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实践地点位于四川省的什邡市,什邡位于成都平原,属德阳市代管省直辖县级市,同时也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在汶川地震后,什邡受灾严重,当地的城市基本建设受到了严重的毁坏,城市经济受到重创,居民生活也无疑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
2014年8月16日,这支由建筑学院四个专业5个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共同组成的实践团队奔赴四川,展开了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由建筑学院团委书记朱慧带队。第一站便是什邡市团市委,与当地团市委书记和其他相关部门领导展开座谈。座谈会上,当地领导向同学们进一步介绍当地基本情况及灾后的重建情况,建筑学院的同学们也为本次社会实践做了充足准备,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与当地领导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双方就当地重建后的古迹修复、古建筑保护、城市规划新格局、防灾指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深入探讨。会谈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向当地捐赠了200本由建筑学院编制的《科普漫画》读物,希望引导当地少年儿童关注科学、学习科学。
8月18日至8月20日,实践团成员在什邡市内及周边调研灾后重建现状。他们在当相关部门人员的陪同下先后对什邡市内的四个灾后重建新农村进行实地走访,了解新农村建设现状。对于什邡市周边的古楼、古塔和钟楼进行走访,了解当地古迹遗存现状。整个过程中团队成员不忘对当地居民进行实时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人民大众所需和场地的实际状况。
本次社会实践团队还得到了中建集团西南设计院的全力支持配合。8月21日至8月26日,实践团成员在成都西南院完成了什邡市灾后重建的调研整理和灾后重建的各项设计,得到设计院老师及一线设计人员的认真指导。在西南设计院的实践期间,团队成员根据调研所得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每日召开设计研讨会,邀请设计院专家共商对策。在西南设计院院长及相关领导的广泛关注与支持下,社会实践团队形成了具体切实的设计实践成果,赠予什邡市相关部门。
本次社会实践积极应用新媒体,做好各个阶段的网络宣传工作。从实践队伍的建立到实践团队赶赴四川、从调研发现现存问题到设计解决困难,实践队员们随时随地分享着他们的实践过程,建筑学院微信平台、微博平台对其进行跟踪报道,并将他们在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公布讨论,在平台上,同学们纷纷建言献策,在讨论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增加社会实践的受众程度。
实践团队积极总结经验,在9月15日进行的建筑学院社会实践评比大会上,进行了典型实践汇报,将他们一路的所闻所见与学院的广大同学分享交流。
本次社会实践引导同学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基层群众生活,感悟千万个“中国梦”组成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层面的具体体现,以实际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的号召是本次社会实践的主旨。相信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建筑学子将继续努力利用所学,帮助地方,服务地方,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调研当地居民对于重建后环境的感受
设计方案成果展示
设计小组讨论现场
什邡市发放调研问卷
西南设计院中与一线设计人员讨论方案
于中建集团西南设计院合影
赠予什邡市《科普漫画》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