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学会新闻>

IUDC专题论坛三:城市形态、建筑形态和城市设计

发布日期:2018-09-10 21:05 | 来源:未知 | 作者:综合部

 

论坛名称 城市形态、建筑形态和城市设计
论坛时间 9月20日下午13:30-17:00
论坛地点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五层大河厅
主持人 朱文一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1 演讲题目:一个院子,一座城市
演讲人:李兴钢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演讲内容摘要:
“微缩北京”——大院胡同28号是一次结合了旧城更新、院落改造、理想居所研究的设计实践。以研究传统北京的复合性城市结构为基础,认识并运用其结构可延伸、加密的特征,通过分形加密,将大杂院转变为小合院群;“宅园”与“公共单元”的设置适应了现代社会结构,将院落转变成微缩社区;居所层面极限尺度的技术性设计服务于“宅园合一”的精神性营造,通过空间叙事,将日常诗意与都市胜景的体验带入“理想居所”。 实践以个案回应了北京旧城更新的三大典型难题,并探讨向更广泛的社区、城市扩展,恢复北京旧城“自生机会”的可能性。
2 演讲题目: 城市创新空间——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与未来
演讲人:王振军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资深会员
演讲内容摘要:
随着产业升级的加剧,作为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的高科技园越来越成为各地政府大力推进的城市典型形态。高科技园区所形成的城市科技综合体是人、自然、科技的载体,通过对三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发现三者之间的秩序和结构以及他们之间相互适应关系将是科技园区设计所要探索的具体内容。报告拟从国内外高科技园的建设及发展中,分析归纳高科技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人与科技关系之间的典型特征,提出高科技园区规划的方法和策略。结合实践对所提出的设计理论进行检验与总结,形成全面系统、充满生机的建设模式,使园区空间结构和环境品质达到最佳状态,并保持与周边城市要素的良好互动,从而促进城市高效、健康、可持续地运行。
3 演讲题目:润物细无声——伴随城市街区生长的建筑实践
演讲人:薛明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演讲内容摘要:
中国的很多城市在大拆大建中失去了历史记忆,失去了人性的尺度、细节和场所,失去了健康的环境,浪费了珍贵的资源。
演讲以若干在城市发展中建设和改造的项目设计实践为例,阐述作为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如何从城市的角度去综合分析项目与城市的关系,找到项目在其所处的时空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角色。特别是城市在剧烈的变化当中,摈弃浮躁的心态,静心从最基本的设计出发,从整体环境的高度解决问题。有效地从人性化的角度提升项目及周边环境的空间品质,引发地段的活力,并在经济适宜的条件下,从绿色、生态以及城市生长的角度,为未来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既保持原有地段积极的历史记忆,又去除原有环境中消极的因素,将时代的文明成果恰当体现在设计中,留下无愧于时代的历史印记。
4 演讲题目:从形态理解到形态设计
演讲人:韩冬青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资深会员
演讲内容摘要:
城市设计实践的核心内容在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构建与场所塑造。形态理解是形态设计的前提,形态设计则是基于其内在机理的综合性驾驭和创造。报告人结合自身亲历的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讨论两个相互关联的内容。其一是形态理解的三种基本取向和物质空间形态呈现的基本架构;其二是形态设计实践的基本方法与路径。
5 演讲题目:共享.感知——城市设计在公共建筑学领域的实践
演讲人:刘恩芳  华建集团建筑专业总师,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演讲内容摘要:
通过近几年的城市设计案例实践,探讨了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在当今城市转型的历史阶段,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城市转型的方式和创新内涵;结合上海虹桥低碳商务区的步行立体连廊的系统建构、后世博央企总部的区域整体设计、徐家汇体育中心向市民活动中心转变等城市设计项目,深化了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城市设计的内涵、途径;拓展了城市设计在公共建筑学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在“共享”城市设计内涵指导下,公众在公共空间中“感知”路径的设计方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大部分已建成的城市设计案例为这样的探讨奠定了基础,涉及从城市设计内涵拓展到管理机制的创新,从局部的激活到整体的提升,从节点到系统的城市设计的新实践。
6 演讲题目: 山地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设计认识
演讲人:赵万民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演讲内容摘要:
演讲者根据多年对我国三峡库区、西南山地人居环境的研究与工程实践,提出关于山地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设计的理论构成与内在联系,曾经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支撑计划中进行理论深化和实践总结,提出了关于山地生态性、文化性、空间组合性的理论概念,构建山地“簇群”空间形态的城市设计理念,并在多项课题研究和项目实践中得到应用。演讲者以此内容为主题,组织关于“山地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设计认识”的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