,会用,管用。好用,国内外哪些技术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会用,不同类型的装配式建筑如何采用合理的技术组合;管用,EMPC的管理模式,设计决定一切,合适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

 

中民提出的EMPC项目管理模式,是以设计为基础,设计奠定一切为宗旨。iDrawin平台起到的是支撑作用,不仅仅是输出这种技术或者是服务,EMPC模式会打通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涵盖从研发到设计、生产、物流、装配,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全流程贯通。

 

 PC工厂建设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河北新大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淑凡

 

 

张总发表了PC工厂建设现状与其发展趋势的主旨演讲,根据住建部在《“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中,提出的两个总目标,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已得到各级政府及建筑行业的高度关注,目前全国31个省市陆续出台了装配式建筑目标及相关扶持政策。随着政府推进力度的逐年加大,配套政策相继落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热度不减,发展迅猛,作为装配式建筑主要部件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市场开始爆发式增长,从而带动了PC工厂的建设。在PC建厂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诸多问题,以及未来PC建厂的发展趋势,张总都逐一进行了分享。

 

PC构件不同生产安装方法的经济性影响——深圳市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谷明旺

 

 

谷总提到国内PC建筑发展很快,近两年新增预制构件厂超过500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普遍造价偏高,没有节省人工、材料、机械,甚至个别工程发生质量安全问题,让人担忧。其次,路径依赖严重,全面抄袭别人,生产和施工普遍缺乏“创新”。所有的创新和变革,都应该实现“快、好、省”才能有生命力。结合国内装配式建筑现状,对于如何提升经济效益?

 

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1.预制厂对混凝土的要求与商混站有什么区别?

2.预制外墙反打与正打两种工艺哪个更有优势?

3.循环流水线、固定台、长线台各有什么用途?

4.叠合楼板密拼和整浇接缝设计哪个更加省钱?

5.怎样安装和调节墙板才能实现“快、好、省”?

6.先张法预制/预应力技术能够节省多少造价?

 

最后,谷总表示技术决定质量和安全,经济性能决定企业竞争力和前景。PC建筑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的行业,属于建筑业的“高技术”,需要在技术、管理、制度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创新。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与创新——中建四局三公司副总工程师  钟佳

 

 

钟总详细介绍了中建四局三公司的基本情况,并结合项目案例分享了装配式建筑成套技术应用情况。

 

 高等学校装配式建筑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纪颖波

 

 

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人才短缺已经是行业各界的一大难点,所以高等学校专门开设装配式建筑课程,促进人才培养是必然的选择。纪院长就北方工业大学的土木工程系做了基本的介绍,设立的“新型建筑工业化集成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有诸多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20余项,获国家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千余篇。

 

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内外人才培养的现状各有不同并进行了分析对比,国外重实践、创新、自主、个性化,轻学术、范式培养;国内则与之相反,因此,我国的人才培养还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需要从高校角度制定人才培养方针,结合我国国情有效借鉴国外经验,形成我国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及其人才培养需以此为理论基础,具体展开实操。

 

针对建筑工业化发展存在的人才问题,从政府、企业、高校等关键角色中探究不难发现,最根本的是缺乏一套完整的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合理课程体系设置、专业性实践训练、产学研合作机制、定制化人才培养。需要从高校入手,进行装配式建筑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山东大学副教授  陆小珊

 

 

陆教授以职业教育培养装配式人才培养为切入点,首先明确行业发展人才先行,强化队伍建设,就要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置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并推动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次从职业教育新专业适应行业新战略、万斯达教育体系构件历程、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方向)建设思路、建设成果,以及建设成果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享。

 

 

代表参观深圳坪山会展中心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

 

会后,与会嘉宾集体观摩了建设中的深圳坪山会展中心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

 

 

 

展商风采

 

 

至此,为期两天的2018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学术年会完美落幕!

 

感谢主办方、协办单位、合作单位、所有参展商、参会专家及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