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名称 | 历史场所精神再现和文化传承 |
论坛时间 | 9月20日上午08:30-12:00 |
论坛地点 |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五层大河厅 |
主持人 | 张宇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资深会员 |
1 | 演讲题目:城市遗产中的新建筑 |
演讲人:赵元超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资深会员 | |
演讲内容摘要: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在城市中建设城市,通过微创手术不断完善城市设施和建设水平。在此过程中面临着保护和发展、传承与创新、新与旧、仿与创的诸多矛盾,需要设计者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原则认真把握。 本文借鉴国内外保护领域的新理念、新方法,结合我国城市遗产中新建筑的设计实践,以城市设计的视野和特色城市理论指导,共同分享在城市遗产中建设城市的原则和方法。 |
|
2 | 演讲题目:开间更新:一种基于整体保护、民生改善和产权明晰的北京老城设计模式 |
演讲人:张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 |
演讲内容摘要: 报告归纳北京老城从连片危改到整体保护和疏解腾退的演变历程,将更新的视角从街区、院落、房屋缩微到“开间”的尺度,在这一最基本的老城建筑单元和产权单元内,应答历史文化保护、基础设施改善、院内违法建设治理等多方面挑战,根据不同的空间尺寸和家庭情况提出多种改造户型,在开间之内整合成套化的厨房卫浴间和精细可变的收纳家具,在开间之外配租院落功能模块来置换违法自建房屋,并最终通过福绥境胡同50号院的试点建设和居民试住反馈,探索推广应用的实施路径与机制。 |
|
3 | 演讲题目:北京的城市复兴 |
演讲人:吴晨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 |
演讲内容摘要: 2002年,吴晨对“城市复兴”(urban regeneration)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全面而概括的探索与分析。城市复兴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各方面,工作建立一种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模式,应用于城市设计主导下的城市复兴实践。团队在北京老城及新区长期进行复兴项目实践,形成一系列以“保护、整治、复兴”为目标的规划设计工作。工作包括空间形态、文化活态、经济业态以及环境生态多个维度,形成以老城为中心的工作体系。这些项目实践是在“城市复兴”的背景下,以城市设计作为复兴城市活力、发展地区经济的一个重要策略。我们期望通过城市设计控制地区的城市形态和环境品质,以吸引投资者实现城市商业、文化的繁荣,目的在于发展创造新的就业和投资机会,并且提供优良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
|
4 | 演讲题目:跨越时空又如何——南京城墙的保护研究与设计实践 |
演讲人:陈薇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
演讲内容摘要: 南京城墙的特别之处是表达了中国古典都城的四重城形制以及和山川形势的完美结合,然而对此进行保护与设计十分困难,因为它们已消弭于现代城市之中。报告将结合过往开展的研究与实践,表达如何在认知南京城墙价值的前提下进行当代的保护、利用和城市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说,跨越时空进行保护研究与设计实践,既是一种挑战,也是继承和发掘中国古人创造性智慧的一种方式,同时其成果也将是场所精神的延续和传统文化的生息传承。 |
|
5 | 演讲题目:锚固与游离——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 |
演讲人:章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主任,教授 | |
演讲内容摘要: 场所精神,既存在于锚固于场地的物质存留中,又存在于游离于场地的诗意呈现中。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就是基于这一理念的城市更新实践。 杨浦滨江示范段是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启动段,为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建设乃至整个45公里黄浦江两岸贯通工程都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意义。 |
|
6 | 演讲题目:武汉的性格:城市空间再造中的场所精神与历史文脉延续 |
演讲人:肖伟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 |
演讲内容摘要: 城市空间是构成城市性格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武汉来说,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造就了这座城市的历史空间形态。面对城市更新的大潮,如何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把准城市的历史文脉,进而在建筑与规划的层面保留或再现关键的场所精神,是在城市空间中凸显城市性格并有效应对“千城一面”困境的良方。本文试图通过平和打包厂修复与再利用、中山大道改造、汉街以及汉口里商业街设计等案例,探讨武汉在城市空间再造过程中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进行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