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从“居者有其屋”的奋斗目标谈起,介绍了“中国建筑史学”研究领域的开创和建筑学在我国逐渐发展的历程。同时,结合自己在清华的成长经历和体会,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组织的发展历程及优良传统。特别是在建国初期,无论是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还是首都国庆工程设计,都有着清华建筑系师生的身影。改革开放后,清华建筑迎接时代的挑战与机遇,1993年,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主持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工程项目,获得联合国大会主席颁发的“世界人居奖”。张悦介绍清华建筑70年来的一些重要科研成果和成绩,也指出当今建筑学院各学科在国家城乡发展与建设中面临的新挑战。通过自身经历和鲜活的小故事,诠释了清华建筑学人始终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和“匠人营国”的不懈追求,激励新生积极投身建筑事业的热情,勉励新生应肩负起国家的责任与历史使命,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同时,张悦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将个人志趣融入国家、社会的理想中,积极适应学校“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建筑事业的道路上追求卓越,“建筑中国、建设中国”。
报告结束后,参军回校的高年级学生代表、优秀学生党员代表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新生们就如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尽快适应清华园的生活等方面进行了互动交流。最后,党建辅导员还对党员发展工作进行介绍,希望新生同学能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图1 报告会现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16年0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