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教育>建筑教育>

安徽商报整版报道商报校园行走进安徽建筑大学

阅读: 发布日期:2014-04-17 10:39 | 来源:未知 | 作者:学会编辑
商报校园行走进安徽建筑大学 “女汉子”讲述追总理的故事
美丽的4月,春暖花开,安徽商报校园行来到安徽建筑大学,与同学们分享记者们“在路上”的故事。此前,“校园行”活动已经走过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学院等高校,受到一致好评,安徽建筑大学是“校园行”的第六站。在“校园行”活动现场,记者祖春玲和刘忠玉分别与同学们分享了从业以来的精彩点滴和经验体会。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与记者们交流心得,并赢取了商报精心准备的小礼物。
【青春大事件】追逐梅德韦杰夫 寻找离新闻最近的人
大事件,看商报。在世博会、奥运会、雅安地震等各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商报记者的身影。在地震灾区徒步采访、6名记者挤在一张床上休息片刻、追逐俄罗斯总理的“安徽七小时”……在和安徽建筑大学同学们的交流中,本报记者亲历各种大事件的采访故事深深吸引了大学生们。

  2013年10月23日,在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的七小时“安徽行”中,安徽商报派出多路记者跟踪采访,资深记者祖春玲被派到梅德韦杰夫行程之一的包公园。尽管提前数小时等待,但由于安保等级非常高,记者还是没法进入公园。“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其实在知道梅德韦杰夫的行程后,我们就提前做了充分准备,跟包公园提前预约,并告诉他们我们希望了解的新闻点。等梅德韦杰夫离开包公园,我们立即冲进去,找到接待他的讲解员王少玲,让她尽量详细地还原这一个半小时的细节。”“在没办法接触到新闻当事人的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是找到离新闻最近的人,尽量还原事情的过程。”当天台下的听众不少是安徽建筑大学大学生记者团的同学们,祖春玲的一番实战经验,让不少大学生频频点头。今年大三的孙卉是安徽建筑大学大学生记者团的一员,她和同学们经常也在校园人物的采访中遇到困惑,这样的采访技巧让她觉得挺实用,“很多校园达人有时候不太愿意接受采访,我想这招以后用得上。”
【青春最无敌】给总理送漫画像 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本报记者刘忠玉亲手把刊登着合肥小伙为李克强总理画漫画像的报纸送到了总理手中,并转达了家乡的问候。跟总理面对面,这样的采访经历让不少大学生羡慕不已。刘忠玉在交流中告诉大家,这样的机会可不是全靠运气。

“接到漫画作者黄鹤松的委托后,我们随身携带刊登着漫画的报纸,希望能遇到总理。”为了完成这份特殊的任务,刘忠玉和本报两会报道组提前进行了充分准备。3月4日,本报两会报道组在北京铁道大厦采访时,正巧李克强总理来此参加政协联组讨论。在两百多名记者的围堵中,第一次与总理擦肩,刘忠玉的声音完全被淹没了。难道就这样放弃吗?刘忠玉告诉大学生们,她的选择是不放弃。
在其他记者陆续“撤离”的情况下,她提前选择有利地形,又等待了两个多小时,终于等到总理再次出现在大厅里。“总理,合肥老乡为您画的漫画像,您收到了吗? ”喊出这句话,让刘忠玉争取到了和总理面对面的机会。作为记者,她也意外成了全国媒体报道中的“新闻人物”。“机会永远只给有准备的人!”跌宕起伏的采访故事让现场响起阵阵掌声。大一学生张瑱告诉记者,这段采访经历让她特别震撼。“记者在我心目中一直是神圣的职业,没想到看似光鲜的成功背后,有这么多艰辛。”
【青春有梦想】记者支招求职必杀技:勤奋、勇敢、不放弃
跟青春有关的故事,永远是商报校园行不变的主题。青春有困惑,也有梦想。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怎样面对挫折,如何坚持下去?两位“女汉子”用亲身经历给大学生们支招。
祖春玲的工作范围还包括跑各种招聘会,她告诉大学生们,企业HR们最喜欢什么样的人。“综合多位HR的要求,总结起来大致是:勤奋、热心、有一颗能承受压力和打击的强大内心。最重要的一点,你要成为一个手艺人,一个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你能给公司带来什么。”
作为安徽商报社会热线部唯一的“女汉子”,刘忠玉更是用自己成为一名记者的经历告诉大家,追逐梦想要有勇气。“我在见习生选拔阶段被‘无情’地PASS了,这个打击太大了。思前想后,我觉得不应该轻易放弃,更何况咱的实力还没完全展示呢。于是就在正式见习前一天,我独自跑到报社,自我推荐。”这样一次勇敢的举动让她获得了额外的机会,也最终成为一名战斗力十足的社会新闻记者。“你们要相信,企业都喜欢有冲劲、有勇气的孩子。”“跟总理面对面的记者也有被PASS的经历呢,真想不到。”大一生吴丰富说,这种勇气让自己这个男生都挺佩服的。“以后我找工作,也得学学这种精神。”

【互动】聊聊记者那些事
问:我们是校园记者,怎么从身边找新闻线索?
刘忠玉:安徽商报去年也成立了大学生记者团,我们的报道中很多“猛料”就是大学生记者在校园中发现的线索。多留意身边事,从细节中寻找新闻点,同时注意关注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
问:我特别想成为一名记者!作为记者,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
祖春玲:记者必须勤奋,要不断学习,同时应该具备一定的抗打击能力,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同时,要有新闻理想,把自己的爱好和谋生的工作结合起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
问:在一些紧急情况下,面对不了解的采访对象,怎么办?刘忠玉:在最短的时间里,尽量通过网络了解采访对象或事件的背景,掌握尽可能多的资料。在采访现场,从观点和细节中了解对方。
【妙语】
“善建、博学、进德、弘毅”,这是安徽建筑大学的校训,也与安徽商报的精神相契合。一份报纸,和一个学校、一个人一样,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奋斗目标。安徽商报一直都在朝着“更好”努力:橙周刊打造了“文化皖军”,时政报道创造了“大湖名城”,社会新闻以暗访调查取胜……商报有一支在战斗的团队。商报校园行秉承“新锐主流,人文关怀”的理念,走进校园,给同学们讲述新闻实践和外面的世界,同时吸收大学里的青春活力和正能量,进行深度交流和思想碰撞,打造业界和学界交流合作的新平台。——安徽商报副总编辑李丽鑫
早在2012年5月,安徽商报“放飞春天——高校爱心科技大型公益活动”就曾来到我们学校,那时候学校还叫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两年后,原来的“安建工”已经升级为“安建大”,并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一本招生。感谢安徽商报在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来到学校“致青春”。此时校园里春花烂漫,报告厅里,讲课的和听课的都是一张张青春的脸,让我们一起静静聆听、品味、思考。——安徽建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胡雯(通讯员 张云 实习生 王向阳 记者 刘媛媛 胡霈霖 /文 李冠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