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对外交往>国际事务动态>

海峡两岸都市设计工作坊10月22日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16-11-02 13:19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10月21日下午,2016年秋季学期“海峡两岸都市设计工作坊”迎来了终期评图,共同工作了十天,来自三个学校的40名学生和6名教师,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北区校园及周边城市空间都市设计研究”的议题上碰撞出什么样的思维火花?

 

本次“海峡两岸都市设计工作坊”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台湾淡江大学建筑学系、台湾逢甲大学建筑学院共同举办,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孙一民教授总策划,淡江大学建筑系黄瑞茂教授、逢甲大学建筑学院沈扬庭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苏平副教授、王璐副教授、李敏稚博士、徐好好博士共同指导,由华南理工大学辛颖、郑宇晨、逢甲大学建筑学院陈奕中担任助教。

 

本次最终评图有幸邀请到了高级规划师、广州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广州市规划局原局长潘安博士,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专业委员会成员、规划系科研主管Vincent Nadin(文森特 纳丁)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春阳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凌晓红副教授共同评图。由华南理工大学苏平副教授主持。

 

10月12日下午,在经过当天早上的初步场地调研之后,师生们头脑风暴,用便利贴构造出“四象限”概念草图,得到了四个有意思的议题——“生态的流动”、“流动的生态”、“形态的边界”和“边界的形态”,经过十天的解读、讨论和调研、设计,最终各组都呈现了非常精彩的成果。

形态的边界,对于边界,更关注形态。边界种类很多,大体都归因于对形态的利用。边界存在的合理性,最后又会回归到对形态的规划与设想。以地形为本体,寻找基于对地形合理利用下的区域布局,淡化边界的概念于存在,思考开放式背景下未来校园模式。

边界的形态,讨论的是边界的定义以及对其重构。将“边界”优化为“界面”,从相邻的限定拓展为相互的交流。通过资源配置强调区块功能,从而达到重构生活状态的目的,使资源高效利用、人性回归;通过边界设计优化通行结构、商业业态、第三方机能,从而达到内外在功能、视线、心理等层面的多方位交流,以重塑认同感、促进融合。

 

 

生态意为生物的生活、生存状态,将流动作为切入点、观察和研究的方法。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看,如何在红线内做改动的同时,对周边环境甚至城市的一部分产生影响,是很有意思的议题。首先要保证的是日常活动所需的完整,再之后若红线内自我完善、丰富起来,自然就会辐射周边,产生流动和渗透。以时间的流动为轴,各种活动的流动方式为视点,几经波折后还是以预想的规划和发展历程作为了呈现结果的方式。

 

 

流动的生态,将生态理解为自然的生态和人文的生态,目标是让人亲近自然,建筑物融入自然,达到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交融。针对自然生态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自然生态在人文生态的挤压下过于破碎。于是构想将自然生态互相联系为一个整体,将人文生态穿插其中,根据这个思路针对整个区域的布局进行了调整,同时选取节点进行了详细设计。

每个部分结束后,潘安博士、张春阳教授、凌晓红副教授分别做出了点评及最后的总评。嘉宾们高度肯定了两岸三校学生在短短十天内所做的扎实调研、充足分析和突破性讨论思维、精彩的成果。同时指出同学们认识上的不足,对城市、学校、自然生态等等的理解还有待深入,期待大家在未来能做得更好。Vincent Nadin(文森特 纳丁)教授教授也表达了在评图过程中感受到中外对于城市设计议题的不同理解和思考,是件非常有趣、可以讨论的事情。

最后,黄瑞茂教授、沈扬庭副教授、王璐副教授也代表指导老师进行了发言,期待两岸三校的工作坊合作设计可以成为常态,期待了项目导向的分组合作学习本身就一种未来重要的学习模式之一,通过多方联合教学、相互合作交流,培养同学们将来面对城市问题的理性思维方法与综合设计能力。

 

 

 

至此,为期十一天的工作坊圆满落下帷幕,精彩待续。接下来还将举办成果展,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