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教育>建筑教育>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言”沙龙第二十四期

阅读: 发布日期:2014-07-07 10:06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6月21日19时30分,由重庆大学风景园林系和重庆景观文化与技术促进会主办的风景园林系列讲座开讲,讲座由风景园林系教师、“建言”版主赖文波博士主持,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风景园林创始人夏义民教授主讲,风景园林系主任刘骏副教授担任嘉宾主持。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杨锐,《中国园林》主编、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王绍增教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党委书记杜春兰教授作为对谈嘉宾,对“场地力-中国园林营造中的相地立基”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


  会议开始主讲人夏义民教授先向观众阐释了何为场地力,简言之就是凝固场地的力量,这是当代景观设计师的基本素养和基本功。接着夏老师提到有关场地力的三个重要方面,即景向、面向和朝向。景向说的是视觉力、视域,自然要素中的山、石、水、木,地势、方向、界限等相关要素;面向说的是场地吸引力,场地轴,通路、引导、入口;朝向则包括太阳方位,宗教崇拜两方面,并向大家举了五个典型的例子进行深入分析。此后夏老师指出了现在其不太满意的一些场地力建设中的弊病:环境改变、功能扩展、整体翻新等问题,同时提出了对未来场地力营造的愿景。夏老师发言完毕后,对谈嘉宾们各自谈了对场地力的理解,杨锐老师认为“转地为境”场地存在着内部和外部的力量,故景观师应注重对场地的理解;王绍增老师另辟蹊径,由自己的亲身经历悟出西方与中国看待联系的不同方式,并表明中国人认识事物离不开“联系”;杜春兰老师总结前几位老师的发言之后提出场、地、力的相互关系。


  会议最后由现场观众向几位老师提出问题,当被问及风景园林教育者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风景园林学创造力的问题时,几位老师都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彼此交流了各自领域的不同尝试。整场交流会夏教授以及几位对谈嘉宾和蔼亲切的态度感染着大家,会议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