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教育>建筑教育>

北京建筑大学参与承办“明式家具传统制作技艺学术研讨会暨明氏十六品高仿作品展”活动

阅读: 发布日期:2014-08-01 10:10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近日,以“传承技艺 美丽中国”为主题的“中华传统技艺——明式家具传统制作技艺学术研讨会暨明氏十六品高仿作品展”在北京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精品馆隆重开幕。
本次活动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中国工艺(集团)公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系列活动组委会等主办,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中工美工艺美术文化公司等共同承办,《中华传统技艺》编辑部、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协办。展览开幕式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占文主持,中心主任孙旭光致欢迎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中国工艺(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周郑生,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汪苏,中工美明氏家具传统制作技艺掌门人杨晓峰等分别致辞。
展览介绍了明式家具传统制作技艺的流程及独特的美学内涵和艺术风貌,表现了明代士大夫阶层的理想人格和审美情趣,按照王世襄先生提出的明代家具“十六品”的美学概念,将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秾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的经典明式家具进行精工细作的高仿,再现了明式家具的风貌。
来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故宫博物院、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北京建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王世襄艺术研究会、中工美工艺美术文化公司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对明式家具传统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校副校长汪苏教授就现代数字技术在明式家具传统制作技艺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做了发言。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管理处处长荣书琴到会并发言,与会专家对以中国工艺(集团)公司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守护者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中华传统家具制作技艺为已任的文化责任感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校作为本次研讨会暨展览活动的承办单位之一,以建筑学院师生为主,积极参与了展览策划、展示设计、展品布置,以及明式家具传统制作技艺数字化保护案例片的策划与制作等工作。展览活动结束后,我校作为编撰单位将参加文化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中华传统技艺3<小暑卷>:“明式家具传统制作技艺学术研讨会暨明氏十六品高仿作品展”特辑》编辑出版工作。我校依托建筑遗产保护学科,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领域,进一步加强“传统技艺保护与现代设计”学科方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发展和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有效发挥出高等学校的文化传承作用。
本次展览作为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精品馆的首展,将历时一个月,充分展示了对明式家具传统技艺的继承与发扬。以科学与艺术的严谨态度,保护、传承中国中华传统家具制作技艺所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肩负弘扬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技艺文化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