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全景学会>理事会>理事会工作>

中国建筑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07-04-19 20:10 | 来源:中国建筑学会 | 作者:中国建筑学会秘书处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  叶如棠

(2000年11月28日中国建筑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各位代表,各位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今天正式开幕。我代表第九届理事会,向各位代表作本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请代表大会审议。
    中国建筑学会九届理事会是1996年11月选举产生的,到今年11月已经整整四年了。在这四年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经济体制等各项改革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四年来,党中央召开了“十五大”;制定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党中央在全国部署与开展了“三讲”教育;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国务院颁布了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并实施了对全国社团的清理整顿;今年10月,党中央又发表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发动全社会进行讨论学习,为新世纪的建设、发展勾划出新的蓝图。我们建筑学会九届理事会的各项工作,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系列的方针、举措的指导、推动下开展的。四年来,我们联系经济建设实际和建筑学科的发展,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学术活动;成功地举办了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富有成效地组织开展了各项国际与国内学术交流;认真地进行了组织建设,初步进行了秘书处的体制改革试点。学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

    一、成功地举办了世界建筑师大会
    1999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和国际建协第21次代表大会,共有96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师代表、建筑系学生及建筑官员6300余人出席。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以大会组委会名誉主席的身份到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大会组委会主席俞正声部长在开幕式上致辞。在这个隆重的,具有国际权威性的盛大集会上,讨论并通过了由我会负责组织起草的《北京宪章》;组织了以我国专家为主的47位世界知名建筑师,就“21世纪的建筑学”这一主题和“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建筑与文化”、“建筑与科技”、“建筑学与职业精神”及“建筑教育与青年建筑师”等六个分题作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为期四天的会议,组织了30多场学术报告,内容丰富、富有特色。另外还组织了100多场学术论坛。“城市规划设计论坛”、“建筑教育论坛”、“计算机辅助设计论坛”等,气氛热烈活泼,与会的中、外代表都很满意。6,300多位各国代表人手一套的三册中、英文《论文集》,是从41个国家的429篇论文中精选出的121篇编印而成的。由于论文水平高,覆盖面广,受到国内外人士普遍欢迎。
    大会筹办的12个学术展览,在6个展馆先后开放。“大会主题展”,用现代化手段,表现了20世纪建筑与城市的发展,对21世纪建筑学的发展方向——建筑、人、与生态平衡,建筑技术与建筑文化的结合,以及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等重点学术思想,作了鲜明的展示,代表参观后表示高度赞赏。“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展览”,以“21世纪的住区"为主题,展出了从56个国家和地区报送的446个参赛方案中选出的获奖作品和优秀方案。这项竞赛与展览,集中地表现了新一代未来的青年建筑师对21世纪人类居住问题的深入思考。以表现源远流长的中国建筑文化为主线的“中国建筑成就展”,重点展现了近50年来的建设成就。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其他展览,如“中国古代建筑展”、“故宫古代建筑画展”、“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展”等,集中地展示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华和现代建筑的优秀成果,使与会的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师们赞叹不已。
    学会领导高度重视并积极参加了本届大会的筹备组织工作。多年从事学会工作的吴良镛副理事长担起了大会科委会主席的重任,在刘开济、张祖刚二位副理事长的积极配合下,全面组织了大会论文征集、编印、学生竞赛、报告人邀请、主题展览、学术报告、颁奖活动等组织工作。吴良镛先生亲自主持并执笔起草了《北京宪章》,并担任大会主题报告人之一,对大会学术上的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张钦楠副理事长多年来致力于大会的申办与筹备,担任《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集》的中方主编,又是代表大会通过的“建筑师职业实践标准”的两位主要负责人之一,对大会的成功召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万嗣铨副理事长担任大会协调委员会委员,许溶烈副理事长担任大会组委会委员,严星华副理事长担任大会经委会委员,也都为大会做出了积极努力。刘松涛、郑时龄两位副理事长虽不在北京,但也为大会召开献计献策,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学会领导的重视是大会得以顺利召开的重要因素。
更为重要的是,由部党组领导出面邀请到了李瑞环同志担任大会名誉主席,请到了18位有关部、委的领导,组成了大会组委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关怀和高规格组委会的支持,为成功地开好这次大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此外,各地方学会积极配合、协调工作,也是大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省级学会围绕大会的主题和分题,结合国情和“省情”,开展学术活动,探讨“21世纪的建筑学”,为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召开,在全国创造了热烈的气氛,并促进了学术水平的提高。各地方学会还主动配合行政部门,组团、带队到京参加大会,使全国建设系统的行政领导及设计、科研、施工、教学等部门的2000多位代表直接地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国际学术活动。许多地方学会,积极响应总会倡议,发动与组织广大会员和建设科技工作者为大会筹资、捐款,这种自觉、自愿、积极参与的意识和精神十分可贵。浙江省的潘连华同志说,他是会员,有义务响应倡议,一人捐资5万元。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组织捐款的数额最多。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捐款数额名列第二,捐款面最大,人数最多。其他省级学会,如上海、黑龙江、江苏、天津、安徽、四川、湖北、湖南、山西、陕西、河南、宁夏、江西、青海、重庆、山东、云南、辽宁等地方学会,都做出了很大努力,筹捐了不同数额的款项。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还邀请著名国画家,以“欣欣向荣”为主题绘制了巨幅“红梅图”,全省建设系统的领导、著名建筑师、建筑科技工作者,在画幅上签名,表示心意,献给大会。这种可贵的积极参与意识,显示了我会鲜活的凝聚力。
    还应该指出的是各位理事都做出了贡献。还记得,在离大会召开只剩下90多天的时候,筹款状况和注册报名人数,比预期的相差甚远。在这.紧急时刻,我们召开了九届二次理事会议,会议决定: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参与范围和组织青年学生参与等三项举措。在建设部领导和有关司局的支持指导下,实行了这三项举措很快就收到巨大的成效,促成了大会的成功召开。
    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成功召开得到国内外与会代表、的好评。许多代表认为:“这次大会很成功,活动丰富,学术报告精彩”。“听学术报告,观看展览、广泛交流,收获不小”,“本次国际学生设计竞赛,20个获奖项目中,中国学生占7个,这是中国建筑教育界和学生的骄傲”。与会的近2000名建筑院校学生纷纷表示:“有幸参加世界建筑师大会,受到很大鼓舞,开阔了思想与眼界,收获很大,十分感谢大会组委会的关心”。国际建协前主席斯托伊洛夫说:“我参加过国际建协十二次世界建筑师大会,北京大会是最成功的一次。大会主题突出,学术报告水平一流。大会还为赞助学生参加大会开创了一个好范例”。英国著名建筑师国际建协前主席罗德·哈克尼赞扬:“大会组织工作出色,优于历届大会”。美国著名建筑师、国际建协司库唐·哈克表示:“数千名与会专家汇聚中国国家宴会厅出席颁奖仪式、招待会,观看文艺演出,盛况空前,组织工作了不起”。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韦伯利认为:“此次大会在中国召开,意义深远。大会主题《21世纪建筑学》所涵盖的范围、深度及与会人士讨论的热烈气氛,为今后的大会树立了一个典范。《北京宪章》的通过,为世界建筑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国际建协副主席贝雷拉真诚地:“感谢中国建筑学会组织了盛况空前的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国际建协副主席阿尔巴克尼表示:“本届大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为亚洲,也为其他国家承办未来的世界建筑师大会创造了一个高水平的起点”。众多国内外代表的赞誉,使我们甚感欣慰。应该说,作为本届理事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中国建筑学会几十年难逢的一件盛事——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组办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二、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
    四年来,我会及所属的20个分会及所辖的各专业委员会分别举办学术、科技研讨、交流会120余次,参加人数9300多人次,交流学术论文2800余篇。此外,还举办了2次大型学术报告会,约900人参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97年12月,我会协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在上海举办1997年学术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师、规划师代表148人,集中地探讨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如何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美好的公共空间”的重大课题。大会交流论文33篇,小会交流论文80篇。论文涉及我国十多年来数十个大、中城市的规划设计实践及遇到的问题。深入地交流了诸多城市的空间演变、文脉延续、设计目标、空间形象、环境行为、交通组织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并对21世纪城市空间环境的发展作了分析、展望。这次年会,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美国的5人专家小组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日本专家参加了交流。英国和德国文化协会在会上展出了他们的城市设计图片,并发表演讲。这次年会的论文集选入了近200位专家的著述。这是一次规格高、效果好、影响也比较大的学术活动。
    1998年9~10月,我会与英国驻华使馆联合举办“城市之魂”系列学术活动。其中的“未来建筑与城市规划”研讨会和以北京白塔寺旧城改造为题的中英建筑学生设计竞赛,使两国建筑师和建筑学生的交流既深入,又充分,参赛作品与英国现代建筑作品展同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我与学会其他领导陪同布莱尔首相一起为获奖学生颁奖。这也是一次效果好,影响大的学术活动。
    为促进青年建筑师的成长和结构技术的发展,我会设立的“青年建筑师奖”和“优秀结构设计奖”,从1997年到1998年组织了两次竞赛和评奖。
    此外,在每年的世界建筑节,我们都按照不同的主题,组织了学术报告和学术座谈活动。1997年和1999年,我们还分别完成了两院院士的提名、推荐工作。为庆祝香港回归,我们还组织了“爱祖国庆回归青少年夏令营”活动。
    四年来,我会所属的20个分科学会,也都结合建设实际、学科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
    1998年11月,建筑师分会在世界建筑师大会召开之前,邀请大会主题报告及分题报告的部分专家,就“展望21世纪的建筑学”为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这次学术活动,为后来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的《北京宪章》及六个分题报告,进一步征询了意见,作了充分的酝酿。
    1998年8月,建筑结构分会在哈尔滨召开的计算机应用学术讨论会,研讨了计算机在建设工程中应用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在高层建筑及地下空间开发工程量日渐增多,基坑深度和规模不断加大,基坑设计计算理论和施工技术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势下,1998年10月建筑施工分会在济南召开的“基坑工程”学术讨论会,针对几个重大基坑工程的实例,探讨了设计理论,交流了支护新技术,进行了事故对比分析,对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
    还有些分会,如暖通空调、建筑电气、室内设计和工程勘察等分会,根据各自的特点,着力于学术活动与科工贸相结合,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之,四年来,在以主要力量抓好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同时,我会的学术交流和地方学会及分会组织的学术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三、编辑出版的学术科技刊物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
    四年来,我会编辑出版的《建筑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和《建筑知识》期刊,在同类刊物的激烈竞争、纸张及印刷费用不断上涨和编辑人员短缺的条件下,保持了刊物质量的稳定。四年来,三个刊物的总发行量达300余万份,国际交换及外销1.2万余份,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建筑学报》本着坚持学术刊物的品位,注重学术导向,促进学术繁荣及配合建筑行业重点工作的编辑报导原则,四年来,组发了960多篇、共约524万字的稿件。住宅建设关系到城乡人民的居住环境质量,也是建设部的工作重点,四年来有关住宅设计、小区规划、小康住宅等方面的学术文章、优秀设计,在《建筑学报》的版面上有着突出的反映。近年来,《建筑学报》刊发的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文化、建筑与生态等方面的稿件,都侧重于引导建筑设计创作朝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方向深化、发展。在刊物形象方面,近年来在经济状况日显窘迫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增加彩印页码达到一半篇幅,使学报在建筑界的形象地位更加鲜明重要。此外,为保证内在质量的提高,《建筑学报》还在全国选择一些主要设计单位组建了“组稿网”。
    多年来《建筑结构学报》始终保持一级学术刊物的高水平,在建筑结构、抗震防震和地基基础等主要专业领域内,组织报导重大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和先进生产技术实践经验。四年来,组发此类稿件约300篇。随着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新结构、新材料不断出现,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针对这种形势,《建筑结构学报》一方面组织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包括各种基金资助的课题论文),另一方面,组织发表有特点的重大工程实例,两相配合,使具有前沿性的科研成果与重大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建筑结构学报》得以相互印证、交流,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行新的探索。此外继1_992年之后,《建筑结构学报》又于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优秀期刊三等奖”。多年来,《建筑结构学报》为国际同行学者所重视,与英国、日本及香港、台湾地区保持着稳定的交流和交换关系。
    作为建筑科普期刊,《建筑知识》四年来较为紧密地结合了各类建筑工程的实践,向广大基层建筑技术人员介绍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科技常识受到读者欢迎。四年来,《建筑知识》发表各类文章约600余篇,总发行量达72万份。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技术人员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与之相适应,在较高的层次上进行“科普”,从2000年起,以宣传、普及新技术、新材料、新的科技思想为目标,《建筑知识》进行了改刊,调整了栏目设置,增加1 6个彩色图片版面。现在的《建筑知识》,从内容到形象已大为改观。现正广泛征求意见,总结办刊经验。相信经过不断改进,努力办出特色,就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国际学术交流的路子日益宽广与各国各地区的交往日益密切
    本届理事会以来,对外学术交流空前活跃。在承办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前后的数年间,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学术团体进行了联系和交流。从大会争办成功到大会召开,已有100多国家和地区的约2100多位建筑师代表到我国参观、考察,进行学术交流。特别是在成功地举办了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之后,我会在国际建筑界的地位和声望有了明显提高,为我会今后的国际学术交流建立了更多的关系,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在本届理事会任期四年间,我会组织出国学术交流团、组23个,共约180人次参加,出访了20多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接待来我国访问和学术交流的团、组,约11个,共84人次。
    国际学术交流范围的扩大,数量的增多,质量的提高,推动和促进了我会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促进了我国建筑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了我们的建筑学术研究与实践水平。

    五、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及秘书处的内部管理
    本届理事会以来,在全力以赴投入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筹办工作的同时,学会的组织工作也得到了加强。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完成了一系列组织建设工作。
    (一)按照民政部、中国科协和建设部社团办的部署和要求,完成了我会的清理整顿工作,按照民政部颁发的《社团章程示范文本》规定,修改了我会九届会章。在上级有关部门对我会的清理整顿工作检查验收后,于1999年3月,首批重新颁发了法人社团证书。
    (二)为提高理事会的活力,适应一些地方学会的人事变动,增补了12位理事,并在九届二次理事会议上获得通过。
    (三)四年间,组织召开了两次理事会,五次常务理事会,做了阶段性的工作汇报,根据理事及常务理事们的意见和决议,开展了会务工作。
    (四)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社团管理工作的精神,召开了两次二级分会工作会议,四次地方学会工作会议,组织起草了我会的“组织领导条例”和“二级分会管理条例”草案。在这些会议上,传达贯彻了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沟通了情况,研讨了加强二级学会管理的有关问题,征询意见并修改完善了有关条例,使组织工作逐步做到有章可循。
    (五)召开了两次团体会员工作会议,起草、通过了“团体会员管理细则”,加强了对团体会员的管理。近两年又新发展了50多个团体会员。
    此外,在理事会与建设部有关司局的领导下,秘书处工作也得到了加强。
    1、在建设部社团办的指导、协助下,进行了秘书处的人事制度初步改革,实行了全员聘任双向选择上岗的制度。
    2、通过“三讲”教育,提高了干部的思想认识。对我会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逐步取得了统一的认识。
    3、接受建设部勘察设计司下达的“建筑设计方案竞选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起草工作,组织有关专家完成了该“细则”的初稿。协助设计司组织召开了勘察设计质量管理与繁荣建筑创作会议。
    4、秘书处全体职工在建设部机关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有关论述及人民日报关于揭批“法轮大法”的评论员文章,批判了“法轮功”的歪理邪说,进一步提高了对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重要性的认识,秘书处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加强。
    5、学会的基地建设,在多方面的支持下,已取得进展,现正在准备进行内部整修。

    各位代表,各位理事:
    在过去四年中,九届理事会在中央各有关上级单位的领导下,在全国建设科技工作者的参与和支持下,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建设部的直接领导、支持下,圆满地组织承办了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为中国建筑学会在国际建筑界争得了荣誉和地位。但对照学会章程,学会作为一个专业学术团体,在发挥联系会员与社会、政府的纽带、桥梁作用,广泛深入开展学术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全体会员服务等方面仍有不小的差距。尤其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显露出了学会自身的许多深层次矛盾与问题。在集中力量筹办建筑师大会期间,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对日常的学术与组织建设工作有所疏漏。对20个二级分会及更多的专业委员会的支持、帮助与指导工作力度也远远不够,致使一些本已显松散的分会组织管理更趋软弱。于会员的管理工作虽已列入议题但未能采取实际有效的措施,至今学会对会员的管理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准,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而欠缺活力。秘书处内部虽进行了初步的人事制度改革,但面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还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学会的“三刊”虽有强烈的改革愿望,但面对激烈的竞争局面尚未能采取果断措施,真正融入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以改革的精神,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总结,进而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环境下,民间学术团体发展的路子。
    如果深入分析,总结去年举办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会给我们探索学术团体的发展方向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无疑,建筑师大会是成功的,这已有来自国内外建筑界和国际建协的广泛评论与评价。究其成功的原因,首先是它正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体制特色,即虽然我们在很多方面和一些发达国家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集中力量把大事办好。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从中央到地方,没有来自全国建设系统,包括香港地区方面的支持与参与,我们就无法筹集这么多资金,也很难组织这么多人员与会;仅直接参加我们的学术文献及学术活动准备工作的就有数百人,可以说是汇集了全国建筑科技人员的奉献。由于我们发挥了优势,以长补短,使得会议办得比较成功。这是从其积极意义一面来总结。
    但如果从另一面来看,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对于这次国际建筑师的盛会,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建筑师似乎反响并不十分强烈。建筑师直接参与和关注程度不高,从一个侧面表明,我们学会还缺乏足够的感召力与凝聚力。同时,作为一个学术组织,如果没有积极、健康的学术活动的多年积累,.没有一个富有实效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学术活动方式作为基础,这种几年一次或几十年一遇的大型学术活动,其学术科技水平与影响,就会受到限制。事实上,承担本次大会学术筹备任务的主要是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为首的几所高校,他们为完成大会学术工作目标,提升学术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相比之下,处于建筑创作第一线的建筑师们反倒较少投入。这也不能不说是学会组织工作的一大缺憾。上述情况表明,这次大会确实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国内建筑界对此次大会评价不如外国同行那样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组织工作来说,举办大会及大型活动从来是我们的强项。这次大会从邀请中央领导参加到各项大型活动都体现了这一点。以往许多类似的活动和国际会议也都是这样做的。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资深的,号称有十万名会员的民间学术团体,自身又缺乏独立经办大型活动所必须的某些重要能力而不得不频频求助于政府主管部门。    ‘
    经常听到,许多学会都希望找个官员,而且最好是现职的部领导当理事长。这既反映了我们当前的现实情况,又向我们提出了问题;今后一旦彻底实行“政”“社”脱钩,民间社团自主走向社会、进入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又将如何面对各方面的挑战?
    此外,对于多年来学会的生存模式也很值得总结反思。作为学术团体的日常主要工作无非是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但现时,我们的学术活动多是交流、研讨一类的停留于表层的活动,尚未能贴近经济与建设发展的实际,成为市场之必需,同时也不能从根本上吸引会员的真正积极参加,当然也无法从中取得经济效益,保证活动的运作和维持学会的生存,乃至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据我所知,在这方面国外一些类似的社团就有许多成功的做法与经验可供我们参考、借鉴。大家一方面很羡慕他们的地位与状况,但又未能了解其成功的要旨与关键,因而尚不能提出系统的主张和治本的措施。这是几十年来的老问题,即体制问题,也就是如何确立学术团体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地位与相应职能的问题。处于这种状况,使得我们的学术工作难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难以发挥其社会效益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回顾总结本届理事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些是由于我们组织领导不力造成的,然而有些则是存在多年的老问题,更多的则是在近年所暴露出来的在新形势下不相适应而出现的新问题。
    作为一个学术团体只有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中,在服务于社会的同时,又为会员服好务,从而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而这方面我们还没有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其结果是作为会员并没有强烈的组织归属感、荣誉感,学会的学术活动往往成了少数人的活动。由于缺乏可靠的经费来源,难于走上良性循环的生存与发展道路,有时甚至不得不放松学会的主业而另谋出路。据了解,这种情况在一些地方学会和少数二级分会中表现的更为严重、突出。
    由此必然带来学会的组织管理涣散,缺少凝聚力与战斗力。学会里挂名的人不少,而实际关心、参与的人不多,久而久之有的会员也攀视了自己的权力与义务,忘记了自己的会员身分,总会与地方学会关系也处于松散状态,未能发挥其组织协调与业务指导作用。同样的原因,使得个别地方学会与二级分会也濒于停顿状态,长此下去,学会组织将难以为继,更何谈发展。
    应该说,上述情况有我们组织工作不力,人员素质不敷需求,社团机制不够严密等原因,但根本原因应该说还是体制问题。建筑学会从1953年成立,至今已有47年。这期间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20多年来,改革开放政策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与实践,使我国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在这种形势下,学会的体制虽也有所调整,由最初的完全政府管理,对外作为政府参加国际事务的一个渠道,而逐步明确为一个独立的民间专业社团组织,但从实质上说,学会依附于政府的准事业单位地位并没有大的改变。随着职业注册制度的建立,各种类型的民间组织,特别是具有一定行业管理职能的协会组织陆续出现,它们比纯学术团体似乎更能引起会员的关注。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要求日益迫切,学术活动如不能融入建设事业发展的主流,也难免遭人冷落。当前,这种旧体制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已明显表现出来,并成为影响学会生存和制约学会发展的根本问题。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准确设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学术活动的有效载体。而现在的社团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找准自己的位置,否则就难以走出困境。一些长期从事学会领导和组织工作的同志们也对此感到焦急和忧虑。可以说,时代呼唤改革,学会的发展也亟待深入改革。
    今天,在总结以往工作时,我们既要思考、剖析影响我们发展的症结,同时也要看到有利于发展的客观环境与因素。
    首先,是中央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政方针正在顺利实施,以加入WTO和国企改革成功为标志,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快速健康发展,这既为专业学术团体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指明了方向。其次,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指引下,以发展知识经济、提倡技术创新和加强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发展格局已经形成,这无疑又赋予了建筑学会这样的学术组织以历史的重任和发展的机遇。其三,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府机构的精简,政府的某些职能正在转移,作为一个既有历史地位又具专业技术优势的社团,将会有更大的舞台发挥其作用。此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国际间交往将逾趋频繁,技术交流与合作也更加紧密,而在这方面,作为一个代表中国建筑学术界老资格的专业学术团体也会有更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还有更多的合作空间有待我们去开拓。值得一提的是,在下一届理事会任期内,如果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也将为我们提供可以更多参与和发挥作用的舞台。
    总之,客观形势的发展在向我们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们相信,新一届理事会一定会以改革的精神团结全体会员,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整顿社团、加强管理的要求,通过深入体制改革,探索学术专业团体的发展道路。尽管实现建筑学会的自律、自强,形成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局面不是件容易的事,也许需要几届理事会的持续努力,但是只要我们认清形势,找准问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并努力探索实践,善于抓住时机,敢于直面挑战,有目的、有步骤地推进建筑学会自身的改革,这一目标就一定能早日实现。