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教育>建筑教育>

“展望2050:创立中荷合作的可持续性城市化”工作坊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圆满结束

阅读: 发布日期:2014-10-08 10:10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2014年9月14日-19日,经过前期的策划和准备,“展望2050:创立中荷合作的可持续性城市化方案”正式启动,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行了为期一周的中荷可持续发展工作坊。此次工作 坊由荷兰创意产业基金会(the Netherlands Creative Industries Fund NL)、荷兰驻华大使馆以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发起并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承办。工作坊围绕拟建中的京张高铁清河站周边地区的规划设计,探讨中国大都市地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及公共交通引导开发与中荷合作的可持续性城市化方案。此次工作坊中,来自荷兰的12名专家与中国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16名专家及学生紧密合作。这些不同背景、各有所长的专业人士从经济、空间、交通、环境、政策等角度探讨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并尝试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整体性的解决途径。
        工作坊双方共同参与合作单位有:北京城市规划委员会,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交通部,国土资源部,世界银行北京办事处,中国铁路总公司,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环境•设计》杂志(UED),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馆,北京设计周组委会 ;荷兰创意产业基金会,基础设施与环境部,荷兰教育部,荷兰科技文化教育部,CSR Netherlands,荷兰乌得勒支市,VenhoevenCS 建筑与城市规划事务所,Fakton机构,TNO机构,荷兰文化,荷兰皇家建筑研究院,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
此次工作坊成果作为北京设计周的参与项目之一,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专家认可。鉴于此次工作坊的圆满举办,作为主办方的荷兰创意产业基金会、荷兰驻华大使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将推动明年此项活动的继续进行。
 

图1 荷兰驻华大使(前排左四)出席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办的中荷可持续工作坊开幕式
 

图2 清河车站现场探勘
 

图3 项目负责人之一的Ton Venhoeven和建筑学院黄鹤副教授带领工作周参与者在北京规划展览馆参观
 

图4 工作场景
 

图5 工作场景
 

图6 项目负责人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杜立群副院长
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吴晨参与阶段评图
 

图7 项目负责人建筑学院吴唯佳教授和Ton Venhoeven对方案进行讨论
 

图8 最终成果汇报
 

图9 项目负责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恺院士
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兵参与最终方案汇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