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交流>学术动态>

中国建筑学会寒地建筑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暨“适应·共生:顺应在地语境 回归建筑本原”高峰论坛举行

发布日期:2018-08-24 10:00 | 来源:未知 | 作者:综合部

7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建筑学会寒地建筑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和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中国建筑学会寒地建筑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暨“适应·共生:顺应在地语境 回归建筑本原”高峰论坛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召开。开幕式由寒地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付本臣教授主持,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仲继寿先生,内蒙古工业大学校长邢永明教授,寒地建筑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梅洪元教授先后致辞。

 

随后的论坛环节分别由寒地建筑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内蒙古工业大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鹏举教授,寒地建筑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刘玉龙先生,寒地建筑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吉林建筑大学副校长张成龙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剑飞教授主持,十位演讲嘉宾精彩纷呈的主旨报告为在场师生及参会委员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学术盛宴。

 


 

嘉 宾 报 告 概 述

以报告先后为序,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1

建筑及热工设计对策


刘加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寒地建筑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如果算上海洋国土,我国的寒冷地区占国土面积近1/2。对于依据气候区划以及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等条件进行的建筑设计而言,不能将如此广大的寒冷地区一概视之,需要做进一步的气候区分,并依据各自的气候特征采取适合的热工设计对策。比如:

针对以哈尔滨为例的低海拔海洋性寒冷气候,结合冬季日平均温度低、室外日照温度差较小、连续阴寒和降雪的频率较高等特点,热工设计应采取高保温性、高气密性、可以不考虑夏季的对策;同时应注意冬季太阳辐射资源差的特点,(因室内外温差较大)不建议采取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建筑四周围护应进行均衡的保温设计。

针对以西藏高原为例的高海拔大陆性寒冷气候,结合冬季长、冬季日平均温度高、室外日照温度差较大、连续阴寒和降雪的频率低、夏季凉爽等特点,(因室内外温差较小)是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的绝佳地区,但需注意热工设计不应采取保温性能各向同性的对策,在热能的主要来源,即建筑的南向可去掉保温;内部采暖应设计两套系统,比如低层建筑,用太阳能热水+电加热的方式仅仅为北向系统供热,把南向系统独立出来,做经济性较高的电加热补充(连续阴寒和降雪期使用)。

针对以新疆大部分地区为例的低海拔大陆性寒冷气候,结合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室外日照温度差较大、降雨和降雪概率低等特点,热工设计应采取高保温性能、注重夏季日间遮阳和夜间通风的对策,是冬季利用被动式太阳能、夏季利用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的最适宜地区。

巧妙选取热工设计对策,是寒地建筑创作中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房屋的舒适问题和采暖能耗,这方面应多向传统建筑学习,因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应对地域气候的经验和做法。
 

2

看不见的技术与看得见的艺术

——MoMA当代艺术博物馆


庄惟敏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

 

关于绿色建筑,创作中一直以来存在两个错误倾向:一是不在意绿色技术,只注重功能和形式;二是强调绿色技术之后,为建筑“刷绿”。通过分享正在建设中的MoMA当代艺术博物馆案例,正视“绿色”是建筑的属性之一而非建筑中的某一类型,提倡建筑创作中对于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自觉性,以及将绿色建筑的理念和策略融入创作中的态度,成为用绿色建筑思想武装起来的建筑师。

基于对当下建造应关注气候、环境、绿色、生态、节能诸方面的理念坚持,MoMA业主方在自己的每一个楼盘都通过一个小型公共建筑的建造来反映绿色技术策略的应用,向来到这里的人们展示、推广绿色、节能的理念。因此建筑创作从“绿色”出发,积极探索被动式技术与空间营造的融合,力求达到“看得见的艺术、看不见的技术”的境界。着眼于光、水、风这些既是流动的能量体又是建筑师经常调动的要素,创作中对主动式和被动式节能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并与建筑的空间和形态设计相互协调,来实现人、自然、建筑的融合。
 

3

深邃之形


俞孔坚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

 

当下中国,一方面,过度依赖工业文明的技术来解决工业文明带来的问题,往往导致了系统性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另一方面,在追求“美”的名义下创造了很多不可持续的浅陋之形,因此需要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案、不同的美的形式。报告主旨在于探寻科学的、生态的、深邃的“形”之生成逻辑。

中国的农业文明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生态智慧和遗产,生态和美丽的关键是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协调,所谓深邃之形,就是在健康的生态基础之上的人类美好憧憬的设计,把人类对美、对功能的欲望建立在生态的基础设施之上,它源于人与自然的一种深邃的联系——几千年来积累下来延续至今依然可持续的本质的联系。

在景观营建的视角下,深邃之形的产生有四大类技术(造田、支架、灌溉和施肥、播种与收获),构建了人和大地之间最为深沉和久远的联系。应当从中萃取传统农业智慧,提炼并加以量化、模式化、标准化,做好POE,将工业文明的科学分析与农业文明的智慧结合,构建这个时代的生态工程,不断加以总结,形成集成的、标准化的、可大面积推广的工程技术,用以综合解决城市问题,创造深邃之形。
 

4

城市物质空间与环境质量的关联性

丁沃沃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面对城市化带来的集聚现象,城市中的建筑不仅要应对单体的问题,还要应对群体的问题,即一系列由密度引发的新问题。建筑的集群构成了一种人造的环境,复杂的城市导致城市形态远远超过了人们的一般经验,靠常识决策的传统做法难以为继。这不完全是城市规划的问题,而已然是建筑学的问题,需要去思考建筑在人造的自然中该承担怎样的角色。

高密度的形态是可以有质量的,并不能一概而论它是不好的,以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在何种阈值下的高密度的形态是好的,能够为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提供支持,而不是依赖经验一再试错。对于城市形态质量的性能(物理、感知)参数,需要踏实地去做综合研究。

城市形态的物理性能与地域特征、空间组合方式、材料质感密切相关,建筑不仅要应对环境,集聚在一起时也改变了环境,涉及单体、城市空间和肌理的多面问题。城市形态的感知性能中的价值判断虽有传统的美学标准作为支持,但无法规避群体目标的问题,这涉及到对感知路径的研究,虽然相关要素复杂多样,但能够尽量做到精准、全面。要注意,不应将研究与设计脱节,应在设计中对问题做主动研究。
 

5

高山下的花环

——延安大剧院创作回顾

赵元超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寒地建筑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农耕文明与草原文化交织的延安地区,见证了中国历史中很多重大的转折。面对新的时代发展,延安以恢弘魄力削山、填沟、造地、建城,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为了迎接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的开幕,延安大剧院择址兴建。

基于对边区建筑的研究和借鉴,创作秉持利用最少的资源专注做真实的建筑的思想,体现建筑和建造的本质。大剧院内部空间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构件,基本上都是建筑本身的功能体现。

面对大剧院作为城市文化守望者和时代标志的定位,建筑师在设计中贯穿了对延安地区文化的阐释,追溯马克思主义在延安时期中国化并对整个中国产生的深刻影响,创作将西方的拱与延安的窑洞结合,着力塑造契合当地风貌的地景建筑,但契合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形态模仿,而是更注重整体形态与空间功能的吻合,并在材料选择上多花心思,寄望通过建筑与城市的关联互动,推动延安地区从革命的地走向文化的圣地。

整个设计过程颇多磨难,但建筑师坚持面对各方领导不断陈诉设计的初衷和原则,坚持最终的建筑呈现,不只是表达对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里那些从窑洞中走出的艺术家们的怀念,更是对自身在这一城市语境下公共文化建筑设计中坚守创作理念的纪念。
 

6

基于场地特征的设计策略

章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在对既有建筑的改造利用方面,以上海为例,对于老城区的建设正从旧城改造模式向有机更新模式转变,对比原来的“拆-改-留”到现在的“留-改-拆”的秩序变化,可以看到对于既有遗存的改造利用不同的价值观和理念。具体项目的设计普遍会基于地域/城市、场地、功能、形态和空间、结构和建构等方面的策略。从场地出发来思考建筑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楼纳未来乡村展示馆因循感知驱动,M2游船码头改造贯通景观体系,杨浦滨江烟草仓库改造打造立体景观,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架构立体院落,原作设计工作室呼应地域气候,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回归人体尺度,精致或粗犷、日常或磅礴,叙事性的设计策略使建筑与所在场地的地脉和文脉息息相生。
 

7

 

我们向猪圈学习什么

——关于在地建筑原型的思考
 

张险峰

寒地建筑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

 

所谓在地,是指建筑本身与所处的大地及形成于其上的文化、风土等地域特性或显性或隐性的依附关系,其特性便在于源于自然环境和地域生活。当下探讨建筑的在地性,是对建筑原真性的理性回归。

对建筑原型的研究,有助于明晰回归建筑本原的路径。森佩尔提出的建筑四要素——炉灶、屋顶、围合、基础,分别对应了人类的聚集、遮蔽、围合、抬升这四个动机,如果用当代建筑的语言来描述这四要素,则分别代表了建筑的使用功能、空间需求、建造体系及与环境的关系。森佩尔对建筑要素的分析已经超越了建筑形式的范畴,不仅蕴含形式背后产生的动机,而且形成了动机的逻辑关系。猪圈作为一种建构物,是人类所居住和使用的建筑的简化和缩影,更具原型属性。以其为出发点思考建筑的在地性,颇具启发意义,而由此衍生开来,大量的建筑案例也生动地阐释了从场地、材料、文化等方面对在地性内涵中自然、建构、人文、生态、时间等维度的表达方式和具体方法。

 

8

现代的乡土


景泉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院长

 

乡土建筑实际上就是在乡土环境中的建筑,它是本土的、朴素的、自发的、民间的。乡土文化是特定地域中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之一便是乡土。

一方面,以农耕文明为本的大地艺术,是中华文化、中国美的表现。吴良镛院士在《中国人居史》中写道“中国人居始终是在一个宏大的地面上展开的,在一个具有鲜明文化价值追求的背景下发展成熟,始终是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解决一个大规模人口的人居需求,从始至终,一气呵成,这是中国人居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认识中国人居演进的时代特征的一个基本前提”。另一方面,东方建筑的营造方式也与西方有别。西方建筑更强调单体的体量和造型。中国建筑讲究的是群体性,单体建筑不是孤立的存在,要放在环境关系中去审视、判断,思考建筑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建成环境的关系。

回溯近年来参与的很多重要的国家项目的实践历程,提出借鉴原生的乡土的智慧,回应现代语境下的挑战,低下头,尊重脚下的土地,回到土地,采集乡土和设计的智慧。

 

9

北京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调查研究

卜德清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面对当前中国社会凸显的老龄化趋势和养老需求,养老设施的设计建设工作面临巨大压力。研究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这一新出现的建筑类型进行调查和研究,务求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建议。

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从原本的社区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发展而来,是就近服务于社区,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陪伴护理、心理支持、社会交流等服务的小规模、多功能设施,可提供站内和派出上门服务,是对居家养老模式的必要补充。相较于日间照料中心,该类设施规模小、数量多、政府补贴高、服务项目多、覆盖面更广、服务更周到、针对性更强。

在对6家不同规模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场所的调研,以及全天站内和派出服务情况的详细记录后,结合分析结果对功能构成、空间关系进行梳理,形成三种空间布局模式建议,并针对与各类行为匹配的功能空间的设置规模和比例、设计原则和要点进行细致研究。
 

10

蒙古包建筑原型的现代转译

白丽燕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蒙古包看似简单,但内部有着关于时间和空间非常明确的秩序,这也是把蒙古包从传统向现代转译的一个非常明确的切入点,同时对其所包含的必需的因子进行设计和建构方面的现代化,考虑住居需求。将传统蒙古包的杆件系统改为板式系统将板式系统,并将墙壁部分做成格子空间赋予其储藏功能,便是实践成果之一。

圆明园含经堂蒙古包复原工作的深入,对蒙古包建筑形态研究的推进有很大的助益,从中可以看到蒙古包作为一种成熟的建筑类型,当承担礼制作用时,会以不同的形式回应其相应的等级、次序,完全可以涵盖仪式或者生活的所有要求,它本身便是一种建筑原型。认识到这一点,对于蒙古包建筑现代转译过程中如何满足住居需求的启发在于,不再追求以单体的设计而是通过组合式的方式来解决所有问题。期待相关研究成果的深入,助推被动式蒙古包的设计实践,令牧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也更有尊严。
 

 

与会嘉宾合影
 

❒ 物料提供 | 内蒙古工业大学    摄影 | 甘炯

❒ 录音整理 微信编排 | YL

*本文图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寒地建筑”文章《中国建筑学会寒地建筑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暨“适应·共生:顺应在地语境 回归建筑本原”高峰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